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庆
如雷贯耳的昆曲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最初称“昆山腔”,后改良成“昆曲”,最后演变成“昆剧”。三种称谓中都有“昆”字,毫无疑问,昆曲姓“昆”。其理由是:昆山千灯人顾坚率先创立了昆山腔,顾坚成为昆山腔的创始人。随后江西人魏良辅投入昆山的怀抱,在昆山腔的基础上改良成昆曲,魏良辅成为昆曲的创始人。紧接着昆山巴城人梁辰鱼又率先将昆剧搬上舞台,梁辰鱼成为昆剧的创始人。可以看出,从昆山腔的最初孕育到昆剧的最后确立,都在昆山这块土地上完成,所以,昆山成为当之无愧的昆曲故乡。由于顾坚、魏良辅、梁辰鱼三位杰出的昆曲大师前赴后继缔造了“百戏之祖”,都在昆曲的发展进程中建立了丰功伟绩,因此被称为昆山曲坛的“三杰。但他们只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而已,在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曲家群落给予有力的支撑。由于“三杰”的各有所长,所以,在长达200多年的接力打造中,既发挥各自优势,又相互取长补短,表现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传承态势,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终于培育出一朵引人瞩目的幽兰,数百年来香飘戏坛,沁人心脾。
昆曲是在不断改良的演变中逐步完善的,得益于顾坚、魏良辅、梁辰鱼坚持不懈的接力打造,比较他们不同的改曲意志,就能看出他们不同的改曲贡献。但是,有关他们当时的改曲记录寥寥无几,大多是时过境迁的追述,多少带有后人的一些主观臆断和想象猜测。现选择与“三杰”或关系最密切、或时间最接近的三则评语,作为比较他们在昆曲领域中不同贡献的参考文字。
魏良辅在顾坚离世的200多年后,写成了他的唱曲经论《南词引正》,由于魏良辅在顾坚创立的昆山腔基础上改良成昆曲,所以魏良辅对顾坚的创腔的业绩充分肯定:
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扩廓铁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张大复是明代中期的昆山籍评论家,他出生时魏良辅还没有离世,当他写作《梅花草堂笔谈》时,魏良辅的改曲业迹还未久远。虽然,魏良辅晚年寄寓太仓,但离昆山很近,对他的情况应该了如指掌。其中,张大复对魏良辅这样精细评述:
魏良辅,……能谐声律,转音若丝。张小泉、季金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属,争师事之惟肖。而良辅自谓勿如户侯过云适,每有得必往咨焉,过称善乃行,不,即反复数交勿厌。时吾乡陆九畴者,亦善转音,愿与良辅角,既登坛,即愿出良辅下。
张大复大概比梁辰鱼年轻30岁,属于同时代的晚辈人,又曾和梁辰鱼同住昆山片玉坊(今南街),所以他在《梅花草堂笔谈》中对梁辰鱼的评介不容置疑。紧接以上对魏良辅的介绍后,张大复对梁辰鱼是这样评述的:
梁伯龙(即梁辰鱼)闻,起而效之,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百苎、浣纱诸曲,又与郑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陈棋泉五七辈,杂转之,金石铿然,谱传藩邸戚畹、金紫熠瀹之家,而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腔。
研读这三段言简意赅的评语,对于他们在交友和求学过程中的经历,在特长和成果方面的风采,都生动地表现在字里行间,文字虽不多,但信息量却很大,成为比较研究昆山曲坛“三杰”的依据。
比较他们的交友
当顾坚、魏良辅、梁辰鱼他们梦想所追求的昆曲事业能一呜惊人时,都深感只靠孤军奋战难以成功,必须广交曲友。在面对同时代的一些志同道合的曲家时,他们共同的处世态度是取长补短聚成合力,借他山之石,构筑自己昆曲“花园”的美景,从而推动昆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氛围不同,他们的交友方式也各不相同。
顾坚所处的时代南戏盛行,四大声腔激烈竞争。虽然顾坚之前就有昆山腔的雏形,只是还未表现出“出乎三腔之上”的优势。当时,顾坚只是千灯的一位有识之士,虽有改良昆山腔的勇气,但他只擅长作词和歌唱,对于改腔至关重要的音律知识比较欠缺。但附近正仪的玉山雅集已歌舞升平,为了去学习度曲技术,他登门拜访,成为玉山雅集的常客。顾坚与雅集中德高望重的曲家“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为他的改腔事业出谋划策。在魏良辅的评述中,用了一个“友”字来表述,说明他们四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相互之间是推心置腹的知音。由于顾坚主动请教,让雅集同仁深受感动,都能鼎力相助,终于使他改良的昆山腔成为当时曲坛的正声。
魏良辅所处的时代,由于昆山腔表现出“止于吴中”的尴尬处境,使江西的魏良辅心怀高远,背井离乡,投奔昆山怀抱,立志改良昆腔。毕竟魏良辅是一个地脉生疏的“新昆山人”,昆山本地曲家既敬重他,又不服他,不肯轻易让位,于是出现了“张小泉、季金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属,争师事之惟肖”的“暗斗”局面。魏良辅面对这种昆山人不愿甘拜下风的竞争,不但不认为是妒忌的表现,反而激励他更要发愤图强地拿出真功夫,让同行刮目相看。最后,“时吾乡陆九畴者,亦善转音,愿与良辅角,既登坛,即愿出良辅下”。说明了魏良辅终于具有胜出优势,曲友们只能服服帖帖地拜他为师。由于魏良辅抱定宗旨要用真才实学去赢得信任,并一步一个脚印地付诸实践,才最后成为鹤立鸡群的曲圣。
梁辰鱼所处的时代是昆曲鼎盛时期,只是还停留在清唱阶段,未能在舞台上展演戏剧。梁辰鱼当时已是编剧、作词、度曲、表演的全才,已有全方位的功力将昆曲搬上舞台。当然,这是全新的系统工程,还需得到同仁的鼎力帮助。当时的梁辰鱼已是曲壇上的绝对权威,周围的曲家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为他出谋划策,如“唐小虞、陈棋泉五七辈,杂转之”,形成了仰视他、尊重他的氛围,使梁辰鱼网满了从昆曲走向昆剧的梦想。梁辰鱼虽然是一座无以比肩的高峰,但他还谦虚好学,“又与郑思笠精研音理”,说明了梁辰鱼在圈子里并不傲慢,使当时的许多曲家都愿跟随他、支持他,从而完成了盛演昆剧的大业。
可以看出,当时和顾坚、魏良辅、梁辰鱼同时代的曲家人才辈出,以上三则评语中有姓有名的人都是当时曲坛的佼佼者,但由于三位大师具有亲和的人格魅力,都和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曲友,从而推动了昆曲事业的发展。
比较他们的求学
改良昆曲的道路是艰难的,既要融会贯通旧知识,又要刻苦学习新技艺。当他们感到自己的学识捉襟见肘时,都会不耻下问,谦虚求教,从而使他们的才学得以完善,障碍得以扫清。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求教的对象不同,因此,他们的求学方式也各不相同。
顾坚的求学道路令人感动,评述中“虽离昆山三十里”這句话,表现出顾坚求教时不畏困难的求学行动。魏良辅在评述中突出了一个“虽”字,就是感叹路途遥远。对于现代人来说,区区三十里地不足挂齿,但对于元末时期的昆山水乡,既没有快捷的交通工具,又没有平坦的步行大道,而且昆山离正仪还有十多里路,可能只有通过七绕八弯的水路才能到达目的地。顾坚为了与行家里手一起切磋昆山腔,他克服重重困难常去正仪的玉山雅集作客。可想而知,每次出行都会长途跋涉,但为了能取得“真经”,甘愿奔波,乐此不疲。
魏良辅的求学态度令人敬佩。从“良辅自谓勿如户侯过云适,每有得必往咨焉,过称善乃行,不,即反复数交勿厌”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魏良辅具有谦虚、严谨的人格魅力。首先他贵有昆曲水平低于太仓曲师过云适的白知之明,找准了求教的对象;其次是魏良辅能不厌其烦地向他所崇拜的曲师讨教,每有改曲的收获都要经过老师的论证,有的还要反反复复地数次修改后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由此可以看出,魏良辅的曲圣地位来之不易,每一种腔格的创新和确立都是师徒之间反复推敲的智慧结晶。
梁辰鱼的求学方法受到了魏良辅的直接影响。本文引用的这段关于梁辰鱼的求学评述,是紧接上段关于魏良辅的文字后出现的。其中的“伯龙闻,起而效之”,是指当梁辰鱼听到魏良辅谦虚求教一举成名的消息后,立即仿效,当然,除了仿效学习态度外,还仿效魏良辅的度曲经验。对于梁辰鱼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他当时的昆曲水平已属非凡,但他看到连曲圣魏良辅都肯不耻下问,难道自己自命“登峰造极”?于是,他向同行郑思笠学习音理,和唐小虞、陈棋泉等一起研磨曲谱,通过“强强联手”,使他成为在昆曲各个领域里都出类拔萃的全才。
可以看出,顾坚、魏良辅、梁辰鱼的昆曲造诣不是先天拥有,而是后天造就。就是天才加勤奋,使他们成为接力传承中的一代昆曲大家。其中,勤奋的求学精神令人敬佩,他们不顾路远,不耻下问,不厌其烦的人格魅力,支撑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艰难的昆曲改良大业。
比较他们的特长
顾坚、魏良辅、梁辰鱼分别是昆山的昆腔、昆曲、昆剧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由于他们的擅长有所侧重,所以对于昆曲的贡献也有所不同。除了梁辰鱼的艺术特长比较全面外,顾坚和魏良辅的艺术特长相对局限。
顾坚的特长可以从评述中的“一精三善”来概括。一精就是“精于南词”,说明他对于当时流行于江南的南词戏文是烂熟于心。三善是“善作古赋”“善歌”“善发南曲之奥”。由于他“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说明他文学功力非同一般,为他设计昆山腔的古赋唱词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顾坚擅长歌唱,为他设计优美的昆山腔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顾坚“精于南词”.为他“善发南曲之奥”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想象,顾坚改良昆山腔的状态是:他将掌握的南戏唱腔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优美演唱并雅化唱词,设计成一种新颖的昆山腔。由于他对音律不够精通,所以只得向玉山雅集的曲师们请教。
魏良辅的特长可以从评述中的“能谐声律,转音若丝”的描写来概括。简短的八个字,就把魏良辅的特长表达得一清二楚,他不但精通声律,而且“能谐”,就是能把声腔旋律编织得非常和谐;他不但擅长歌唱,而且“转音若丝”,就是乐音转换丝丝入扣。他的这些绝技为他改良昆山腔、打造水磨腔,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想象,魏良辅的改曲状态是:以他委婉动听的演唱声线,运用细腻的发声规律,设计出娓娓动听的新昆山腔。但对于文本、唱词、伴奏方面,则是魏良辅的弱项,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进入到编剧演戏的领域。
梁辰鱼的特长可以从评述中的“考订元剧,自翻新调……金石铿然”的介绍来领略。三句话十二个字,表述了梁辰鱼的三个主要特长。首先是他具有卓越的文字功力,不但通读元剧,而且还能考证、修订,为他日后创编传奇积累素材;其次是他在学习前人音腔的同时,还能“自翻新调”,充分说明了他具有不步后尘的创新精神;再次是他的演唱水平(也许还有伴奏水平)也非常高超,一句“金石铿然”的勾勒,把演唱时的激扬音响描绘得淋漓尽致。可以想象到梁辰鱼的创腔状态是:在依照传统声腔进行填词的基础上,不但考究唱词,而且创新唱腔,然后和曲友们一起激情高歌,其味浓浓、其乐融融。
由于顾坚、魏良辅、梁辰鱼具有不同的艺术特长,所以他们只能局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有所建树。顾坚只能停留在散唱昆山腔的阶段,魏良辅只能止步在清唱昆曲的形式上,只有梁辰鱼才有条件向昆剧舞台攀登。
比较他们的成果
顾坚、魏良辅、梁辰鱼都是昆山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昆曲大师,他们有着不同的擅长,因此收获了不同的成果。顾坚定腔、魏良辅改曲、梁辰鱼写戏是他们各自最主要的贡献。
由于顾坚具有非凡的文学基础,又熟悉“陶真”说唱和“乐府”歌谣,为他赋予昆山腔的高雅格调创造了条件。在玉山雅集同仁的帮助下,终于使昆山腔的影响力超越了同期的弋阳腔、海盐腔和余姚腔,成为当时曲坛的“正声”。魏良辅的评述中说:“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这就是顾坚的最大成果。明代初期昆山腔就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花独放的优秀腔调,然后吸引魏良辅投奔昆山,继续改良昆山腔。应该说顾坚是昆山曲坛上的第一功臣。由于魏良辅精通音律,不但博学南戏,而且痴迷北曲,所以他具有广采博收,融会贯通的能力。魏良辅的最大成果是研磨出柔情似水的昆山腔,追求精益求精、细益求细的完美。他花费在腔格定位的精力,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遗憾的是他设计的水磨腔没能保存下来,只能在后人的填词腔格中感受魏良辅曾经的贡献。在与本地曲家的激烈竞争中,他忍辱负重,不畏强手,敢于竞争,一决高低。魏良辅特别善唱,不但为他的改腔如虎添翼,而且写出了唱论《南词引正》,成为昆曲界的经典读物。
由于梁辰鱼词曲戏文都擅长,因此他的成果特别丰厚。张大复的评述中提到了“作江东百苎、浣纱诸曲”,这是梁辰鱼著作中最主要的两部,《江东百苎》为散曲集,“浣纱”就是名闻遐迩的传奇名剧《浣纱记》,成为昆曲走向昆剧的里程碑之作,由于戏文讲究文采,被奉为高雅的“昆山派”代表作,一直影响后人的戏剧创作。张大复还说:“谱传藩邸戚畹、金紫熠瀹之家,而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腔”。说明了梁辰鱼当时根据魏良辅格律填词的曲谱,传遍昆曲世家,成为他们演唱的依据,被认为是最正宗的昆腔。可见梁辰鱼的成果辉煌无比。
由于顾坚、魏良辅、梁辰鱼的历史局限和特长制约,使他们的成果各有千秋,但都是昆曲长河中的一朵晶莹浪花,熠熠生辉。由于后人的贡献中总有前人的奉献,连接起来就是一部前赴后继的昆曲发展史。
比较研究顾坚、魏良辅、梁辰鱼的各方面品格,不是比出他们的水平高低和业绩大小,而是比出他们不同的人格魅力和艺格品位,从而记取他们不同的昆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