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背诵古诗,从了解格律知识开始

2018-08-24 10:52李向慧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天门山仄仄格律

在当代,哪一首古诗最容易被人们背错呢?我没有查到相关的数字资料。不过,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注:“浑”字另有版本做“全”字,今以小学语文教材版本为准)

许多人都把“粉骨碎身”念作“粉身碎骨”,如果只是业外的人这么念倒也罢了,许多专业与文字密不可分的人也都错背错读。我身边有的中小学教师这么读过,各大卫视包括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这么读过,频频登上《百家讲坛》的某位知名学者也这么读过。

如果掌握基本的古诗的格律知识,就会知道,作为绝句的《石灰吟》,四句诗的平仄是这样的:

千锤万凿出深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凿”在古音中是入声字,归入仄声)

烈火焚烧若等闲 仄仄平平仄仄平

粉骨碎身浑不怕 仄仄仄平平仄仄(按照“一三五不论”的格律原则,“碎”字不在律部上,可以不计)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仄平平仄仄平平(“要”字和“清”字所处的位置,也可以归入“不论”中)

格律诗中,每一联的上下句叫“出句”和“对句”,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的词平仄必须相反,如《石灰吟》中的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这叫“对”;而相邻的两句,即绝句中的第二三句的平仄要相同,称之为“粘”。若把“粉骨碎身”换成“粉身碎骨”,《石灰吟》第二三句的平仄就不一致了,称之为“失粘”,这在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

人们之所以频频把“粉骨碎身”记成“粉身碎骨”,是因为后者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作为并列结构的成语,调换位置是很正常的,不过在古诗中调换位置,常常都与格律有关。郑板桥在自己的书斋曾题写这样一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也曾听不止一个人把“领异标新”背成“标新立异”。既然是对联,上下句同一位置的词的平仄自然也是相反,若是“标新立异”,上下句的平仄就不是相对而是相同了,郑板桥是绝不会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的。我们再来看下面的诗和曲子: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第十六回)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世难容》(《红楼梦》)第五回

为什么前者是“公子王孙”,后者作“王孙公子”,也都是从平仄使用的角度考虑的。

这是因成语在古诗词中的使用和日常习惯中的叫法不同造成的误记。我还发现,在数量词和名词连用的古诗词中,也容易造成人们背错词序的现象。如果只从诗意上来看,颠倒词序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比如: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

——杜甫《曲江二首》(其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许多人把 “一片花飞减却春”记成“花飞一片减却春”的,把《游园不值》中后两句记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意思上也说得通,但格律上说不通,若真是“花飞一片减却春”,就成了“平平仄仄仄仄平”,近体诗中决不允许四个仄声字连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从格律上符合要求,不能调换词的位置。同理,“蒌蒿满地芦芽短”也不可作“满地蒌蒿芦芽短”,四平声连用,也是近体诗的禁忌。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中学生会把小学时学的李白的绝句《望天门山》和另一首《早发白帝城》记混了,于是他们记忆中的《望天门山》就变成了: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生这样的误记,可能是因为原诗中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和《早发白帝城》中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第一个词都是“两岸”,“自然过渡”了。要想纠正这个误记现象,用不上平仄的规律,因为两句的平仄是一样的。《望天门山》用的是平水韵中“十灰”韵部的韵字,“回”字在古音中读“HUAI”(阳平,槐音),而《早发白帝城》用的是“十五删”韵部中的韵字,哪有绝句或律诗换韵的古诗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习古代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在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中,有语言表达题“对联”考点的要求,却并不严格要求中学生对句的平仄。不过,在选修教材中,收有诗律、词谱的常识。让中学生了解一些诗词的格律知识,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音韵和谐之美,而且有利于他们准确记忆古诗词。

李向慧,安徽阜阳市第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天门山仄仄格律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天门山
《望天门山》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