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8-26 18:02袁金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新课程

袁金莲

【摘 要】本文比较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的差异,并联系实例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利用分组试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传统教学;新课程;生物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00-01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高中生物课程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等都有重要作用,并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品质等自身生物科学素养,而新课程背景下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正是促使学生做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为中心,主要研究的是怎样“教”,而对学生的“学”考虑的较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很好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但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人的自主、协作、探究、创新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新课程环境下的生物教学主要研究的是怎样“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原则,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有效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与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有着显著区别,比较如下:

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一新学期开学后,我利用学生军训期间的晚自习时间,让学生分成几个生物兴趣小组,并为每组准备了培养皿、滤纸及花生、大豆、小麦、玉米的种子和大蒜、紫洋葱的鳞茎,让学生对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通过实验探究来解决以下問题:

(1)复习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如是否需要水、光照、适宜温度等。

(2)区分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

(3)光照是否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4)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以种子进行的有性生殖和以鳞茎等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繁殖。

(5)认识植物的应激性:茎的向光性、背地性,根的向重力性、向水性等。

(6)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实验前我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条件,充分开发每位学生的创新潜力,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我及时提醒每个小组明确分工控制好有效实验条件。通过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过程的乐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我及时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合作、交流看法,从而培养学生针对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以及与同学、老师和谐交往的能力。

学生们亲自培养的这些幼苗还可用做接下来教学实验材料,比如:小麦根尖可用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用紫洋葱的根尖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用紫洋葱的表皮细胞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大豆的真叶可用来做“ 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同时我还让学生们做了蒜黄的色素提取和分离,比较两种色素带的差异,进一步有力的证明了光照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

结论:通过实验还增加了学生的生活常识:使学生们认识到蒜黄和蒜苗是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而出现的不同生理状态,纠正了部分学生对韭菜和蒜黄是同种蔬菜的错误认识,也使学生们能够把小麦、韭菜、蒜苗正确区分开。。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以参与着的身份介入讨论、参与实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出色的完成了实验操作,写出了实验报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这样的真实情境操作教学比生硬的讲解更能简化学生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终身学习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英.重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科学教育,2011,04:68-70.

[2]蒋卫娟.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2:116+118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