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临沂市莒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山东 临沂 276600)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对肝功能损伤较为严重,且并发症较多,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上腹部不适、乏力以及肝部疼痛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以往,临床对此疾病常采用阿德福韦酯片进行治疗,但对HBVDNA复制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导致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观察了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2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中关于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临床资料不全、治疗依从性不高、肝癌以及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研究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7.52±7.33)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1.74±0.65)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8.55±6.78)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65±0.62)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肝、保肝、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输血浆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片(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92)治疗,用法用量:口服,10mg/次,1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70)治疗,用法用量:口服,0.5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2周。
比较两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与相关生物化学指标(ALT、TB、PTA)的变化情况。其中HBV-DNA应用PCR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1000copies/mL判定为阴性。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ALT、TB以及PTA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以t检验;HBV-DNA阴转率用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8周后,研究组HBV-DNA阴转率为83.33%(30/36),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显著(χ2=24.671,P<0.05)。
治疗8周后,研究组ALT、TB下降幅度以及PTA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ALT、TB以及PTA水平比较(±s)
表 两组ALT、TB以及PTA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①P<0.05。
组别 ALT(U/L)TB(μmol/L)PTA(%)治疗前 治疗8周后 治疗前 治疗8周后 治疗前 治疗8周后对照组(n=36)636.26±216.27 205.23±65.72① 304.27±113.65 216.32±73.52① 19.27±7.35 45.20±9.52①研究组(n=36)615.95±253.77 68.20±52.67① 318.52±97.36 78.93±46.25① 21.76±8.12 82.35±9.16①t 0.366 9.762 0.571 9.491 1.364 16.87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慢性重型肝部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肝脏出现大面积坏死与肝细胞发生广泛性病变,从而造成肝功能损坏甚至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尽管此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其中重要因素为乙型肝炎病毒于肝细胞中的持续性复制与表达以及过于严重的机体免疫反应。所以,临床认为抗病毒为其临床治疗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研究组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ALT、TB下降幅度以及PTA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有效提高HBV-DNA阴转率,同时改善ALT、TB以及PTA水平。分析原因为恩替卡韦属于一种环戊基鸟苷类似物,在患者口服后,可被细胞磷酸激酶磷酸化,生成三磷酸恩替卡韦,且具备一定药物活性,然后通过与病毒逆转录酶自然底物dGTP竞争结合同一个结合位点,并作用在病毒逆转录的启动、逆转录以及DNA依赖性合成等环节,从而掺至HBV-DNA链,阻断DNA链的延伸与病毒复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最终达到改善肝功能的目的[4]。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