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策略突破读后感写作困境

2018-08-24 10:51杨梦醒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林语堂读后感文学作品

林语堂先生曾经在《论读书》中指出,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阅读经典名著大有裨益,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读书重在思考沉淀,读后感的写作,可以以写促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指导学生高质量地写作读后感,促进其与名著深度对话,是非常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一、搭建联系,寻找共鸣点

“无话可说、无感可发”是学生排斥写读后感的常见原因。经典作品,往往寄托了作者对时代、对人性的关怀与思考,这是文本的世界。每一个读者走近作品时,也带着不同的阅读目的、个人遭际、价值模式,这是读者的世界。二者之间发生的摩擦或者共振,是读后感写作的重要基础。

教师的任务就是主动帮助学生搭建桥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文本描绘的他者的世界和个人既有的经验相互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帮助学生建立联结,从而找到写作读后感的触动点:作品中某一人物现在处于困境,你有没有置身于类似处境的经历?类似在哪里?有没有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为例。谈孙少平吃苦精神是传统美德,容易流于空洞。在教师的引导下,不少同学选择乐自己又共鸣的写作点,比如孙少平和金波平凡而深挚的友谊:“不是同生共死两肋插刀,也不是伯牙绝弦钟子期,好像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地方,然而就是那种平淡质朴凡人友谊,却那么温暖、深挚。”前者写不好正是因为在校园生活中,学生鲜有孙少平贫穷受苦的经历。后者写得精彩正是因为在校园里,人人都有几个亲密无间的“小伙伴”。

二、追问式探究,关注反常点

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读后感写作失败是因为漠视原文。文学作品常常曲折委婉地呈现其内在意图。对于阅历尚浅的中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在读后感写作中,围绕作品中的反常点进行思考,抓住反常的意向、反常词语、反常的情节,并顺蔓摸瓜,领会作品思想。以苏叔阳《早该说的一些话》为例,文本中异常狠心的父亲、异常宽宏的儿子,都是反常之处,通过对这些异常追问,我们就能更敏锐地把握人物:父亲狠心出走的背后是被旧式婚姻折磨的痛苦。儿子成年后轻易原谅父亲,背后是儿子对父爱的长久的压抑的渴望。

三、人物代入,抒情化叙事

在读后感写作中,常用的手法是叙议结合。好的叙述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首先,要为后文的观点提供事实依据;其次,还要能通过剪辑细节使得叙事部分有血有肉。围绕这个标准教师可以做如下引导:

(一)量体裁衣,筛选情节。分析同样一部文学作品,读后感的切入点千差万别。不同的主题侧重的内容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叙事来支撑。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叙事部分如何剪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主题,合理取舍,才能使文章方向明确、主题鲜明。

(二)人物代入,丰富细节。叙事部分要想有血有肉,就必须依赖生动的细节。如果作品本身就含有这种细节,可以就地取材。但有些时候,读后感所需要的细节恰是文本的留白,需要读者进行想象,二次创作。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书中人物,转换人称,设身处地去揣摩人物在特定情节中的心理,补充细节。

四、俯察仰观,回归文化“原型”

当文本讲述的故事超出了读者的经验,文本和读者的联结似乎断裂了,写读后感又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每一个意象都有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同样的路线。”这段话是荣格“原型理论”的经典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意向是一种文化原型,潜藏在集体无意识中,负载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共同的心理经验。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场景也许令学生感到陌生,但我们可以找到它的精神“原型”,从而找到我们与作品的联结。譬如,学生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长征单元时,反应淡漠,理由是,他们未曾经历过这一路跋涉。此時,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从具体事件中寻找共同的心理经验。

长征话题中,包含了哪些当代人能够共享的情感与故事呢?理想的烛照、毅然的远行,这难道不是当代人所呼唤的吗?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林语堂文集·有所不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2][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杨梦醒,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文学硕士学位。

猜你喜欢
林语堂读后感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探访林语堂故里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