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康复干预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2018-08-27 11:05李卫丽耿红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恶性康复护理人员

李卫丽,耿红艳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血管瘤是指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导致的血管内皮向邻近组织侵入,并形成血管上附着的内皮样条索,然后经管化后和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的血管瘤疾病,血管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临床上大部分的血管瘤均为良性血管瘤,并且良性血管瘤行常手术切除或者放射治疗均可治愈,但是对于恶性血管瘤而言,由于血管瘤瘤体体积的不断增大会对瘤体周围的脏器造成压迫并因此导致血管瘤破裂出血,最终使得患者死亡[1]。因此,对于恶性血管瘤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急诊急救治疗,并在在患者急救期间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对抢救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探究急诊康复干预在恶性血管瘤破裂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该文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的86例恶性血管瘤破裂抢救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急诊康复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进行诊治的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符合该次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作为该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该次入选的86例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将这86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在对照组的43例患者当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在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4±12.68)岁;在观察组的43例患者当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在 21~7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8±12.59)岁;该次试验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学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订了自愿参与该次试验研究的相关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43例患者在实施恶性血管瘤破裂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在急诊接诊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进行检查和诊断,并对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瞳孔变化等生命体征状态和尿量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观察;根据患者恶性血管瘤破裂出血的具体情况,立刻为患者建立起相应的静脉通路,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置管和静脉切开,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急诊手术的相关术前准备;完成急诊手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操作,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后康复锻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诊康复干预,具体的急诊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如下所示。

①成立急诊康复护理干预小组:在观察组患者入院时,成立专门的急诊康复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急诊科室的主任、护士长、恶性血管瘤破裂的主治医生以及若干护理人员,干预小组的小组成员在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和既往急诊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观察组患者的恶性血管瘤破裂出血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紧急抢救方案和康复护理干预计划,同时对小组内成员进行恶性血管瘤破裂相关知识以及业务技能的培训。

②院前或接诊时的护理干预 在接诊后,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做好相关的急诊抢救准备工作,在患者入院前,提前准备好转送平床,联系好相关科室的会诊医生,让多为相关科室的一生对患者实施联合急救。其中,对于通过拨打120急救车送到医院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在急救车上严密监测和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检查,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进行评估,严密控制患者的病情症状,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2]。

③急救抢救阶段的护理干预:在患者进入到急诊抢救室后,医护人员要立即根据事先设计的康复护理干预计划开展相应的急诊康复护理干预工作,密切的配合抢救室的抢救治疗工作,促进抢救室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患者抢救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将患者在抢救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异常的生理指标情况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同时协助和配合医生进行异常情况的处理。

④抢救结束后的护理干预:抢救结束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患者送到重症监护室或者是普通病房,并继续对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进行持续严密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遵医嘱进行用药护理,对患者抢救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及时上报和实施有效处理[3]。

⑤饮食护理干预:在患者苏醒后,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态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方案,保证患者机体能够有足够的应营养补给。

⑥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恢复意识之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充分的了解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并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给予相对应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和疏导,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的康复状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康复干预,加快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与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抢救死亡率、恶性血管瘤破裂止血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和分析[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抢救治疗后24 h内患者不再出血;有效:抢救治疗24 h内仍有还有少量出血的情况;无效:经过抢救后患者仍然出现多次出血的情况[5]。

1.4 统计方法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s)

组别 抢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118.43±15.76 153.56±23.49 8.144<0.05 7.27±2.09 12.76±3.61 8.630<0.05

2.2 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死亡率为4.65%,血管瘤破裂出血的止血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死亡率为18.60%,血管瘤破裂出血的止血的总有效率为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n(%)]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从护理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07%,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与常规护理相比,对恶性血管瘤破裂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诊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恶性血管瘤破裂止血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减少和降低抢救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同类研究结果当中95.0%的止血总有效率和96.7%的护理满意度基本一致,并与3.3%的死亡率和6.7%的并发症发生率非常接近[6]。

综上所述,将急诊康复干预应用到恶性血管瘤破裂的抢救当中,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恶性康复护理人员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