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培养社会学想象力是社会学的任务和前提,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基础课的社会学概论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该专业实行的研究性教学,将教育重心从外在书本知识的传递输入转向学生的自我体验、启蒙和反思;对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整合,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阅读经典和关注现实间的关系,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旨在培养其社会学想象力。
关键词: 社会学想象力 课程改革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观察问题的新角度、思考问题的新方式,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提出的。由于受到家庭、工作和其他特有的社会经验的局限,人们总是在家庭、亲朋和同事这类小圈子里通过有限的经验观察世界,其认识常会在常识性信念基础上导向偏见。米尔斯相信,“社会学想象力”可使这种局限和偏见得以消除,“社会学想象力”是指对个人经验和广阔的社会之间关系的强烈意识,它要求人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1]。
社会学想象力作为一种心智素质并非天生就有,需要启发和培育。笔者自1999年开始承担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中发现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多从个人经验出发而缺乏广阔的社会历史视野,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多感性宣泄而理性探究不足,笔者就萌发了该课程改革应更多关注学生社会学想象力培育的设想。如上文所述,社会学想象力将个人置身于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环境中,从看似孤立的个体事件中发现背后隐含的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学想象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影响一个问题的多方面社会因素,而且有助于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实现自我启蒙。2014年恰逢公共管理专业成为学校研究性教学的试点专业,笔者抓住改革契机在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社会学想象力的培育进行了尝试。结合教学改革,将教学重心从外在书本知识的传输转向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反思;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设计,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阅读经典和关注现实间的关系,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授课对象,设计教学内容
社会学概论课程主要是从静态的社会构成和动态的社会运行两个维度[2]介绍所处的社会,该课程是公共管理专业两学分的专业基础课,每周两个课时,教学中面临知识点多、内容分散的困难。如果单纯按照课本知识进行讲授,难免偏理论和抽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经线,经典分享和现实关注两条纬线,围绕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重新设计。对教学内容重新设计的原则是,社会学学习必须与公共管理专业相结合,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减,充分发挥社会学课程的基础作用。围绕学生社会学想象力的培育平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典分享和现实关注两对关系。教學内容在紧扣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做到既与当下的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又适当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讲授理论时联系社会实际进行剖析,并拓展延伸第一课堂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按5∶5的比例划分,增加实践课时,改变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迪的教学现状;经典分享和现实关注的课时分配比例约为3∶7,以往教学中可能会就教材论教材,学生不太清楚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特点,对当下的社会缺少历史的对比关照和反思,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享社会学经典著作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透过历史达到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围绕教学内容的设置,在学期初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4人至5人,民主推选出组长负责该组的任务安排、组内成员分工协调、和老师及其他小组的通联等事务,小组成员在一学期中围绕学习目标合作完成经典文献阅读分享、热点问题讨论、调查实践等学习任务。
二、阅读经典篇章,培育社会学想象力
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公共管理活动需对我国社会有充分的了解,通过经典文献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促使其能在未来的管理活动中透过个体事件发现背后隐含的社会因子,实现公共性体现公共关怀。经典阅读,包括社会学史上和当下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成果,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外经典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的问题。如果课堂上老师所讲都是课本外经典著作,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见识未必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认知,大量学术成果的讲解易脱离课本知识,导致专业知识学习不牢固,结果可能是学术成果一知半解,课本知识也没学懂,得不偿失。笔者是如何处理这两者间的关系的呢?一是坚持适度原则。老师在课堂上对经典的讲解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在学术成果与课本知识中有所侧重又能兼顾双方。课程开始之初就要对授课对象有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经典学术成果。实践证明学术成果与课本知识的有机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让学生围绕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等经典篇章进行小组阅读,教师在课程的第一节课推荐和介绍经典书目,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并且向学生介绍阅读经典著作篇章的方法。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真正促使其能随时随地阅读,教师不仅会提供纸质书籍供学生借阅,而且会搜集这些经典篇章的电子版分享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阅读讨论。全班同学除了通读教师推荐的所有经典篇章外,每组承担2篇至3篇代表篇章或章节的精读和课堂分享任务。每周利用课堂的前10分钟至15分钟,由每组的主讲成员代表小组和全班同学分享经典篇目,并负责对其他组同学进行解惑、讨论和争鸣。分享的内容是开放性的,围绕经典篇章学生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对分享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比如分享《乡土本色》时,学生会结合当下我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中大量的人口流动对乡土社会的改变;分享《文字下乡》时学生会延伸思考目前相关部门推进的“法律下乡”、“科技下乡”等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分享《差序格局》时会对照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厘清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因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结构带来的公共管理方法、管理绩效的差异。
三、关注社会热点,培育社会学想象力
培育学生社会学想象力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关注热点问题,然而事实正如米尔斯所言:“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与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他们对超越其切身所处环境的进取心与威胁越了解——不管这种认识多模糊——就觉得似乎陷得更深。”[3]关注分析热点问题要有更恢宏的视野,能不囿于个人的圈子、固有的思维模式,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大的格局关注社会,帮助学生运用信息与发展理性、培育观点转移的能力,这对于将来从事公共管理的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要注意自媒体时代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怎样帮助学生甄别和筛选有助于培育社会学想象力的社会现象和事件就显得至关重要。课堂上的教学材料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媒介,也是教师向学生分享其思想与知识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笔者会以使用的教材为逻辑线筛选热点问题启发学生关注和讨论,因此,一本好的教材,对于课堂知识的讲解能够起到重要的导引作用。在讲授每个章节前,教师会提前四周布置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研讨话题,并提供相关的阅读参考文献,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熟知时事,能够运用新媒介,科学地将社会学理论与当下的社会热点有机结合,以这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加深对社会学理论的理解。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针对小组研讨的话题,在教师提供的相关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由组员分别负责并细化相关资料的进一步搜集整理,然后在小组内对所研究的话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初步统一的意见,最后制作成PPT课件,推选小组代表到课堂上进行讲解、演示、分享,课堂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理解和讨论情况进行课堂总结和知识点深化。
四、加大实践教学,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既是改革方向,又是培养社会学想象力的重要路径。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身临其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学会换位思考,激发社会责任感。笔者在教学中强烈地感受到,目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的同时,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牵动着公众的目光,并以各种方式充斥于各类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受知识结构缺陷、社会认知不足的影响,大学生被动融入网络舆情阵地,其中不乏受“网络推手”错误引导的实例。与此同时,现行教育体系重视知识传授、忽略价值培养的现实困境也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悖[4]。上述这些导致部分大学生社会价值观不当、社会责任感不强,加强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引导其“思考人们实际需要的是什么及人们感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帮助人们运用了解的情况发展理性,以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进行和将要发生的事情”[5]。这个过程便是社会学想象力培育和运用的过程。调查实践不拘形式,可以把线上网络调查和线下实地调查相结合,利用新媒體等社交方式进行多形态的调查实践,保证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深度参与。调查实践一般在学生对课程有一定了解的学期期中进行,结合教学内容每组申报一个调查选题,并向教师和同学汇报本组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及开展设想,老师和同学会提一些意见和建议,然后每组围绕选题,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设计调研问卷或访谈提纲,制订调查方案并实施相关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教师会全程跟踪并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期末每组整理所有调研资料,分析数据,利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调研中遇到的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在笔者所教授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先后对不同人群的职业身份认同做过调查,包括大学校园内的保洁安保人员、校外的流动摊贩、环卫工人等;结合专业学生还针对残障人员出行的公共服务设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做过调查。社会调查实践环节不仅培养了社会学想象力而且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学生交际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将来的职业适应性。令人惊喜的是,该专业的学生以课程社会调查为基础,后续申报大学生科创项目甚至作为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在校期间很多学生撰写的课程论文获得公开发表,为学生后续培养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评价,力求多元化科学化
科学的评价对于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在公共管理专业实施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体现在学生社会学想象力的提升上,针对此应建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学习考核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笔者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多种评价方式,由平时学习、期末考试、调查报告、参加竞赛、论文发表等因素综合构建成多元评价手段,具体包括过程性考察、开放性考试、自主学习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方面[6]。首先重视过程性考察,重点考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小组分工、主题发言及拓展学习等环节过程,综合考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其次,灵活运用开放性考试手段,重点检查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与能力,注重社会学想象力的培育和运用。对学生的开放性考试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教师认真设计开放性试卷的内容,保证考试内容可拓展、可多维解决。再次,加强对自主学习的评价,通过对课程指定参考书目的阅读书评、课程小论文、社会实践、大学生科创项目及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的利用等,多方位全面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最后,运用小组合作的评价,由组内成员互评,旨在评价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旨在更合理科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最终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参考文献:
[1][3][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李玲.非社会学专业背景下《社会学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7(16).
[4]王大鹏,高雁鹏.当代大学《城市社会学》课程组织与教学改革探讨[J].城市建筑,2013(24).
[5]赖特·米尔斯,塔尔科特·帕森斯等,著.何维凌,黄晓京,译.社会学与社会组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孙璐.研究性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的激发研究[J].科技信息,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