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双翼,合而为美

2018-08-25 17:21张秀玲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点题读写结合教学

【摘 要】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应巧妙结合“点题”,这样使感情流露得更真实,更能深化主旨,同时也是行文高妙,彰显写作功底的体现。在初中记叙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结合点题教学、创新教学、拓展延伸教学等策略,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对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技巧也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初中记叙文 读写结合 点题 教学

1 “读写结合”的意义及重要性讨论

1.1 读写结合的意义

读写结合主要由阅读、写作、读写结合三部分组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掌握作者的情感走向[1]。阅读,主要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写作,根据阅读的内容设计相关的写作训练;读写结合,融合记叙文阅读、写作与记叙文的学习思维。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思维,打破读写分离的现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与教师完成记叙文学习中的两大板块,指导学生主动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句,为写作打下基础,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显著提高。让学生自主阅读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将阅读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写作能力,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描写,写出情感真挚的文章,共同提升读写能力。

1.2 读写结合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改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生应学会自主欣赏文学作品,并在阅读中进行充分理解,在情感体验中品味到文章的深度内涵,获得人生感悟,或对大自然、社会的独到见解。主题内容知识、情感元素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章的灵魂,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2]。但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较小,阅历较浅,对社会的涉足较少,不能通过生活引发感悟,写出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所以他们需要通过阅读汲取相关的社会知识,在阅读中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知识理论体系,这才有助于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理解,提升文化素养。在写作中自然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底蕴与情感元素,充实写作内容,提升写作内涵,从而达到语文写作课标的要求。在阅读中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书写出具有意义的生活经历[3]。

2 “读写结合”在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巧妙点题实现读与写结合

2.1.1 标题点题

标题点题。记叙文的标题应简洁明了,短短数字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主旨。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应简短明了,见解鲜明,升华作者情感,进一步深化主旨。简洁醒目的小标题中,能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眼球,留下深刻的良好印象[4]。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的标题,既点题,也引出下文,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表达出白杨树笔直、无旁支特征,从而流露出作者对白杨树的坚强、力求上进、勤劳精神的欣赏。

2.1.2 开头点题

开始写作时,字句紧扣标题,直接说明标题的含义,突出中心,为全文的写作走向固定思路,为下文定下基调,让读者抓住文章的主脉络,便于理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让读者继续往下读。文章开头点题的方式很多,应结合文章整体结构而决定开头的写作方法,几句简短的话,带动全篇,使得下面文章顺利展开,突出中心思想[5]。朱自清《背影》的开头选择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点出写作对象即父亲的背影,读者读了开头就可以抓住整篇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仿写中,应以读促写,用名人名句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对记叙下文更具有吸引性。

2.1.3 结尾点题

结尾点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点题技巧,在充分叙述文章主题的基础上,一语道破,再加上点题,形成清晰明了的主题思想,让读者更加准确的理解作者的题意,同时在文章结构上又可以收束全文,首尾呼应,更好的表现中心[6]。如冰心先生《荷叶母亲》,整篇文章通过结尾点题,提升作者的情感思想。“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作者在文章结尾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借景抒情,点明了主旨,进一步升华文章主题,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2.1.4 段中点题

一篇优秀的文章中开头与结尾很重要,但中间主体段也具有重要价值,在作文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点题方法。在文章论述中,中间的关键处写上简洁精炼的句子,再一次突出主旨,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增强文章内容与标题的密切联系。在记叙文写作中,中间可以对几个场景进行描写,在描写之前或之后均可以点题,发挥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例如,在《幸福无处不在》一文中,作者在文段中以几个句子进行了点题,分别是“学校里,幸福无处不在。”“大街上,幸福无处不在。”“住宅区里,幸福无处不在。”再比如,在《生活因“心”而精彩》一文中,作者在中间段的段首位置进行了点题,“生活本来无趣,却因“好奇心”使生活变得更精彩”等句子。

2.2 创新写作实现读与写结合

2.2.1 通过联想表达人生哲理

通过引申联想,将观赏景物的主观感受进一步升华为人生哲理的领悟,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人生智慧。关于泰山游玩的文章数不胜数,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不落俗套,将泰山描写出独具特色的景观。其中一句“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极具联想性。这篇文章的亮点不仅仅是作者在雨中登临的独自享乐,还在登泰山过程中利用词句表达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及对人生思考的精辟哲理。通过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托物言志,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作者的人生经验,不禁感慨到人生真諦[7]。学生在仿写时应注重借景抒情,在景观基础上嫁接自己的情感。例如,大雨过后,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像出浴的美人,我心中的烦恼也被冲刷的一干二净,呈现出一个靓丽的世界。我喜欢梅花,颜色,艳丽而不妖,香味,清幽而淡雅,姿势,苍古而清秀,这就像我们的建筑工人,在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中认真坚守着岗位。这一防句中以梅花为景,建筑工人是歌颂的对象,欣赏梅花时引申联想到建筑工人的辛苦劳作。

2.2.2 议论点拨,深度挖掘中心思想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记叙部分的升华作为技巧,是作者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启示,并在素材中形成独特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再经过反复的揣摩,形成记叙文,将感悟到的思想通过景观表达出来,进一步深化主题,具有强化表达、深化主旨的作用。里面有很多议论性句子,如“它陡则陡矣,累亦累人,却并不可怕。”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徐迟通过议论点拨,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仿写是在经典语句基础上增加自己的语言,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作文更加醒目、明朗。比如,今年的雪,来得分外的静,像飘扬的柳絮,像一场细细的花雨,悄悄洒落在我净白无暇的离愁别绪。再例如,《散步》一文中,段中的主要内容是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散步景象,作者用一句议论“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走着,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进行了议论点题,既与文章主题散步相呼应,同时也清晰解释了散步中出现的小插曲,最重要是升华了文章情感,提高了文章深度。

2.3 拓展阅读实现读与写结合

记叙文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积极作用,教师的记叙文教学不应只拘泥于课内文章教学,而是可以适当延伸拓展到课外阅读,这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也有着重要作用。阅读记叙文时,我们要找到文章的主体,写作也是一样,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旨,才能让写作更加清晰、流畅。开展同主题的延伸拓展阅读能加深学生对主题的认知,让学生感受到读与写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点,利用课外阅读来实现读与写的延伸与扩展。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主题是“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趣事的回忆,以及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延伸拓展,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童趣的课外文章,如《朝花夕拾》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写法,运用倒叙、插叙等写作顺序,同时使用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进行童年主题的文章写作,这样能提高学生的接受度,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课内阅读向课外写作的延伸,对学生写作思维、文章框架构建及组织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3 小结

新课改中指出,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还应授予学生技巧,在阅读中培养写作能力,通过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種新型模式,读写结合综合大量作文教学经验实践而形成的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模式。点题是获取高分的妙招,同时表达出自己的作文一直在文题的范围内,切合题意,紧扣中心思想,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读、写、练三者相融合,通过阅读积累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认知世界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丹.基于读写结合的记叙文写作教学体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7,16(8):47-49.

[2] 郑桂华.“读写结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23(2):11-14.

[3] 曾元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J].都市家教月刊,2015,18(10):25-27

[4] 陆英军.把握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点——以中年级教材为例谈读写结合点的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20):94-95.

[5] 雅敏.巧点题,重升华--向名家学记叙文之点题与升华[J].课外语文,2014,19(19):26-29.

[6] 金海燕.巧读文本 妙写结构——例谈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中的结构指导[J].学子(理论版),2017,12(8):70-72

[7] 李青.浅谈读写结合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策略[J].高考,2017,12(3):17-20

[8] 余坤垚.仿写式读写结合在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24(12):30-30.

作者姓名:张秀玲(197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桂林,职务/职称:中教一级,学历:大学本科,单位: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点题读写结合教学
文末点题太直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