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

2018-08-27 06:40李贵扬
滇池 2018年7期
关键词:炖鱼鲜鱼林荫

李贵扬

老林酷爱书法和钓鱼,老伴也一向支持他。说:“写得好不好,能不能钓到鱼,都不重要,关键是能活动筋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

得到了老伴的支持,退休后的老林,不仅书艺大增,业内人士好评如潮,钓兴更是大涨,除了天气不好或有特殊情况,经常约着钓友,驱车前往钓场。老林每次垂钓回来,看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像欣赏自己的一幅得意书作,慈祥地说:“吃吧,多吃一点,下次我争取钓更多更大的回来。”

老林的垂钓,让家人时常有鲜鱼吃,也提高了家人对鱼肉的品味。河鱼味鲜,江鱼肉厚,池塘鱼稍腥,等等。时间长了,一家子似乎个个是品鱼高手,吃鱼比老林还在行。

一晃,老林退休几年了。老林每次出竿,都没有空手而归的,这让家人对他的钓技十分钦佩。

有一天,老林早早地又去垂钓了。临行前告诉老伴,吃过午饭后把炖鱼用的面酱、薄荷等佐料准备好,今晚再来一顿鲜鱼大餐,老伴照做了。

然而那天老林手气不佳,钓了一天,居然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夕阳西下,同行的钓友刘伯伯边收拾钓具,边打趣老林:“老林,今晚拿什么回去‘交差啊,怕是只有面酱煮薄荷了,呵呵。”

老林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我倒是自有办法,不知你们愿不愿意学我?”

这是老林的女儿林荫后来在刘伯伯那里知道的,老林的“办法”,就是去菜市场买了一条鲜活的大鲤鱼,作为“战利品”提回家。

那天傍晚,老林一如既往地,人还没進屋呢,便爽朗地对老伴喊道:“老伴,今天运气可好了,整得一个大鲤鱼呢。”

老伴接过鲤鱼,足足有五斤多重,笑盈盈地说了一声,“辛苦你了,不错不错”。然后手起刀落,熟练地处理好。不一会儿,一锅诱人的“面酱炖鱼”便呈现在了餐桌上。林荫小学六年级的儿子迫不及待地动起了筷子,然而刚吃了一口,便眉头一皱,嘟哝着说:“这鱼大是大,可吃起来怎么像是从菜市场买来的?”

“怎么可能!”林荫说,“你怕是吃多了撑的吧?”

接着她也尝了一口最爱吃的鱼肚肉,确实有一股土腥味往嘴里窜。

“我没说错吧?”孩子执拗地看着林荫。

没等我说话,老林便开口了:“那也许是人家买去放在塘子里的吧?今天的鱼,是去城南鱼塘里钓的。”

当时家人都没注意老林的神色。

趁着大家说话的功夫,老伴也夹了一块,放在自己的碗里,吃了一口后,十分肯定地说:“鱼没问题,是我处理的时候,忙着招呼锅里面,忘了拉筋了。”

“拉筋”是老伴烹调鲜鱼的绝技,用刀子从鲜鱼的两腮旁边斜着切开一个口子,然后将两条类似血管的被称为“腥筋”的东西,从鱼的身体里抽了出来。这样处理过的鱼肉,不论是清炖还是红烧,吃起来都几乎没有腥味。

老伴说完,老林便有些得意地笑着说:“看吧,我就说没问题的嘛。”

父母亲都说没问题,一家人当然就不会去想这条鱼会有任何问题,这事就过去了。

直到后来,过了很长时间,孩子都上大二了。邻居刘伯伯在一次酒后,无意间说起了老林没钓到鱼而去菜场买鱼的事情。林荫听后觉得有点幽默、滑稽,便想找个时间,向老林“证实”一下。然而老林去垂钓,经常是走得早回的晚,林荫只好先向母亲讲起老林“买鱼充钓”的事来。

林荫以为母亲会同自己一样感到幽默、滑稽,或是有些惊讶。没想到,母亲竟平静地说:“当时你父亲把鱼交给我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鱼是买来的,但我不能打击你父亲的一片心意。而且我还知道,这几年来,他不只买过一次鱼回家。”

老伴真是贤妻良母,听了这番话,父母亲的形象在林荫的心中更加伟岸起来。当晚,林荫在电话中把那条大鱼的真相告诉了孩子。电话的那头,孩子沉默了片刻,然后颇有感触地说:“妈妈,外公的这条大鱼,真是很‘大呀。”

林荫停顿了一下,说:“是啊,大鱼真‘大,永远游在我们的心里。”

责任编辑 李小松

猜你喜欢
炖鱼鲜鱼林荫
母亲炖鱼
小猫咪
第一次炒鲜鱼的收获
吃饭懂礼
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事
巧治失礼人
咏国槐
重要的是过程
跑步相会在林荫
枫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