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霄鹏
摘 要: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德战争前期,德军凭借先进的作战理念在苏联肆意妄为,横冲直撞。到了战略相持阶段,德军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至完全被动挨打的战略防御阶段,虚弱的德军只能依靠地形优势来拖延苏军气势如虹的进攻。文章将从战略进攻、战略相持、战略防守三部分来窥探苏德战争期间德军的辉煌与没落。
关键词:苏德战争;纳粹德国;军事部署
中图分类号:K152 文献标识码:A
苏德战争爆发前,整个西欧都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纳粹德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踏平波兰,闪击低地国家,还消灭了自诩为“欧洲陆军头号强国”的法兰西,把英军赶回了本土。虽然苏德开战前,两国关系持续升温(《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但“希特勒梦想缔造一个从大西洋海岸到乌拉尔山的自给自足的千年帝国,这个帝国必须夺取东方的生存空间,因为东方有着对千年帝国至关重要的农业和经济基础”。这也就表明苏德战争不可避免。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在北达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了全面进攻,惨烈的苏德战争爆发了。纳粹德国共计出动了“190个师、共约550万人,3800多辆坦克,4.3万门大炮和4980架飞机”,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尽管6月21日夜,苏联最高统帅部预感到前线可能会出事,但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依然措手不及。
北方集团军由勒布元帅指挥,沿波罗的海向苏联北部的列宁格勒和摩尔曼斯克推进,意图攻占苏联北方军事重镇。两个星期内苏联红军败退450公里,放弃整个波罗的海沿海地区,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波罗的海三国百姓对苏联统治有强烈不满。在入侵时,德军就利用民众反苏情绪发起了针对苏联政权的暴动行为,促使苏联红军进一步败退。此外,苏联在1939年冬季战争中激怒了芬兰,迫使其加入轴心国集团。因此,有了芬兰的支持,德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以闪电般的速度抵达列宁格勒城下。
中部战线是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由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计划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进攻,通过一个双钳攻势完成了对苏联西部军区的合围,攻占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随后,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展开了第二个钳形攻势拿下“莫斯科门户”。由于莫斯科是苏联的心脏、整个苏联的政治中心、最大的交通枢纽,在战争初期,中央集团军群是三路德军中最强的。
南方战线由龙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发动进攻,意图占领苏联在乌克兰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并获得黑海港口作为补给站。其中,第聂伯河沿岸的盆地地区是苏联小麦的主要产区。战前,苏联采取了“斯大林模式”以保证城市和红军的粮食补给,但是此举严重损害了乌克兰等地农民的利益,导致数百万农民死于饥荒。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进攻乌克兰时,很多民众将德军当作解放军。在波罗的海诸国的闹剧再一次重演。
为了切断苏联的后勤供给线,希特勒决定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一部分兵力到南方集团军群,集中合围在乌克兰盆地地区的苏联西南方面军。斯大林同样看到了资源的重要性,因此苏德两军精锐在此相遇。德军这一部署的作用是巨大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苏军精锐受到严重损失。
总的来说,在苏德战争前期,纳粹德国的部署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苏军大量有生力量被歼灭,其中包括苏军精锐中的精锐——西南方面军。但是纳粹德国对乌克兰的进攻使莫斯科会战的日期向后拖延。德军后勤补给跟不上,导致德军在1941年冬的莫斯科会战中惨败。德军没有拿下苏联的政治中心,使得苏联大本营仍然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反攻。由于没能在一场战役中打败苏联,“德国人在1942年和以后的时间里为自己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1942年初,在莫斯科城下惨败的德军意识到,攻克莫斯科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柏林方面被迫做出相应调整。苏军将莫斯科近郊的德军向西驱逐了100至350公里,前线部队普遍减员严重。鉴于此种状况,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古德里安上将和施特劳斯上将被撤职或停职,霍普纳上将甚至被开除军籍、剥夺身穿军装和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天才被希特勒赶出了部队。尽管德军在1942年的夏季攻势中依然攻占了大片苏联国土,但是像1941年一样大规模围歼苏军的现象却几乎没有发生过,这让苏联保存了实力,为日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德军在莫斯科失败后,认为莫斯科是一块硬骨头,无法轻易夺取,便再次将目光转向南方的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1942年7月希特勒先后动用150万人的兵力向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德军打算控制高加索地区,然后切断伏尔加河,为北上莫斯科打通道路。同时,控制了高加索,德军就可以进攻阿拉伯半岛北部,为隆美尔非洲军团牵制部分盟军,为两路德军会师创造有利条件。
7月中旬,德军B集团军群前出到顿河大弯曲部,逼近斯大林格勒。起初,保盧斯上将指挥德军第6集团军受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任务,“该集团军下属6个军,其中两个装甲军,共计14个师约27万人,装备有近五百辆坦克,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并有第四航空队的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会战中,德军统帅部不断增加该方向兵力,先后参加会战的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
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依然十分强大,希特勒为了拿下斯大林格勒可谓拿出了家底。一方面,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主要的重工业中心,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战前居民约60万人。它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的一个铁路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拥有一家大型拖拉机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厂是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坦克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广阔富饶的顿河下游流域、库班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另一方面,希特勒主观的态度让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斯大林格勒,他不能容忍一个包含苏联最高统帅名字的城市没有被纳粹的铁蹄踏平抹去。最重要的是,相较于其他苏联控制的城市,斯大林格勒的防御力量较为空虚。事实上,德军轻而易举就突破了城防,逼近顿河,扑向市区。而市区的第62和第64集团军人数只有大约9万。而德军的50多个师中,有13个被用来直接夺取市区,共计17万人。此外,德军在飞机、火炮和装甲部队上同样占据了优势。
尽管如此,但众所周知,德军在付出了惨痛代价后依然没有拿下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向苏军投降,军长保卢斯被俘。德军损失了150万人,占东线兵力总和的25%。究其原因,德军派出了并不适合城市巷战的装甲部队,加上巷战期间,苏德两军的战线模糊,德空军无法提供空中支援。同1941年一样,德军还是输在了补给线上,后勤跟不上是德军失败的重要因素。
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并没有让苏德两军的战线发生太大的变化。纳粹德国实力仍在;苏军虽然赢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但是付出的代价更为惨重。希特勒因为1942年战事的不利,迫切地希望打赢一场战役来提升全军士气。于是,德国大本营将目标选在了苏军防御力量薄弱的库尔斯克突出部。但德军还是战败了。
实际上,德军虽然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惨败,但是整个“堡垒行动”的主动权几乎一直都在德军手中。德军如果能提前一个月发动进攻,苏军获胜的几率就更低了。但是希特勒仍然畏惧苏军先进的装甲部队,命令所有德军坦克开回工厂重新加厚装甲,延误了最佳时机。纵使曼施坦因再厉害,也无法扭转德军的败局了。
库尔斯克战役的惨败,使德军完全转入战略防御,更加被动挨打。为了缓解苏联的十次打击带来的影响,德国大本营再次做出了调整。德军将原来近2000公里长的战线缩短到苏德边境不到1000公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央集团军群从前线撤换下来的。但是德军在本土保卫战中已抵挡不住苏军的进攻,很快退到柏林城郊。
此时德国在西线的战局同样急剧恶化,盟军渡过易北河,与苏军会师,但是德军主力此时仍集中对付苏军。至1945年4月16日前,在苏德战场作战的共有214个师,14个旅。而当时对美、英军作战的只有60个人员装备不齐的德国师,包括5个坦克师,仅有约200辆坦克。防守柏林方向的是海因里希上将指挥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舍尔纳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4集团军、第17集团军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以及许多其他部队和兵团,共约10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104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辆、作战飞机3300架。陆军总部预备队有8个师。
此外,在柏林市还组建了200多个国民突击队营,守军总兵力超过2万人。德军在柏林方向的防御是重兵密集的纵深防御,包括奥得河—尼斯河地区及柏林防御地域: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三道防御地带,纵深20~40公里;柏林防御地域包括外层、内层和市区三道环形防线。但实际上,柏林要塞区足足有四道防线。第一层是以泽洛夫高地为中心的外围防线,第二层由奥运会期间落成的柏林坦普霍夫国际机场为中心,第三层由三座巨型防空炮塔组成,最中心是帝国总理府外围防线。整个柏林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战场,到处都是机枪和火炮掩体。在屈斯特林登陆场之前和科特布斯方向,防御工事尤为坚固,这里集中了最强的军队集团。屈斯特林登陆场每3公里正面1个师,每1公里正面600门火炮、170辆坦克。德军统帅部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苏军夺取柏林。
不过苏军毕竟在兵力上远胜于德军。苏德两军的兵力数量约为2.3∶1,坦克约为4.2∶1,火炮4∶1,飞机2.3∶1,德军处于绝对劣势。再加上德军中有大量缺乏作战经验的老人和希特勒青年团的孩子,战斗力更是不敌强大的苏军,战败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对苏战争期间的德军在三个阶段的表现还是令人讶异的。1941年的战略进攻期间,德军充分发挥了先进作战理念在战争中巨大的作用,使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措手不及。在战略相持阶段,德军凭借诸如莫德尔、曼施坦因一类的军事天才,稳定住了战线,消耗了苏军部分有生力量。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虽然彻底转攻为守,但仍然能依托有利地形,使苏军的进攻放缓。从军事角度而言,德军已经尽力了,面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能够在反攻中坚持那么久,还能使苏军的每一次胜利付出惨重的代价,实属不易。
[1](英)邓肯·安德森,等.二战重大战役——闪击战:巴巴罗萨[M].李清站,等,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张 弘,贾春明,世界通史(第四卷)[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2.
[3]《经典读库》编委会.二战风云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