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初年留日女性与明治维新时期新女性的比较

2018-08-27 03:23甘康丽叶宋敏
文教资料 2018年8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

甘康丽 叶宋敏

摘 要: 以下田歌子为代表的日本明治时期新女性对清末民国初年留日女性的思想转变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围绕明治维新后日本新女性下田歌子的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等因素,析解其对清末民国初期的女性解放、教育内容、社会观念等的影响,并通过其生命历程、教育背景及活动轨迹探究新时代女性具有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下田歌子 女性形象 留日女性 思想解放

引言

1986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惨败,被迫签署《马关条约》,此事促使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开始对整个国家、民族进行自我反思。在内忧与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清政府开始提倡和鼓励学生到国外留学,由于地缘、学缘及明治维新带来的效能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知识分子留学东洋,并积极探索日本迅速崛起的奥秘,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思想解放而奋斗。在这场规模宏大留学运动中,留日女学生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19世纪末,日本在女性思想解放走在东亚各国的前面,受封建制度所禁锢的日本女性在“文明开化”思潮下,开始从女性意识的觉醒走向女性解放,对清末民国初负笈东渡留日女性的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围绕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的新女性下田歌子的女性教育历程,通过对其生命历程及活动轨迹探究其生活的时代特征、家庭背景、社会经历等因素对其思想观念所造成的影响,探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女性思想解放情况及其对当时中国留日女性思想解放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1.明治时期日本女性思想解放思潮及其主要内容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西方新思想文化和科技成果开始大量传入日本,使得日本在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人民生活等众多方面都产生巨大的转变。西方新思想开始在日本盛行,日本传统的封建思想逐渐瓦解,女性的思想动态及价值观念随之发生改变。在人解放、个性解放的西方思潮影响下,日本涌现出一批具有争取女性解放意识的明治新女性。她们站在时代的前沿,大胆挑战自我,开始从自我意识的觉醒走向自我解放[1],她们在日本近代女性思想解放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随着西方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在日本涌現出许多基督教女子学校。这些女子学校和传统的旧式女校不同,教学内容不再是女红、俳句的家庭女性修养的知识,而是基督教教义、圣经和英语、化学等科学知识。一些日本女性开始思考女性解放,追求男女平等,有着新时期女性的特点。这些女性通过在女子学校的学习逐步开阔眼界,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她们不再认为女子不如男子,开始反思女性应有的权利与义务,进一步谋求女性的合法地位,日本的妇女解放运动随之展开[2]。

2.下田歌子的女性教育历程及其对清末民国初年留日女性的影响

在西方新思想的影响下,日本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日本政府于1872年颁布《学制》,第21章强制规定女子与男子一样要入学接受教育[3]。女子初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一批女性教育家开始崭露头角。下田歌子是日本“良妻贤母”教育的集大成者,也是日本第一位从事中国女性教育事业的教育家[4]。甲午中日战争后,我国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留日学潮,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走出国门留学日本,其中二百多名女子就读于下田歌子创办的实践女学校。

纵观下田歌子的女性教育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创办以贵族女性为主的桃夭女塾,侧重培养良妻贤母,这是下田歌子进入教育界的开端,也是日本专门女子教育思想的起步。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随着女子教育需求的扩大和地方私学的发展,昭宪皇太后决定要为皇族及上流女子设立专门学校,任命下田歌子协助创立华族女学校并代任校长。下田歌子对校规制定、教材编写、服装统一都亲力亲为,竭尽全力促进华族女学校的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日本女性教育的展开。此阶段是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教育事业发展的真正开端。第三阶段为成熟阶段,1893年下田歌子受皇室支持考察欧美国家女子教育,参观英国皇女学校后发现英国不仅皇室女子可以接受教育,而且大众女子可以接受正规教育。受此旅欧经历的影响,下田歌子归国后将女子教育的范围扩展至中下层妇女,并延伸到留日女子教育。1901到1904年的四年间,钱丰保、曹汝锦、胡彬夏、陈彦安等23名女子先后在实践女学校留学,为接收女性留日学习奠定基础。1905年7月,下田歌子专门为中国女留学生设立分校,制定《清国女子速成科规定》[5]。下田歌子为使中国留日女学生“以短少之时日得能尽其天职之技能”,还专门设置中国女子留学速成工艺科(半年)和速成师范科(一年)[6]。1905年7月底,20名来自湖南的女留学生全部就读于实践女学校的一年制速成科。同年,奉天农工商务局与下田歌子订约每年派出15名女子进入实践女学校学习师范科。1907年春,奉天省将23名奉天女子师范学堂的女学生派往实践女学校[7]。截至1911年,日本招收中国女学生的5所主要学校顺利毕业的学生有116人,其中有94人毕业于实践女校,占总数的80%还多[8]。

下田歌子的女子教育事业不仅注力于日本妇女的教育教学、促进本国女子的思想解放,还接收一大批来自中国的留日女学生,为其开展专门教育。留日女性回国后,她们积极投身于国内女子教育、女子思想解放等运动,参加革命,为民族独立与女性解放做出重要的贡献。在下田歌子的指导下,女留学生们积极创办报刊、组织协会,掀起了国内妇女解放运动高潮[9]。

3.清末民国初年留日女性及其主要活动特征

清末民国初期的留日女性是自我意识觉醒较早,她们勇敢挣脱封建礼教束缚,走出国门,远赴日本接受民族思想的启蒙。学习课程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中,创办女性报刊、组建社团,宣扬男女平等。赴日留学的经历让她们更加认识到只追求自身的解放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更多的女性从封建枷锁中解放出来,回国后她们积极推动女性思想解放运动,致力于推动中国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引导女性冲破守旧的观念,学习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进一步地为争取男女平等,为提高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做斗争,为近代中国女性的思想解放做出巨大的贡献。

清末民国初年留日女性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70到1905的三十年间左右,为初期阶段。此时期的留日女性数量较少且缺乏明确的留学目的,多是随父兄或丈夫出国,作为伴读留学日本。因此、当父兄或丈夫完成学业回国时,她们就中途辍学回国。此阶段的留日女学生人数虽少,但其留学期间不仅勤奋好学、学业优秀。在日本“文明开化”风气影响下,她们的言谈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当时的《大陆》杂志第1号上,刊登了《中国女学生留学于日本之身价》一文:此等留学生,举止娴雅,志趣高尚,对日本人亦不畏惧,彬彬有礼,为日本妇女所不能及。留学生中,有夫婿在东京者,会晤之际,其应对之仪式,周旋之情谊,实称平等。昔闻中国男尊女卑,以今观之,殊为不然[10]。从这一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率先留学于日本的这十余名女学生在日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已经开始破除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禁锢,开始践行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第二阶段是从1905年到1907年的两年间,时间虽短但留学途径和人数都得以增加。而且单身前往日本、自费结伴而行和官派集体前往日本的女性逐渐增多。1905年7月,实践女学校接收了20名湖南省派出的女留学生,这是首批由清政府官费派往日本的女留学生。湖南省首开风气后,江西、奉天、云南等省也都相继派遣学生赴日留学。她们具有明确的留学目的,官派女留学生在日本学习师范专业,希望学成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一些单身赴日或结伴而行的女留学生将留学日本和救亡图存联系起来,希望通过学习日本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来推动国内革命事业的发展,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自强。第三阶段是从1907年到1911年,为末期阶段。此阶段留学途径多样化,生源复杂。据不完全统计,留日女学生人数1907年为139名,1908年为126名,1909年为49名,1910年为125名[11],1911年81名[12],总人数居三阶段之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阶段留日女性数量虽多,但质量却不高,与留美学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清政府开始着手于留学教育工作整顿,选派留学生要求逐渐严格化。1907年,在日清国留学生总督、监督、公使官员以及接收中国留学生的学校代表,共同召开了“中国留日学生教育协议会”,决定停办速成科,普通科和师范科的学习期限必须在三年以上[13]。女子留日教育由速成、中等教育逐渐转向高等专门教育,留日教育渐渐步入正轨。

与此同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反对日、英、俄、法等国的侵略,大批留日女学生纷纷加入革命团体,开始回国投身于反帝爱国的革命斗争,如何香凝、秋瑾、唐群英、吴亚男、刘青霞等人加入孙中山领导建立的中国同盟会,为中国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贡献。

4.留日女性思想解放及其主要活动

留日女学生积极兴办女学、组织团体和创办报刊,不仅推动了国内女子教育及清末女子留学教育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中国妇女意识的启蒙与觉醒,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人对妇女解放的认识。留学教育使她们吸收日本的教育思想,以实际行动加强中日文化之间的视界融合,促进相互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间的相互解读,同时也促进中国社会的变革。

归国后的留日女学生受日本先进思想的影响,提倡兴女学,致力于发展国内的女性教育。与此同时,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大力提倡女性教育,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期望以教育改革来培养人才、办理新政,一些大臣纷纷上书请求开办女子学堂,由此引发一股兴办女学的热潮[14]。留日女性受教育救国思想影响也积极投入兴办女学的热潮中。她们或参与办校,或自筹办校,如:归国后的秋瑾积极创办各种女子学校,把女子教育和民主革命相结合,一方面公开教学办报,大力发展女子教育,提倡女性解放,另一方面又参与各种秘密的革命活动;唐群英则致力于平民化、职业化的女子教育,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她先在长沙创办自强女子职业学校后又在衡山创办岳北女子实业学校,这两所学校都实行典型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何香凝非常重视农工妇女的教育,开办了多种类型的妇女学校或一些妇女“讲习所”以提高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培育了一批妇女运动人才,为之后的国民革命输送了许多妇女运动骨干[15]。

留日女学生在日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潮的熏陶,归国后,她们通过创办杂志,组织社团,用稚嫩的笔对千百年来封建思想强加于中国女性的禁锢和压迫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据统计,清末民国初的留日女学生曾先后在日本建立过四个学生组织、九种杂志。此外,1903年4月,以胡彬夏为首的10余名留日女学生创办了第一个留日女学生团体——共爱会,以“振兴女学、恢复女权、尽国民之天职”为宗旨;1904年,秋瑾留学日本后,与陈撷芬、林宗素等人重建共爱会,改称实行共爱会。同年,秋瑾创办《白话》,大胆抨击清朝官场黑暗,主张推翻清政府,宣传男女平等,提倡女子教育,号召妇女解放。1906年9月,唐群英、吴亚男、龚圆常等留日女学生在东京成立又一个女子团体——中国留日女学生会,还创办机关刊物《留日女学生会杂志》,宣扬爱国救亡,号召女子与男子一起参与民主革命。1907年2月,刘育霞、燕斌等人创办了《中国新女界杂志》,以宣传男女平等、女性解放为宗旨,对妇女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先后刊登了《女权平等》、《论女学》等文章,核心有两点:一是提倡男女平等、批判男尊女卑;二是批提倡女性解放、判封建妇德[16]。

结语

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日本社会思潮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在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女性解放思想逐渐觉醒,下田歌子等一批日本新女性开始提倡男女平等,弘扬女性意识,主张提升女性社会地位。同时,她们呼吁妇女走出家庭,接受现代教育,从而促进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这一女性解放思潮猛烈地冲击日本原有的传统文化,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同时也给亚洲其余国家的女性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借鉴作用[17]。留日女学生们主动地、不断地向外学习、探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及思想观念,为近代中国女性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对当今新时期女性进一步解放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肖霞.女性的觉醒与解放[J].东岳论丛,2004(6):141-144.

[2]黄子芹.从《新岛八重》看幕末维新时期的武家女性[D].长沙:湖南大学,2015:2-3.

[3][9]刘晓楠.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13.

[4]刘晓楠,任一明.日本近代女教育家下田歌子与我国早期留日女生教育[J].教育史研究,2015(2):75-78.

[5]金建陵,张末梅.南社女性解读:从个体到群体[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05):88-92.

[6]钟佑洁.清末女子留学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3):123-126.

[7]陈健.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D].天津:南开大学,2013.

[8]刘涛,王玉海.日本实践女学校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03):30-33.

[10][14][16]李四明.清末留日女学生与妇女解放运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06):55-59.

[11][13]周一川.清末留日学生中的女性[J].历史研究,1989(06):49-64.

[12]二见刚史,佐藤商子.中国人日本留学史关系统计[J].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纪要,1979(94):101.

[15]周萍萍.清末留日女学生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17]方阳.有岛武郎与日本近代女性解放[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明治时期新女性与中国留日女性形象研究”(201610364063);安徽省2013年教育厅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生命历程与场域转换:小泉八云异文化思想研究”(2013SQRW122ZD);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梦窗疏石汉文学受容研究”(编号:AHSKQ2015D70)安徽農业大学外国文学学术团队资助(2017kytd04)。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土豆》和《水碾》中女性形象研究
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女性悲剧的思考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