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庆一
摘 要: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和拼音教学的顺序始终存在争议。2016年,广东省率先改革教材,将人教版一年级教材中的拼音和识字同时学习的这一顺序做出了变更,变更为先识字再学习拼音的这一顺序。这一次的教材改变广泛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并且对其顺序的变更褒贬不一。就先识字后学拼音的这种教材的变更和编排方式的原因进行解读,对先识字后学音的教材编排亮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拼字;识字;顺序;优势
一、先识字后学音减轻初入学学生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教材改编前的语文教学内容安排是识字和拼音共举,并行学习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优势是便于幫助学生既能够认识基础简单的汉字,也能学会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拼音,使学生在不知如何读汉字的时候拥有拼音的支持,让拼音在学生的识字过程中充当拐棍的作用。这种教材的编写方式确实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站在知识本位的角度分析这一安排也无可厚非。但是,识字和拼音并行的方式却未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纳入其中,其明显的弊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任务量上。入学之初,学生对上学和学习的概念还相对模糊,将拼音和识字的任务一并交给学生,让学生承担双重学习压力,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更未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发考虑学生知识的接受量是否符合其承受能力。因此,通过对教材的改编,先在入学之初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一段时间的缓冲期,在任务轻、压力小的环境中逐渐增添学习内容,既不给学生施加过大的压力,也便于教师循序渐进的施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二、先识字后学音为学生建立良好的首因效应,增加学生快乐学习的直观感受
心理学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能给学生心理产生最明显、最强烈直观的记忆和感受。含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材等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置必须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前提,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进行施教。一年级是学生入学最初始阶段,也是为学生建立“学习是快乐的”这种直观感受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改编后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就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这一特点,通过改变教材中的识字和拼音顺序,并利用象形字结合图片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文字的识记,既能够消除以往学生对拼音学习产生的无聊和枯燥情绪,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的学习任务轻、难度小的首因印象,更便于学生产生快乐学习、语文学习简单的直观印象,便于教师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从而产生更佳的教学效果。
三、突出识字的重要地位,拼音作为辅助手段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顺利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低年级语文的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文字的识记上。拼音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汉字的学习,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不能正确读汉字时利用其进行拼读的作用上。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也是学生继续顺利学习语文的前提,拼音只是文字学习的过渡手段。因此,通过改编教材,先识字后学音这一顺序调整,帮助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关注低年级语文教学者认清识字和拼音的地位,强调汉字本位的特点上,促进汉字和拼音的合理定位。
四、突出我国文化传统,直观展示主要教学内容
教材开篇就展示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等内容,这种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就给予学生最直观的冲击和深刻的印象,通过这种信息的传递和感染方式使语文教学任务更加明确。而在传统的教材中,拼音和识字并行的方式进行排列,就难以凸显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一特点,反而使得汉字教学的安排以拼音为中心,围绕着拼音的教学而设置,使语文教学主旨和任务不明确,并且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更难以从学生学习伊始向学生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先识字后学音降低了拼音学习难度,促进了学生学习难度阶梯状增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新知识的生成应当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构建生成。可见,最佳的教学方式应当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缺乏学习基础的教学必然是机械的识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相对较差。传统教学中,识字和拼音并举并不符合这一学习理论,在学生尚未有任何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机械地学习拼音是非常困难的。而调整之后的教学顺序,为拼音的学习降低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已有了部分汉字读音的基础上再学习拼音必然降低了学习难度,能够让拼音和识字的学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符合学习理论,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结构。这种教材的编写和布置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效果更佳。
新的教育形势下,教材的安排也在经历改革和更新。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拼音顺序调整,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识字主体地位、展现我国文化传统、为学生学习降低难度并提供知识生成基础的体现。因此,新教材的编排和顺序调整也体现了我国新课改中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积极的眼光看待教材编写顺序的改革,期待我国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吕虹.还识字教学一份“情”[J].教学月刊,2008(9).
[2]王彩彩.增加识字乐趣 激发识字意愿[J].教学月刊,2008(10).
[3]时光霞.浅谈课外识字方法和途径[J].小学语文(教师),2009(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