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轻负高效写作模式的构建

2018-08-27 08:35陈莎
报刊荟萃(上) 2018年8期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写作教学显得困难重重,许多学生甚至谈文色变。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如何构建轻负高质的有效模式。我认为,参天大树依托健壮的根系,若是作者文气喷涌,则以“气”驭文,甚至会妙笔生花。

关键词:文气;素读;美读

当下,写作教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可谓十面埋伏。信息社会里的人,其性格是浮躁的。学校封闭式的管理,它隔绝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生活积累减少了,生活体验缺失了,令学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令写作教学成了无米之炊。再者,“重理轻文”的教学氛围也让语文写作举步维艰等等。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对写作主体的研究不够深入,对作文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我们有那么多的作文体系,但没有一种体系是建立在对写作主体深入研究这一基点上的。我们追寻的总是一般的作文规律,而不是规律与习作主体发生联系后形成的新的建构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中学作文教学的观念和思维,从对写作主体的研究入手,重视他们的写作心理,并吸收文气说的精华,与中学作文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构建一套符合中学生实际,并切实可行的轻负高质的写作模式。

一、作文文气的内涵

“文以气为主”,我认为文气倘若贯通流畅,不用过多追求写作技巧,以“气”驭文,就会妙笔生花。那么何谓文气呢?

我们不妨追溯一下其历史。第一个以“气”论文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所提倡的“气”,主要是指文章的精神、意气,这是文气说的渊源所在。之后,许多文人或文论家对此有论述,“文气”的涵义越来越大。刘勰讲“气”,侧重文章的生气、气势,以及作者本身的气质。韩愈的“气盛言宜”,是讲文气与文辞的关系,他把“文气”看成是一种品德修养的结果。笔者认为文气其实就是包含生活底蕴、人文情怀及文字功底等综合形成的作文素养。它是中学生作文的基础和根本。中学生培养文气,既可涵养性情,又可提高作文水平,还可培养美好而热烈的情感,这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有利的。

二、如何培养文气,构建轻负高质的有效模式

文气是作文的根基,“气”养足了,到一定时候,便会厚积薄发,挥洒成文。所以,中学生培养文气,是一种磨砺的功夫,是一种水滴石穿的积累。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文气,构建轻负高质的有效模式呢?笔者认为要重视写作主体自身的写作素养,重视他们的写作心理,结合写作教学实践,从日常积累中逐渐培养他们的文气。模式图如下:

(一)丰富生活底蕴

生活是一本奇妙的无字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之源。但学生却找不到“米”下锅。为什么?究其原因,学生并不缺少生活,也不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用心体悟。正如罗丹所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作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因此教師首先要采用多种方式教会学生走出围墙,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百态,将视野打开,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例如春天来了,我们让学生留心观察。细心的学生就能发现早春的山野远望是绿色的,近看草芽则是嫩白色的。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关注生活、体悟人生,善于抓住美的瞬间。即便朴素的命题,也能张扬生活与哲理。

(二)打造人文情怀

“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文气亦透出胸襟气度,情趣见识,阅历修养等人文情怀。气可以“养而致”,笔者认为中学生亦可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养气”,来深化作文主题。

1.知,指认知

眼下许多中学生的作文之所以言之无物,或人云亦云,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认知能力。俗话说:“理直才能气壮。”人对某种事物或道理认知越深刻,表达出来就越清楚,分析问题才能有理有据,气势磅礴。

2.情,情感

有些作文之所以读之无味,主要是因为缺少真情实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心理学上讲,正因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于是,头脑中储存的中许许多多的事情以及妙词佳句都会纷纷涌现出来,并有形诸笔端的迫切感,这时就易成文,且能写出感染力强的精彩文章。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有意识地积累真情实感。学生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我要写,我爱写,文章自然生动真挚,且个性毕现,文气飞扬。

3.意,志向

当今中学生的有些作文之所以缺乏生气,文理不顺,与立意不高有关。古人提倡作文应该“以胸襟为基”,我们看看古往今来一些诗文:如骆宾王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王之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们均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并以高屋建瓴之势,发现“至美可观之物”,一气呵成,从而使字里行间灌注一种雄壮流畅的文气。所以千古流传。因此,中学生培养文气也必须养志,要胸襟宽阔、自信乐观,这样,文气更能畅发。

4.行,行为和人格

对于这个问题,早在唐朝,韩愈就在《答李翊书》中指出:“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他认为应先“养根”、“加膏”,即加强个人修养,做成“仁义之人”,文章言辞必然就会自然顺畅。中学生当然也要涵养性情,提高人文素养,否则,文气便会“馁也”。

(三)提高文字功底

“腹有诗书气自华”,文气的产生必须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然而。而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性格浮躁,阅读状态不佳,要想轻负高质,笔者认为主要有几点:

1.有选择性地素读与美读

所谓“素读”,就是朴素、纯粹、不带任何目的和要求地读。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有选择性去“素读”各种经典,以及那些文质兼美的好文章,直至背诵。如冰心先生的《谈生命》这篇哲理散文,语言质朴精美,内涵丰富,哲理深邃。如果仅凭教师去条分缕析,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和体会文章的内涵。通过这种“素读”的方法,来体会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从而明白作者为什么将生命比作“一江向东流的春水”、“一棵小树”,明白作者为什么希望“我们的生命有更多的云翳”。

所谓“美读”就是美美地读,读得美美的。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细品慢吟,美美的读,美美地感受文本。随着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层层加深,对情感的体会步步深入,最后达到文本、作者、读者三者的融合,真正获得一种独特的美的体验。如读《天净沙·秋思》学生不仅能看到“枯藤”“老树”“昏鸦”所展现出的凄凉画面,更能体会到“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思乡之苦、之悲。

2.建立有效的阅读机制

我们要掌握学生阅读的成效,怎么办呢?就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借此契机,教师把课内的文章当作例子,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圈点勾画、批注、摘抄等,培养阅读的习惯;然后,以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学生必读名著为第二步,寻找与大师对话的切入口。第三步则是指导学生作专题个性化阅读,全班同学把自己前一个星期包括周末读的作品,用几句话概括介绍给全班同学。一个学年的实践发现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了,甚至超过了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量。久而久之,学生胸中有“大气”,写作文时,文气当会自然流泻。

总之,“气”是流动的,如果不细心守护,便会逐渐丧失。“江郎才尽”的悲剧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从某种意义上讲,江淹的“才尽”,是因为他得志后,便胸无大志,不注重个人修养,不深入生活积累,而使文气丧失的缘故。总之,“文以气为主”,文气是是根基;人欲为文,必先养气。气若壮,则以“气”驭文,驰骋于写作的自由王国。

作者简介:陈莎,浙江省临海市桐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