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维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高亚维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的影响。方法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5例。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 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时的HBV-DNA阴转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3, P>0.05);研究组治疗6、12个月时的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954、4.865, P<0.05)。两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4.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 P<0.05)。结论 恩替卡韦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HBV-DNA阴转率,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可推广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不良反应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具有较高发病率, 抗病毒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 传统应用干扰素治疗操作不便且耐受性差, 因而逐渐被核苷(酸)类似物替代, 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1]。有研究报道, 恩替卡韦具有较强抗病毒活性, 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2], 因此, 为了解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研究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90例, 均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eAg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排除其他类型病毒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5例。研究组中男24例, 女21例;年龄23~64岁, 平均年龄(33.9±10.2)岁。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0例;年龄24~65岁, 平均年龄(34.1±1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 使用剂量为0.5 mg/次, 1次/d。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使用剂量为10 mg/次, 1次/d;拉米夫定0.1 g/次, 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时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 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统计两组患者的腹痛、恶心呕吐、头痛、眩晕、上呼吸道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H B V-DNA阴转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4.44%(20/45)、77.78% (35/45)、91.11%(41/45), 对照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7.78%(17/45)、53.33%(24/45)和73.33% (33/45), 两组治疗3个月时的HBV-DNA阴转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3, P>0.05);研究组治疗6、12个月时的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954、4.865, P<0.05)。
2.2 两组H B e A g阴转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8.89%(4/45)、15.56%(7/45)、33.33%(15/45), 对照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67%(3/45)、13.33%(6/45)、28.89%(13/45), 两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HBeAg阴转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A L T复常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ALT复常率分别为46.67%(21/45)、57.78%(26/45)、80.00% (36/45), 对照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ALT复常率分别为44.44%(20/45)、55.56%(25/45)、77.78%(35/45), 两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ALT复常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 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3例, 其中腹痛1例, 恶心呕吐1例, 眩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1例, 其中恶心呕吐4例, 腹痛3例, 眩晕2例, 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11/4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 P<0.05)。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 具有较高发病率,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乏力、恶心以及肝区疼痛等症状, 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3], 因此, 探讨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具有必要性。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极为重要, 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起到缓解肝细胞炎症反应, 延缓肝衰竭、肝硬化或肝癌等病变进程的效果, 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由于核苷(酸)类似物具有起效快、吸收好等特性,其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如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是我国国内主要使用的核苷(酸)类似物[5]。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兴的抗病毒药物,上市时间相对较短, 对于其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有研究报道, 恩替卡韦能够对乙肝病毒的多聚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其对乙肝病毒DNA合成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拉米夫定等药物[6-10]。
本研究中, 通过对研究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 结果显示, 两组治疗3个月时的HBV-DNA阴转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3, P>0.05);研究组治疗6、12个月时的HBV-DNA阴转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954、4.865, P<0.05)。两组治疗3、6、12个月时的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4, P<0.05)。说明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具有与核苷(酸)类似物相当的疗效, 有助于改善患者HBV-DNA阴转率, 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可在临床加强应用。
总之, 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恩替卡韦治疗, 起效快, 且临床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HBV-DNA阴转率, 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1] 喻剑华, 施军平, 武静, 等.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2):88-92.
[2] Gane EJ, Wang Y, Liaw YF,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longed 3-year telbivud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Liver International, 2011, 31(5):676.
[3] 李春进, 吴双, 张李雅, 等.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系统医学, 2017, 2(3):33-35.
[4] 毕丽霞.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7):62-63.
[5] 侯爱芳, 宋芳丽, 李汾香, 等.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 25(12): 129-130.
[6] 肖寒, 马陈斌, 张利霞, 等.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与TGF-β1的影响.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4):589-592.
[7] 徐东平, 李进, 张玲霞.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6(28):2014-2016.
[8] 侯金林.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选择.肝脏, 2005, 10(2):164-166.
[9] 尤红, 吴晓宁, 王倩怡, 等.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2年抗病毒疗效比较.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5):563-565.
[10] 罗生强, 张玲霞.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中国新药杂志, 2006, 15(12):1023-10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71
2017-06-07]
113015 抚顺市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