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景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是一种因为双股RNA病毒引发的破坏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当今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1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主要存在于鸡的法氏囊及肾脏等器官,病毒的抵抗力很强,在60℃经90分钟仍不能灭活,在零下20℃可生存3年之久,在PH2的强酸中1小时不能杀死,在PHl2的强碱中保持30℃以上经1小时方能杀死,可以在鸡舍内长久存活。
2流行特征
本病仅发生于鸡,潜伏期一般2~3天,发病率可达100%,无明显的季节性,鸡群往往突然发病并迅速感染全群,一般感染后第3天开始死亡,5~7天达到高峰,以后很快停熄,表现为高峰式死亡与快速康复的曲线。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最易感的是3~6周龄的鸡,10日龄之内雏鸡较少发病。病鸡与隐性感染鸡是重要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由呼吸道和眼结膜感染。因为该病导致免疫抑制,致使鸡群对支原体、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更易感,常出现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
3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虽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不高;鸡群突然发病,传染迅速,两三天内多数鸡发病,受感染的病鸡精神不振,羽毛蓬乱,闭目缩颈,怕寒惧冷,伏地昏睡,鸡冠发白,食欲降低,饮水量增多,体重下降明显,腹部膨胀,排黄白色或石灰水样粪便,肛门四周被稀粪粘附,脚爪与皮肤干枯,最后严重衰竭死亡。
4剖检变化
剖检见胸肌和腿肌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肌肉颜色变淡:肌胃和腺胃交界处呈现溃疡和出血班,肠粘膜出血。法氏囊为病毒的主要靶器官,通常肿大1~2倍,囊的外面有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囊内粘膜水肿、充血、出血,囊腔内有奶油样渗出物。浆膜肿胀、出血,附有淡黄色胶冻样物,严重时整个法氏囊出血,呈紫葡萄状。部分病例肾脏肿大为花斑状,并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输尿管扩张。
5诊断方法
5,1临床诊断。根据本病发病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5,2实验室诊断。琼脂扩散试验是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或法氏囊组织中病毒抗原比较常用的诊断方法。无菌采集病死鸡法氏囊和脾脏组织剪碎后研磨,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5~10倍悬浮液,反复冻融3次,3000转份钟离心十分钟,取上清液装入透析袋内扎口,放人30%的聚乙二醇(6000)溶液内,置4℃冰箱内浓缩至1/5~1/10,作抗原和鸡传染性法氏囊标准阳性血清(抗体)做瓊脂扩散试验,放在37℃温箱培养,每间隔12小时观察1次,试验后36小时在抗体和抗原孔之间出现一条白色清晰的沉淀线,确定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琼脂扩散试验为阳性。
6防治措施
6,1加强饲养管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一旦发病会造成大量雏鸡死亡,损失惨重。因此,一定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饲养场所环境卫生,增加育雏室温度,降低湿度,给予清洁饮水,加强饲料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6,2做好免疫工作
6,2,1鸡传染性法氏囊油佐剂灭活苗。种鸡分别在18-20周龄与40-42周龄各接种1次,每只颈部背面皮下注射1ml或按疫苗厂家说明使用,以提高种鸡母源抗体水平,实现雏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保护。
6,2,2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用于雏鸡免疫,可采取饮水或滴口的方法,14日龄、28日龄各免疫一次,剂量按说明书使用。
6,3正确治疗
6,3,1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的治疗: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琼扩效价1:16-1:64)给刚发病的鸡群皮下注射1~2ml,严重病例第二天重复注射一次,有很好的疗效。
6,3,2中草药方剂:甘草(去皮)10g,金银花、党参和黄芪、大青叶板蓝根各30g,蒲公英40g,共为一剂,文火煎沸后放冷取汁。供100只中雏1天服用,连用5天,药液可饮用或拌料,如果是拌料,用量可适度减少。
6,3,3保证给鸡群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同时配合使用口服补液盐,一般用1000毫升的温开水稀释一份补液盐(含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和葡萄糖20克),一般轻度脱水,应按每公斤体重补充50毫升口服补液盐,中度脱水为每公斤体重80毫升,每天1次,连用3~5天,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及调节电解质平衡,若配合使用肾肿解毒药物,则效果更佳。
7讨论和体会
7,1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一定要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从饲养管理、疫苗接种以及药物治疗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7,2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对首次使用弱毒疫苗有一定影响,为准确掌握雏鸡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可采用琼脂扩散试验进行测定。如果鸡群1日龄沉淀抗体阳性率低于80%,鸡群首免应选择在10-16日龄进行;如果鸡群1日龄沉淀抗体阳性率达80%~100%,则要在7~10日龄再进行一次抗体检测,若阳性率在50%时,则可确定鸡群首免时间为14~18日龄。
7,3用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治疗本病有高度的特异性,但疗效与注射剂量、血清或抗体的琼扩效价、雏鸡发病日龄、感染程度等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可适度增加标注剂量1,2~1,5倍,以确保疗效。
7,4为了防止因为所用疫苗毒株抗原性不同而导致的免疫失败,效果极好的办法是用分离的本地流行毒株作为毒种来制备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