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娜
摘要:分享经济可以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的重大良机。目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一定要以分享经济作为驱动。这将使农村居民分享到农村城镇化所带来的红利,提升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农村城镇化
1分享性經济驱动农村城镇化的理念
随着信息革命和科技创新的加速,一个“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新型经济形式——分享经济模式正在改变着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即使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以分享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概念平台却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彻底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国家战略,然而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农村闲置资源碎片化、整合资源成本高、城乡供需配置不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等众多难题,都可以通过搭建城乡互联网分享经济平台得到高效解决。因此,本课题组主张一定要把握好分享经济世界性的大机遇,以分享经济为驱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2分享性经济对新型农村城镇化的驱动
2.1驱动加快城乡间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中国城镇化还有很大发展潜力。但重点不在现有的大城市。而在大城市之间。要把以往孤岛型城市转变为网络型城市,进一步拓展城市带、城市圈,在大城市之间带动大量小城镇发展。推动互联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带动人口居住和产业布局的再配置,因此将可引出可观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机会。农民要进城、城里的人员、资金等又要到小城镇和农村投资的意愿。这就需要新的机制打破原有对这些生产要素的束缚。从而才能解决这种供需错配或者说供需都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分享经济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2.2驱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精致生产。随着分享经济模式的推进,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称。城市人对农产品有需求。而且是绿色、安全、高品质的需求,现代农民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比如直播等方式一方面让需求方放心购买。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民或者农业企业家的“工匠精神”。解决我国农产品长久以来的食品安全痛点问题。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由粗放式经营转向精致生产。
2.3驱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提高农村闲置资源利用率。分享经济模式通过分享和协作方式,使得很多行业的准入门槛更低、成本更小、发展速度更快。这有利于我国分享经济的新领域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比如城市闲置房产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农村也有大量闲置有特色的村屋。中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富有特色的、原生态的、有历史文化的乡村。而城市也有很多人喜好追求亲近自然的娴静乡村游,但是由于传统资源没能有效配置,导致供需不匹配,分享经济模式完全可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而且可以预见一定在发展速度、规模、品质会有惊人的成绩。如此一来。乡村闲置的村屋、城市闲置的资金、农村闲置的大量劳动力都被激活了,从而提高农村闲置资源利用率和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率。
2.4驱动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城乡民间的收入差距。随着分享经济模式的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产品生产提高附加值比重、从村闲置大量资源被有效利用、农村闲置劳动力提高了就业率。这些种种都有利于农民增收,实现加快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市民化程度提高。从而分享性经济可以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如基础服务、升学、工作、养老、医疗等。
3发展农村分享经济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同所有新生事物都会遭遇“成长的烦恼”,分享经济也不例外,作为创新型分享经济模式一定会引发利益调整,会对政府治理创新产生了显著的“倒逼”效应,政府要着力在新的制度构建上下功夫。并完善新模式下的协同监督管理体系。
分享性经济是一种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它不是竭泽而渔。而是长期的、科学的发展模式,非常适用于农村地区。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势必涉及到土地和农村的环境问题。如果因为城镇化而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这是一种倒退。分享性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落实,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农村城镇化的环保水平。实现绿色城镇化的目标。分享性经济秉持的绿色观念。是在不破坏农村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城镇化。是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地区的环保建设的。
结语:分享经济在国内实践先于理论,而且目前实践仅限于交通出行、房屋共享、P2P资金共享和最新发展的医疗领域。本课题预见。如果能够搭建有效的分享经济平台。将有利于高效、快速地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众多难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