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研课

2018-08-27 03:18南小娟
新课程·小学 2018年5期

南小娟

摘 要:因受内容、时间等条件限制,传统的教研活动,很难做到全员参与,即便参与,活动的议程固定,发言人数有限,被动听众多,效率较低,教研资料备份困难,更难于共享。而通过网络和即时通讯技术,真正实现交流时间及时,发言机会均衡,实现无障碍的参与探讨,使“一校两区”教研活动的开展更有实效。

关键词:一校两区;在线教研;微信研课

我校创建于1898年,是全国十三位现代少年英雄之一——林森火的母校。2014年9月,学校落成并启用海都校区。现有海港、海都两个校区,相距有十分钟的车程。全校教职工160多人,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大组,每个教研组平均有四五十人。这么多人经常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在时间安排和空间跨度实施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研讨参与者少,受益者少,教研效率不高。而通过网络和即时通讯技术,实现交流时间及时,发言机会均衡,实现无障碍的参与探讨,使“一校两区”教研活动的开展更有实效。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研课内容的构建

1.在线研课的适用性

经实践,我们认为:在线研课的形式更适合用于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磨课的过程中,有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无法通过文字形式传递给执教者,如语气、教态。磨课的研讨过程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此,课题组更多地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采用在线研课的形式。我们在承办市级教研活动或学校大型教研活动时,组建微信研讨群,让老师边听边参与评课活动,强化问题意识,行动研究,伙伴互助,老师在参与中,一方面从中得到体验、感悟和收获;另一方面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了自己。

2.在线研课的频度

在线研课能让处于不同地点的教师互相协作、进行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匿名的点评有利于教师畅所欲言,教研成果的共享使教研效果得到不断巩固和强化。但在线研课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研活动。在线研课的形式不宜频繁进行,频繁的在线研课活动容易使教师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公开活动级别上,我们选取每学期的大型教研活动进行;在时间分布上,每学期定期举行2~3次。

3.在線研课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面对面的教研活动,在进行点评课的时候,点评者碍于情面往往只指出被点评者的优点,即使在领导在场不得不提缺点的情况下,也只是无关痛痒地说两句,难以达到教研活动扬长补短的真正目的。利用即时聊天工具,在聊天群中由于参加人员使用昵称,使得点评双方都放得开,基本上可以实现畅所欲言,预期效果较好。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研课一般流程

经实践,我们归纳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教研一般流程,形成“课堂展示—互动点评—专家引领—精品展示—资源上传”操作流程,使网络教研资源不断积累,传播,并产生持久的良性循环。

1.课堂展示

教研组(或协作体)确定教学内容,经过多次集体备课,根据优化后的方案,确定教研组成员上课。

2.互动点评

在课堂展示前,我们组织听课老师扫二维码加入群聊,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在线互动点评。点评可在课中即时进行,也可在课后集中进行。听课教师总结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或问题解决的办法,帮助执教教师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活动开始后,老师陆陆续续加入群聊。并针对课堂上的关键问题,有感而发,从教态、教师语言、学生参与度、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中肯、精炼的点评。

黄老师:杨老师的课堂轻松愉悦,结合低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完美地将教学各环节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学知”的基础上,体会到“乐学”感受。

江老师:杨老师的课堂生动、深刻,由孩子们生成。从孤单到快乐,有层次,同时字词朗读扎实有效。

韩老师:从“孤单”时没人陪我玩到邻居陪我“看日出”等,老师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丰富了学生的表达。

郑老师:利用图片,杨老师将自己和学生化身成喜鹊和树,非常生动形象,引起学生阅读兴趣。解读“孤单”两字结合学生自身理解。杨老师的语言非常富有童趣,能引发孩子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蔡老师:在理解课文时,杨老师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通过情境表演,参与学生讨论,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生字书写穿插其中,指导细致入微,亮点不断。

何老师:杨老师采用动画小短片形式,通过画面上的一棵树、一只喜鹊、一个鸟窝的展现,引导学生去更具体地体会孤单的感觉。

3.专家引领

每次活动邀请教研员或学科带头人组成专家组,结合听课互动点评的情况对本节课做专业性点评,重点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执教老师结合专家点评进行自我反思:教师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差距;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等。

4.精品展示

做课教师根据专家及听课老师的点评与交流,对比分析前后几次的教学设计,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设想,形成精品教案,再次进行课堂展示。

5.资源上传

教研活动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不管是教研过程中,还是教研活动结束后,我们都把教研组教师在准备、完善、实施过程中形成累积的资料或成果及时上传到网上教研平台,形成教研资源库。

通过录播平台、微信群聊、百度云盘等方式,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和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加强了两个校区之前的联系,加深了教研的深度,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小琴.中小学网络教研问题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郭立新.网络教研:创新教师成长模式[J].山西电教,2010(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