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中
【摘 要】“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国学之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助人修其身。修身当有三层修行——一曰修为人,二曰修接物,三曰修处世。国学于人,首先是使人修心性,升华自身人格,深明法度真义,谨依法度行事。国学于人,教人如何待人接物,处理自己周边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国学于人,引导人们立足于社会,从人性出发,以人为本地追求个人发展与自然发展“天人合一”的境界,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国学于人;利在修身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百年以前,西学在列强不断冲击大清之时,乘了一股强劲的西风肆意横行于中华大地,面对国人们日渐崇洋媚外、打压国学的丑行,章炳麟在如清帝国般摇曳的烛火下写下这句话。
國学不兴,何以兴国?
然而,作为亿万国民中极其渺小的一员,如何尽自己微薄之力来助国学复兴,这又是一个困扰了国学家许久的问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千多年前,《礼记·大学》记载了这句箴言。依我之见,君子何以治国、平天下,必在于修己身,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兴国在于兴国学,而于民众,兴国学必先修其身。
国学之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助人修其身。
然,何以修身?以鄙陋之见,修身当有三层修行——一曰修为人,二曰修接物,三曰修处世。上下五千载,纵横几万里,中华大地古今不乏名人高士,或入世,或出世,或超然于世外,以修养心性为毕生追求者甚多,大抵离不开修为人言行、待人接物、处世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的“忠恕”之道,仁者爱人,儒生们试图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大同社会;“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当发菩提心,广济诸群生”是释家的“戒定慧”之学,修戒修定修慧,僧人们以三无漏学修习心性平静内心,平和地引人向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道家的“道德”之说,上善若水,老庄们超脱于世俗之外而心系众生,致力于修人品性。
所谓修为人,国学中讲“君子之行”,讲求人应洁身自好、有风骨,自宋明理学盛行后又追求家国大义的气节。读“建安七子”之章,读到的是建安风骨,豪情、刚健、词慷慨,于观者,学到的是一种慷慨大气、气度非凡的心性;阅阮籍、嵇康、刘伶之篇,看到的是魏晋风流,正如刘义庆《世说新语》所言“记言则玄远,记行则高简瑰丽”,清谈、长啸、痛饮酒,于读者,体会的是一种个性解放、标举风骨的洒脱;叹文天祥、屈子之作,感到的是“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的气节,守节、不屈、赴生死,于悲者,继承的是坚持正义,在敌人和压力面前不低头的品质。
国学于人,首先是使人修心性,升华自身人格,深明法度真义,谨依法度行事。
所谓修接物,先秦国学中儒家说得好——“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大抵便是接物的原则。荀子曰:“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提醒我们该如何面对善与不善;一代贤相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不仅协助太宗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更让后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形成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民主思想;白帝城刘备托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把自己“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礼贤下士之道传给了后主刘禅,也传给了后世无数中华儿女,成为一条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
国学于人,教人如何待人接物,处理自己周边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
所谓修处世,中庸之道是为国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处事原则。《论语·雍也》解:“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人们多言“中庸”,却往往不知中庸的修身之道。曰慎独自修,曰忠恕宽容,曰至诚尽性,讲的是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然,中庸之道并非无原则、无底线的妥协退让。真正的中庸是讲求和而不同的,“乡原,德之贼也。”孔子语中的“乡原”便是不讲道理的意思。它体现的是一种豁达的胸襟和不凡的气度,是去除偏激、对事物恰到好处的把握,是要我们辩黑白、明是非。
国学于人,引导人们立足于社会,从人性出发,以人为本地追求个人发展与自然发展“天人合一”的境界,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人杰地灵的华夏,以几世几代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如此博大精深的国学,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对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身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阶段,为了夺取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争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国学以修身、修心性、修品德,助力国学复兴、国家复兴、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