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窦桂梅老师的教学实践探寻语文教学的真谛

2018-08-24 10:50汤容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圆明园美的语文

汤容

目前我国教育现状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的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这表明我国教育还处于浅层次阶段。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否认也存在着受教育者“灵魂”与教学不同步现象,这也使得许多语文老师陷入了教学困境。但窦桂梅老师的语文教学恰好与李克强总理的“灵魂教育”相契合,同时也为广大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本文将以其教学实践为例探寻语文教学的真谛。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本真”

语文以文字、语言的形式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民族精神,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求“真”,即尊重事实。从词源的角度看,“真”解释为:未经人为的东西,即本源、本性、本来面貌,包括物质组成、存在状态、结构与功能、根本属性、内在矛盾、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等。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强调;“‘真者知力之理想。”窦桂梅老师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时,用历史的“真”激发了学生的真性情、真感受、真思考。

师: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浏览第五段,用书上的词语概括。

生:英法联军是“统统掠走”、“任意毁灭”、“放火焚烧”。

教师在引导学生英法联军是如何“掠”、“毁”后,问学生们有没有查到相关资料的,学生都没有回答时,教师就分别出示了当时侵略者怎样“掠夺”和“毁灭”圆明园的真实资料。

在这节课的尾声,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皇帝”、“大臣”、“士兵”以及“百姓”,你会怎么做?学生们各自挑选了一个角色并踊跃发言。

师:给自己鼓掌,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的是,历史真的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词条——

生: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慈禧带着咸丰皇帝逃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雪去这“屈辱”,皇帝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发动“复仇”战争,反而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领土——这惨痛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

生:英法联军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野蛮行径。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磕头外交”与“国际外交惯例与国际法准则”这两种不同文明的冲突。……

生: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的期间、其后,中国平民也成群结队闯进去,带走他们所能找到的一切。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主谋,由他带路。

师:当我们的思维视角停留在一方面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体验只是让你们对照一下历史。现在,读了上面的词条,再读“圆明园”这3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生:说不出来的滋味。

生:我悲愤!悲愤的是我们自己的人民怎么会这样?!我的心里好像被插了几刀,很难过。

生:我不知道说什么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自己发明的火药却成了外国人侵略我们的武器?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师:我看到同学的表情很复杂,正如刚才同学说的,心中的滋味复杂了……重要的是让我们打开思路,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思考。

然而,窦桂梅老师这节课除了引起了听课者的赞叹、惊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争议,即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是否应该还原并且让学生了解那些丑陋、耻辱的历史真相?甚至有老师觉得这样讲解圆明园对学生太残忍,让他们知道了那么多,以后不好办。窦桂梅老师在《用理性而非仇恨的光照耀孩子——《圆明园》的主题教学及其他》中做出了如下回应:“对老师而言,我们要捍卫真相和历史尊严,无论对我们来说是羞愧、耻辱,还是光荣,历史都有权保留自己真实的面容出现在不同时代人的面前。我们不需要掩盖,也没有权力掩盖什么……所以我们应该思考,面对有缺陷的教材,理性的阳光应该怎样照耀在孩子的心上?用政治的强光聚焦于学生稚嫩的眼睛,用存在的民族劣根让他们对世界得到一个变形、扭曲、背离事实的结论吗?”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文以载史,史以文传。窦桂梅老师将补充的历史资料与课文文本充分结合,客观的陈述了历史事实,学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了难过、悲愤以及那种五味杂陈、难以言表的真情绪,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历史、对世界的思考,从而获得了心灵的成长。

二、语文教学应追求“善”

“教,上所施也、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这是《说文解字》中關于“教育”二字所做的解释,也就是说教育就是“把做善的本领传授给自己的下一代”,由此可以看出,“善”是我国古代教育的追求。“教”就是为了达到所谓的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就是典型的体现。[5]而在西方,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主张,虽然有其不合理之处,但教育使人向善的思想是合理的;他的弟子柏拉图在继承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是灵魂的转向”,即向善论;“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求人做一个有道德的、善良的人。“在语文教育中“向善”,他是从伦理学的维度来思考的,其目的是为了突出语文(语言、文章、文学)的人文性,以期让受教者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涵养德性,并促使他们的“道德意识的觉醒”。”由此可知,教育向善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理想追求。

“善”之教育理念让教师要有“潜心于人”之心,充满耐心、责任心,以“爱”教育学生,唤起学生的善心和爱,而“充满着爱的教育,教育就有了情感”。窦桂梅老师在教《再见了,亲人》时,以“亲人”为主题,首先,和同学们从身边的亲人聊起,引出“英雄亲人”的话题;接着“深入”学习本篇文章《再见了,亲人》,延伸“亲人”的广义;最后以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让学生真切感受寓于平淡之中的爱。在教学过程中,窦老师播放当年志愿军离朝的录像片段,也让同学们互换身份,采用“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相互告别的方式,去朗读离别时的言语,此时就将课文朗读与口语交际训练完美的结合起来了,让同学们对“亲人”的内涵有了不同的理解,感受到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超越国度的爱;接下来在欣赏魏巍的《我的老师》时,再次充实了“亲人”的含义,引导同学们谈一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一位学生谈到的那位杨老师正好在现场,窦老师充分地利用和开发这一情景资源,让杨老师现身说法来表现“亲人”,他强调了关爱学生是老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此时师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其他的资源因素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动”起来,课堂也“活”起来了,学生也体会到了师生之爱。最后,老师给学生推荐了《爱的教育》《马燕日记》《我们仨》,感受亲情之爱,《鸟奴》《红奶羊》《一只烈雕的遭遇》等,体味人与自然之爱,学生饱含深情的朗读了一段以爱为主题的文字为这节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三、语文教学应展现“美”

在语文教育中“崇美”,他是从美育学的维度来思考的,其目的是为了突出语文(语言、文章、文学)的审美性特征,以期让受教者树立审美意识、领略审美因素、提升审美能力,并促使他们的“自由心灵的建构”。“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和身心的发展。”学生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美的激活,教师的高效教学需要美的推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堂美的课,可带领学生步入美的领域。窦桂梅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说到“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个碧绿的大圆盘”,教师就让学生朗读品味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关于“荷花”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地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那些优美的语句将一幅荷花美景图便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启发了学生去领悟美。

再如《落叶》的课堂实录:

师:有哪个同学到过香山公园?(学生没有举手的)那好,咱们现在就出发。

(播放课件:香山美景,同时引背《山行》)

师:是啊!这枝叶把香山打扮得怎么样?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形容你们自己的感受。

生:美丽、漂亮、壮观,我最喜欢这里了,这里太美丽了……

师:好美呀!这树叶随着风,就会变成——

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带领赏香山美景,在学生的心中悄然播下了美的种子,学生投入了美景之中,接下来,又于提问中释放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诉说自己的感受,既让学生们充分享受了表达自我思想的快乐,又不着痕迹的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这种“教学的美感性,是通过显现美的教学内容,优化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教学语言,表现美的教师仪态诸方面,构成的一个多向折射的‘审美心理场。儿童作为审美主体,在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在审美愉悦中获得素质的全面和谐的主动发展。”

语文教学的真谛即对真善美理念的不懈追求,这也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共同的美好理想,在十八大倡导“立德树人”的要求下,以及在习近平主席“潜心于人”思想的指导下,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学的载体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明确“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就回茫茫然无所适从”。这就要求教师思考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规律,将真善美思想与时俱进的融入教学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解放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教育走的太快 请等等落下的灵魂[R]. http://m.sohu.com/a/45157347-157348.

[2]俞玉慈,张援.中国近代史美育论文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9.

[3]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上海: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王静.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J].教育研究,1995(3).

[5]唐建忠.论教育的真谛:真、善、美[J].现代教育科学,2016(1).

[6]陈静,曹彤彤.真善美之生命教育哲学探微[J].文教资料,2015.

[7]许书明.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小学语文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8]陈洁梅.构建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8.

猜你喜欢
圆明园美的语文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打破平衡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我的语文书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