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选文分为三个部分,介绍管鲍之交深挚友情、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和论赞部分。处理文本时,我通过“管仲成功的原因”勾连全文,管仲的成功源于内外因的共同促成,主观层面即为管仲杰出的个人能力,而客观层面就是鲍叔牙的举荐和齐桓公的赏识。
“遇明君一箭恩仇泯,交挚友宏图大业展。合诸侯霸业顶峰成,匡天下百家文化传。”在记录“春秋第一相的人生”时,有司马迁对功成名就的仰慕敬佩,对真挚友情的热情讴歌,对知遇明君的真情企盼,也有相同困境后不同人生的心中戚戚。
一、管鲍之交真挚感人
“管鲍之交”“管鲍分金”等成语流传后世,真切记录了两人的深挚友情,但在文本中描述鲍叔牙的文字非常少,“鲍叔”一词出现最多的就是在管仲的自述中,他深情回顾了与鲍叔牙长期交往的情形,经历“经商、谋事、做官、作战、事君”等事件。我们看到是自私自利、怯懦無能、贪生怕死的管仲,但是通过有限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在缺点背后,鲍叔牙发现了管仲的才华,坚信他终有所成,所以一直相助,而管仲就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高度赞美了鲍叔对自己的情谊,一个“知”字让多少人为之感怀。
文中直接描写鲍叔牙的语句只有三处,“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就是自述部分的高度概括, “鲍叔遂进管仲”对照《史记·齐太公世家》 “‘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鲍叔牙了解桓公,明白他的宏图伟业,指出如果只是想治理小小的海滨之齐,自己和高傒的才能足以胜任,如果想在诸侯列强中谋出一片天地,那么非管仲不可。鲍叔牙的“进贤”是在管仲生死攸关的重要时刻,“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在危难之中伸出援手,将其推荐给“前有嫌隙”的君王,这需要有怎样的大智慧和大勇气啊!
事实上鲍叔牙不仅“进贤”,更是“让贤”, 《管子·小匡第二十》“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鲍叔牙直言自己比不上管仲的五个方面,将宰相之位拱手让出,彰显出他无私的品格,高洁的人性。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对照苏洵《管仲论》“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我们可以说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鲍叔牙的“知贤”“进贤”“让贤”让人动容,每一个人都盼望能够遇到自己人生中的“鲍叔牙”。
“交友交心人生难得一知己,让金让相天下至纯二楷模。”管仲拜相后,富贵不忘本,因为鲍叔喜玲珑饮,喜盾鱼,他就为鲍叔建造了玲珑园,特供的玲珑茶就被称为鲍叔芽,而盾鱼就变成了我们更熟悉的“鲍鱼”。
二、弃嫌用贤胸襟过人
与生动描绘管仲“我的前半生”所不同的是,司马迁对管仲任政相齐的记载属于提纲式概括,政绩方面“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执政理念是“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施政智慧“因势利导”,正是这些使得齐国“上下相亲”,完成了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而在这段文字背后记录的则是管仲与齐桓公的风云际会,这是管仲政治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又一因素。
“公子小白的故事”在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史记·齐太公世家》写道:“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勾。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桓公之中勾,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齐襄公在位期间昏庸无能,残暴无道,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难到鲁国和莒国,后襄公被杀,继位者也被杀死,齐国无君,两位公子在各自拥护者的帮助下火速归国争夺君位,公子纠派管仲在半路暗杀公子小白,管仲射中小白带勾。小白诈死,误导管仲,后在高傒、国懿仲等内应的帮助下顺利即位,而公子纠在得知小白被杀后,降低警惕性,放缓回国的脚步,赶到齐国的时候,公子小白已经成为齐国君主,即为齐桓公。后鲁国迫于压力,杀死公子纠,桓公为报一箭之仇,一心想杀管仲,但在鲍叔牙的劝阻举荐下,桓公“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他有雄心壮志,有建立霸业的理想,终究放过历经险阻回到齐国的管仲,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成就一段政坛佳话。
在成就功业的道路上,齐桓公胸襟过人,宽容对待以前冒犯迫害自己的人,摒弃前嫌,任用贤士,大家同心同德,共创未来,这种“弃嫌用贤”的思想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事方式。我们可以找出很多这样的事例,从不计前嫌方面说,有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郭子仪诚感鱼朝恩等,从任人唯贤方面说,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孙策与太史慈,曹操与张绣的故事,而李世民与魏征正是这种“弃嫌用贤”思想的最好注脚,李世民器重魏征的胆识才能,没有怪罪他帮助李建成冒犯自己的种种行径,让他担任谏议大夫,询问政事的得失,魏征也的确尽心尽力,竭诚辅佐。
在君权至上的时代,积极用世的士人想要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君王就是关键环节,像齐桓公这样的明君,像这样的不计前嫌,像这样的知遇之恩,每个人都会真情企盼。
三、“生存毁灭”哲思启人
论赞部分司马迁借孔子之言谈自己之意,孔子轻视管仲是因为他气量小、不节俭、不知礼,而“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也可理解为孔子的含蓄期许:凭借管仲之才能,可以帮助齐桓公实行王道,而现在只是满足于称霸,多么可惜啊!而批注中孔子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直接评价,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被异族统治了。
在孔子的褒大于贬中,司马迁有录其不足的史家素质,更有用不吝赞美之词来显其功赞其才,为什么司马迁会有这样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司马迁与管仲曾面对过同样的困境,也有过相似的选择,套用《哈姆莱特》中的一句台词就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在“公子糾败,召忽死之”的情况下,管仲没有像召忽那样死节殉主,也没有秉承“忠臣不事二主”的传统,而是在鲍叔的举荐下,投身于曾经的政敌门下,一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惨遭宫刑,但他“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决心放下个人乃至祖先的名誉,发愤著书,一方面是因为父亲司马谈临终的嘱托,更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两人困境相似,选择相似,且各自具有杰出的才华,但是两人结局却完全不同,管仲终成“春秋第一相”司马迁在当时“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虽累百世,垢弥甚耳!”命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管仲有鲍叔牙这样的无私知己在困境中用大智慧大勇气救助推荐,有齐桓公这样的圣明君主摒弃前嫌信任重用;而司马迁自己,在以钱赎命的汉朝,在以口语遭遇横祸时,没有知己,无人救援,再加上汉武帝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所以司马迁在记录管仲这一人物时,字里行间渗透着自己的痛苦与挣扎,充满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落寞情怀。
好在历史终究有其客观的评价,相比“死节”之士,管仲和司马迁的选择都是为了理想活下去,体现出一种“勇者不必死节”的进步的生死观。他们都是在众人的非议中选择了一条比死更难的道路,管仲择生明志,看似违背了忠义,事实上是把自己的人生理想放在国家民生层面,管仲只是在事君的对象上改变了选择,但是从始至终,心中存念的一直是同一个齐国,在自己的努力下,后来变得更强大的齐国。司马迁决然选择以生践志,成就不朽巨著,开启了中国历史的“信史”时代,人们尊其为“史迁”。
就司马迁而言,《管仲列传》在直录管仲的生平逸事执政才华的同时,讴歌了管鲍之交的知己真情,赞美了齐恒公的广阔胸襟,对这些人“知贤”“进贤”“让贤”“用贤”的行为非常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够遇到这样的朋友和君主,让自己一展才华,一展抱负。
就编者而言,《管仲列传》属于“读其书想见其人——《史记》的理想人格”版块,用理想人格观照文本时,这里就有真挚待人、急危就难、推贤进士、不计前嫌、知人善任、勇敢存活等各种关键词,带领我们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引导我们体悟文本、亲近古贤,走进真正的大语文。
何娴,江苏常熟市王淦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