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母乳中含有维生素、蛋白质以及脂肪等多种营养,其是婴儿较适合的天然营养物质之一,能有效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初产妇在产后较重要的问题是哺乳与恢复,由于初产妇在产后情绪较易发生变化,且易诱发恢复延迟与乳房胀痛等问题,产后乳房胀痛不仅影响产妇的催乳效果,同时还会对产妇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1]。低频脉冲电刺激是临床常见的理疗方法,其主要是利用蜗形磁场以持续治疗的方法治疗产妇乳房,以此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并达到产后催乳的效果[2]。本文就低频脉冲电刺激在初产妇催乳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究,以此促进初产妇的催乳效果与预后恢复,汇报如下。
抽取的研究病例为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初产妇,以电脑随机分组软件分为常规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常规组初产妇中,年龄范围在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41±2.57)岁,孕周范围在37~40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24±1.87)周,分娩方法:剖宫产为9例,自然分娩为32例;观察组初产妇中,年龄范围在23~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7±2.14)岁,孕周范围在36~40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74±2.01)周,分娩方法:剖宫产为10例,自然分娩为31例。使用电脑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初产妇的一般资料计算,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41例初产妇接受常规催乳治疗,方法:使用毛巾对乳房胀痛的产妇进行按摩与热敷,加强产妇合理的饮食与调整体位,并予以产妇使用中药汤剂等辅助治疗方法。观察组 41例初产妇接受低频脉冲电刺激催乳治疗,方法:指导产妇取平卧位姿势,将低频脉冲电刺激仪连接于两组电击治疗片上,在黑色面涂上耦合剂后,放置于胸部乳根穴与通乳血上,将贴片固定后确保其与皮肤紧密贴合,并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至产妇耐受范围内,电刺激强度范围在200~250Hz之间,电刺激维持时间范围在20~40min之间,每天2次,每次30分钟[3]。
分别对常规组与观察组初产妇产后8h泌乳率、12h泌乳率、24h泌乳率以及48h泌乳率进行详细记录并观察。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产后8h、12h、24h及48h泌乳率均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表 两组产后各时间段泌乳情况比较(n/%)
在产科中母乳喂养率低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产后乳房胀痛是造成产后母乳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需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此改善初产妇的身体健康,同时促进新生儿的正常发育[4]。常规催乳治疗方法并不理想,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低频脉冲电刺激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初产妇催乳中也获取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低频脉冲电刺激是在电脑刺激下产生作用的,在低频脉冲作用下通过持续性与高能量刺激乳房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并促进皮下粘连组织得到有效缓解,以此改善血液微循环,并且在对乳房进行治疗时,能有效促进乳房内的活性,对乳房造成类似婴儿吮吸的刺激作用[5]。另外,通过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还能维持乳腺内的分泌平衡,有效提高乳腺组织的活动,并在改善血运后提高产妇垂体泌乳素的分泌能力,以此增加泌乳的分泌量,具有显著的催乳效果。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各时间段母乳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低频脉冲电刺激能改善催乳效果,促进泌乳分泌量的增加,以此促使初产妇产后的康复。
综上所述,低频脉冲电刺激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的效果,能有效缩短产后催乳时间,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并且还能促进产妇产后尽快康复,改善预后,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