苏由章
摘 要:体育数学源于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与数学科学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有机渗透和结合。我国的体育数学开始于1991年,当时成立的体育数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体育数学在我国的正式起步。近年来,体育数学经过不断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因为起步较晚,总体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还是研究如何应用数学科学对体育科学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缺乏有效的实际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摸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体育数学教学模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对体育数学教学相关研究,从小学生生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发挥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天性,依托小学体育活动和数学教学的内容,探索小学体育数学教学的新模式,在体育活动游戏中激发数学兴趣,在生活实践中体现数学价值,实现小学体育数学的趣味化、生活化,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
关键词:体育数学;活动;游戏
当下,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素质教育浪潮不断涌来,新课标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小学体育数学趣味化、生活化的探讨,既是对体育数学教学上的一个创新和发展,也应和了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主观性能动性在小学教学中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践素质教育。
一、精心策划,在体育游戏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单独就学科特点而言,对于思维简单、好玩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既抽象难懂,又枯燥无味。而如果经过教师教学组织,则可以把数学知识融入体育游戏,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直观有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进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时,我策划了有趣的体育游戏,使学生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数学知识。例如,我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为游戏主题,设计了跳“蚂蚱”游戏和不倒翁游戏,所谓跳“蚂蚱”游戲就是,我先设定一个起跳线,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在起跳线面对面蹲下,握紧对方的手,在快速计算出我出的数学计算后,比如“3加2等于多少?3乘以2等于多少”,快速地将与计算结果相等的小沙包送到一个指定的沙坑,游戏还有一个规则就是在运动过程中同组之间不能分开,否则算输。通过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反应能力和跳跃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巧妙设计,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体育知识
有些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在数学课堂上借助体育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例如,给学生讲解距离、长度的概念时,如果单纯地在教室里描述,是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具体概念的,而在体育场就可以轻松解决,因此我把学生带到体育场,在讲解了“距离”的概念后,让学生用跑步的方式实地感受50米、100米长度。而且学生还在体育老师的帮助下,了解学校足球场、篮球场中各种标线的长度,拓展了教学内容。
三、遵循规律,让小学体育数学回归生活
1.生活材料体育数学化
生活中到处都是学习体育数学的素材,捕捉生活中的素材,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教学“追击和相遇问题”时,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实地模拟什么是同时同向,什么是同时同地反向,什么是相遇、追上等,通过这种直观的实践,学生对这些抽象的数学术语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方便了解题。
2.体育数学教学生活化
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其实,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场景,用具体的生活素材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学生觉得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从而感受实实在在的数学,消除对数学的畏惧心理。
四、及时反思,构建体育数学完善的实效性教学体系
教师要加强反思和评价,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体育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而学校也要重点关注,及时反思,构建完善的体育数学实效性教学体系。首先,注重创设教学情景的实效性,教师在践行体育数学趣味化与生活化时,要注重所设置场景能切合教学目标,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目标。其次,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在生活中培养数学思维,实现学生的数学化过程。学生只有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才能培养起数学思维,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学校也要及时组织体育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从硬件和软件上为体育数学完善的实效性教学体系建设保驾护航。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的创新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创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需要我们立足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适合于小学教学实际的更新、更好的教学方式,同时加强教学评价和思考,在实践中反复改进,从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2]徐国华,胡敏.浅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35).
[3]刘永保.体育中的数学问题[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7(2).
[4]顾泠沅.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J].数学通报,2000(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