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降低对比剂剂量及浓度的可行性分析

2018-08-24 11:41张晓宇刘曦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24期
关键词:普罗小剂量肺动脉

张晓宇 刘曦(通讯作者)

(重庆市中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0021)

临床研究显示,CTPA中应用大量对比剂是诱发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在当前的医学研究中,在保障影像学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对比剂用量,以减低对患者的影响,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探究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应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降低对比剂剂量及浓度的可行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临床接受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0.63±3.65)岁,该组患者应用智能对比剂追踪法进行检查;研究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2.39±3.88)岁,该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扫描技术进行检查。排除不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患者,如妊娠患者,甲状腺亢进患者等,其余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配合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肺动脉CT血管造影均应用GE64排128层螺旋CT仪及进口双筒高压注射器进行[2]。所有患者接受检查前均四小时禁食,于肘前静脉处留置针,指导患者上举双手呈仰卧位,CT沿主动脉方向扫描至肺底范围。设置仪器准直、管电压、管电流、螺距、扫描速率等重要参数至适宜状态,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以双筒高压注射器通过预先的静脉留置针注入[3]。

对照组:实施智能对比剂追踪法进行检查,定位检测水平(一般为肺动脉主干,即器官分叉处)层面为监测感兴趣区(ROI),以常规剂量(80~100mL)为标准,控制注入速度为5mL/s,本组患者选择浓度为370mgI/mL的剂碘普罗胺共80mL,与适量生理盐水混合注入患者静脉,后调整扫描阈值进行低剂量监测扫描。

研究组:实施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与对照组相同,定位肺动脉主干水平层面为主要层面,并以5mL/s的速率注射对比剂,本组患者选择碘普罗胺15mL,浓度为300mgI/mL,注入后等待5s后,调整仪器扫描阈值进行低剂量监测扫描,逐层扫描过程中,设置每层的扫描时间为1.32s,总扫描时间不能超过30s,以密度曲线法计算患者肺主动脉的血流峰值时间,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为体质量指数),计算患者所需碘普罗胺的剂量,后依旧以5mL/s的速率注射与第一次注射相同浓度,不同剂量(35~45mL)的碘普罗胺[4]。

1.3 判断标准

CT扫描所获得的图像数据首先进行增强处理,后将图像数据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冠状重建、矢状位重建等,使图像资料能够显示走行方向,清晰显现肺动脉分支及相关组织投影。处理完成之后的肺动脉影像学资料,以我院血管CT检查3名副主任医师进行判断,以双盲法分析患者的肺部血管状态,诊断图像资料中观察的血管位置、病变状况能否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以两名或以上医师的相同意见作为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数据都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碘普罗胺浓度、剂量的差异对比

对照组碘普罗胺选用370mgI/mL的浓度,注射剂量为80mL;研究组碘普罗胺选用300mgI/mL浓度,剂量于35~45ml之间,具体以患者体质量指数计算结果为标准,BMI小<20应用剂量为35mL,21~24应用剂量40mL,>24应用剂量45mL,该组剂量平均值为(40.89±2.16)mL,对比剂剂量、浓度相比,研究组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肺部血管的平均CT值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肺部血管的平均CT值,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肺动脉主干、肺动脉S1段、肺动脉S10段的均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主动脉均值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肺部血管的平均CT值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部血管的平均CT值比较(±s)

组别 n 升主动脉 肺动脉主干 S1段肺动脉 S10段肺动脉对照组 28 167.32±28.63 346.12±20.25 267.56±24.98 292.63±24.44研究组 28 94.87±18.27 350.69±20.89 276.13±22.26 298.39±22.89 t 6.342 1.074 1.369 0.784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图像资料盲法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图像资料忙法评价结果对比见表2,对照组5级10(35.71%)例,4级12(42.86%)例,3级6(21.43%)例;研究组5级18(64.29%)例,4级7(25.00%)例,3级3(10.71%)例。5级、4级、3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级、1级均为0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图像资料盲法评价结果对比(%)

3.讨论

当前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螺旋CT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关于多层螺旋CT的研究逐渐增多,其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日益凸显[5]。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简称为CTPA,对于肺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效果突出,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优势,且在诊断过程中安全、快捷、舒适,是目前医疗领域诊断肺动脉病变的首选方式。肺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临床应用中,扫描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医师提供诊断支持,且层厚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肺动脉主干及亚段显示清晰,效果不亚于肺动脉造影,且患者能够安全无创的接受检查,临床也是首选的检查方式[6]。临床实践中的CTPA应用广泛,但国内研究文献多探讨高浓度对比剂的应用,或单纯降低剂量展开研究。有研究表示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的应用中,降低对比剂的剂量能够获得有效的检查效果。但对于同时降低浓度和剂量的研究较少[7]。有效地降低对比剂的用量对于肾病综合征伴有肺栓塞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的应用中,同时降低对比剂的浓度、剂量的可行性。对于患者而言,对比剂浓度、渗透压、粘稠度三者关系密切,也就是说对比剂浓度越高,相应的渗透压、粘稠度也更高,对肾脏的毒性也就更大。减少剂量的同时降低浓度,渗透压、粘稠度也随之降低,进而有效降低了由于对比剂引发肾病的概率。本研究中关于小剂量低浓度对比剂在CTPA中的应用中,选用剂量在35~45ml之间,因此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对于更小剂量的应用没有尝试,且对于质量较大的患者本存在增强幅度过低的问题,后期研究中需要调整。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小剂量团注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中应用,降低剂量和浓度,对图像资料的诊断影响不大,图像资料能够为诊断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普罗小剂量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普罗格:将精益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进行到底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
小剂量辐射比格犬模型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