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课眼”:向艺术的更深处漫溯

2018-08-24 10:50许博识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阿房宫赋蜀山杜牧

许博识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课也应该有“课眼”。

关于“课眼”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很早就关注过了,也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有人认为,“课眼”可以是题目中或文章中的某个字。例如:《窦娥冤》中把“冤”设置为“课眼”,《烛之武退秦师》中把“退”设置为“课眼”,《醉翁亭记》中把“醉”设置为“课眼”,《山居秋暝》把“空”设置为“课眼”等等;有人认为可以把课文的中心句、主旨句设置成“课眼”。如《雨霖铃》中把“多情自古伤离别”作为“课眼”,《故都的秋》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得静,来的悲凉”作为“课眼”;有人认为可以把情感的聚焦点设置为“课眼”。如《项脊轩志》中把“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设置为“课眼”,《兵车行》中把“哭”设置成“课眼”;还有人认为可以把情节线索设置为“课眼”。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把“情感变化”设置为“课眼”,不一而足。

其实仔细观察下来,这类“课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题目中或文章中都出现了“眼”,我们不妨把它们叫做“天然”的“课眼”。老实讲,这种“课眼”也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教师能够好好把握住这种“天然”的“课眼”,对提高整节课的条理性也是大有裨益的,也不失为具有了某种“艺术性”。只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有这样明显的、可以提纲挈领的“课眼”。此外,我们设置这种“课眼”有时未免显得过于简单,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甚至强行把文章中的某个不恰当的字设置为“课眼”,显得过于生硬,缺少灵性,缺少一种教学的更高的艺术性。因此,有时我们更需要去“寻找”那些看不见的“眼”,也许这样才具有更多地“寻”的意味。在对待“课眼”的态度上,我们应该向艺术的更深处漫溯。

那么,更高的“课眼”又是什么样的呢?笔者觉得就应该是在把握文脉的基础上“寻找”出来的,能够建构有序的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它也许不一定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但一定是一篇课文的咽喉要冲,是揭示全文之旨的关键所在。

下面就以杜牧的《阿房宫赋》为例,具体谈谈如何用我们的“慧眼”去寻找那只“看不见”的“眼”。

一、于无疑处设“眼”

《阿房宫赋》中的第一只“眼”:蜀山兀,阿房出。

这一只“眼”确实被很多人忽略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句很平常的话。苏教版必修二教材下面的注释是这样的:蜀地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意思是阿房宫的建成,耗资巨大,以致于伐尽了蜀山的树木。很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能对此都是“一带而过”的,并没有停留下来做更多的思考。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眼”,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停留下来仔细想想,也许就会有惊喜。阿房宫地处咸阳郊外,从地理意义上说,更靠近秦岭(秦山),而非蜀山。秦山和蜀山有很远的一段距离,显然不是一个概念。

根据后文杜牧的一连串排比我们不难发现阿房宫在修建时所需的木材量确实十分惊人,以至于不但本地的(秦山)木材全部伐完,而且还伐完了邻近郡县的木材,甚至将数百里、数千里之外的蜀山上的木材全部伐完,这样一来,阿房宫的规模大到什么样的程度,也就不言自明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再做这样的思考:蜀山地势,绝不平坦。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蜀道难》中得到验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时的情况且不说伐木有多么艰难,就是把这些木材从蜀山运送到咸阳郊外,就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耗费的民力物力就可想而知,老百姓的怨气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文章的后面“戍卒叫”是有原因的,也是必然的。

作者杜牧这个逻辑链条一点都没有错,而且非常巧妙。唯有遥远之地的蜀山之树都被砍光了,才能更好地渲染阿房宫的建筑之过分奢华;唯有让如此艰难险峻的蜀山的树木全都伐光并成功运出,才能更好地凸显秦王的纷奢之心,也才能与阿房宫“成为焦土”的最终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才能进一步突出杜牧想要表达的主题——奢必亡,才能更好地引起晚唐統治者的深思,借古讽今,切谏时弊。[1]

把握住这只无形的“眼”,对我们更好的理解《阿房宫赋》的主旨,将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是非常“巧”的,可以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艺术功用,多了一点灵性,也多了一点教学的艺术性。

二、于不通处设“眼”

《阿房宫赋》中的第二只“眼”: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这一只“眼”也非常容易被人忽视,或者说这一只眼也确实不太好理解,使得教参中的翻译都非常值得商榷。苏教版教参中的译文为:秦王爱奢华,人民也得顾自己的家。可是,根据上下文推断,这个译文在逻辑上却是讲不通的。而这个逻辑上的“讲不通”,恰恰可以设置为这节课的“课眼”。

要想真正理解这句话,我们得往前看。这句话的上一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意思是说在物质享受上“一人”(秦始皇)和“天下人”(广大百姓)的心思其实是一样的。既然这样,那么“秦爱纷奢”的下文就应该是“人亦爱纷奢”;反过来,“人亦念其家”的前面一句就应该是“秦念其家”。否则,前后两句在意思的表述上是不一致的。

但是,如果从互文的角度来思考,这句话就有了新的更为合理的解释:秦爱纷奢念其家,人亦爱纷奢念其家。因此,这一句就应该翻译为:秦朝统治者喜欢纷华奢侈顾念自己的家,天下人也喜欢纷华奢侈顾念自己的家。这样,此句与上一句在意思表达上就一致了。

一个人的喜好,导致天下千万人要为之付出心血。秦始皇喜爱繁华奢侈,却要将百姓最关心的财产拿得丝毫不剩,又毫不珍惜地使用。上文铺叙了阿旁宫的豪华摆设,下文写秦始皇的奢侈不知珍惜,一步步揭示秦失天下的原因:不顾百姓疾苦,失去人心。

说这一句,杜牧是清醒的。他没有简单地、直接地、一味地痛斥统治者的荒淫无度,而是从秦王的贪得无厌中透射出人性的固有弱点:人心都是一样的,人人都有贪心欲念。试问,如果有可能,又有几人会拒绝这样的纷华奢侈的生活呢?[2]

就此而言,杜牧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在给所有的统治者发出委婉的警告:警惕人性的贪婪。能够对人性的贪婪保持一份清醒,并能够向世人提出警告,这就是《阿房宫赋》的终极意义。

把握住这只无形的“眼”,又可以使我们更深地理解《阿房宫赋》的主旨了,同样是非常“巧”,同样可以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更具灵性,更具探究意义。

三、于浓缩处设“眼”

《阿房宫赋》中的第三只“眼”:运用独到的眼光,整体关照,化繁为简。

说到这,突然想起多年前黄厚江老师在《阿房宫赋》一文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见功力的“课眼”:

同学们,我读《阿房宫赋》,反复读反复读,越读越短,读到最后呢,这篇文章只剩下几个句子,我大胆地把它缩成这样一段话: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

現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想一想在这些括号里填上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

学生踊跃发言,并最终在黄老师的点拨下形成了答案。

从“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直到最后区区“奢必亡”三个字,洋洋洒洒六百多言、气势恢宏的《阿房宫赋》竟被浓缩成三个字,这是多么精妙的概括,这实在让人惊叹,这无愧于这节课的最大亮点。[3]

想起那句有名的话:真正高明的老师是越教内容越少,用最少的内容去唤起学生更多的记忆并持久不忘。我想有幸聆听黄老师这节课的学生,在多年以后回想起《阿房宫赋》这节课的时候,也一定记得这三个字:奢必亡,这就是最大的效果。

是的,用填空的方法浓缩文本的内容,以教学的机智调动学生的兴趣,借独到的眼光开发课程资源,所有这些,无不彰显于这一教学环节之中,作为“课眼”,精彩至极,巧妙至极,灵动至极,“全豹”至此已全部呈现。

这样的“课眼”,和以往的“课眼”确实不一样。教师抓住它,可以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具灵性;学生通过它,可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的艺术精华,更具启发。可以这样说,“课眼”巧,满堂生辉。当然,一篇课文、一堂新课的“课眼”设计,绝非易事,它应该是教师在充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的奇思妙想与创新所得,需要教师很强的教学功底。当然,课眼的设计,虽提倡个性创新,却也必须要指向文章的主旨。否则,一味的求新求怪,肆意割裂全文,为所欲为,“课眼”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在寻找新式“课眼”的路上,我们应该向艺术的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梁国祥.《阿房宫赋》被忽略了的深刻[J].语文教学通讯,2017,09:56~57.

[2]刘祥.给夸张作一个注释——《阿房宫赋》中的三个夸张句赏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4,01:39~41.

[3]崔国明.这样的活动或许还是少一点为好[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0:76~78.

猜你喜欢
阿房宫赋蜀山杜牧
高中生用rap背《阿房宫赋》
川游记之蜀山传
高中生用说唱形式背《阿房宫赋》
清明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山行
遣怀
A Discussion on the Counteraction Tendency of Rura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浅析赋、比手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阿房宫赋》修辞艺术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