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018-08-23 11:13肖赞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微课

摘要: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易传播等特点。高校思政课开发了不少微课资源,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增进师生课堂互动。微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时,应重视微课教学的因材施教,注重内容精细,形式多样,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重视微课的平台建设。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微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始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微课目前在高校思政课中越来越受重视,也开发了不少微课资源,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仍存在微课太分散,微课的总体数量不够丰富,现有的微课实用性和实效性不是很强,相当一部分微课内容重复,思想性不强,甚至出現“娱乐化”倾向等问题。所以,从微课特点、思政课教学内容、大学生思想特点等方面出发,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从理论上回答“为什么思政课微课能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怎样开发运用思政课微课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这一核心问题,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领导,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提高思政课引领大学生思想的质量和效率。

一、微课概念及研究现状概述

“微课”一词最早来源于国外,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的MicroLESSONS研究项目;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有的是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国外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如卡通动画、电子黑板、真人演讲等,课程面向不同年龄、专业等人群,其内容短小精悍,并配有对应的字幕,便于人们学习。如Khan Academy、TED-Ed、Teachers Tv、In Time、Watch KnowLearn等微课资源网。

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微课的定义,国内学者各有不同的观点,没有统一的标准说法,但国内研究者都更加注重微课与实际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内容的结合。其中胡铁生定义微课是“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扩展性资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黎加厚定义它是“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张一春定义微课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教学活动”。对微课的特点,大多学者认为,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易传播、易操作、适合个性化学习等特点。

在实践研究方面,对于微课在高校思政课的开发应用,研究者从教师、学生、思政课程的内在需求角度,分析了微课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张文风认为微课对于思政课既是有效的辅助手段,更是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微课形式能够有效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陈雨认为教学覆盖范围实现从“课堂”到“网络”的拓展,教学方式实现从“灌输”到“对话”的转变。更多研究者对微课在思政课具体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和对策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微课的设计,包括微课的选题、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制作;二是微课的应用平台,借助何种应用平台更适合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规律。如孙忠良等《“微课”教学在“概论”课程中的设计与运用——以“概论”第九章为例》,张敏《“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当前究高校思政课微课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用还处于浅层次的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操作模式、应用指导与技术培训等方面仍显不足,高校思政课微课建设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趋同化”的问题,具有特色的微课仍比较少。

二、微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灵活安排学习进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学思政教师的教学,主要是针对 大多数学生而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一些基础比较差、反应慢的学生可能会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难于理解和把握,课后高校思政教师一般很少与学生沟通或者亲自指导,这导致一部分学生对理论难于理解,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而微课教学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传输的多媒体格式。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的系列微课教学视频,内容三丰富、形式多样,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大学生家庭、宿舍、校外活动的在线学习、碎片化学习,不用受到传统教堂的限制。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随时暂停或者重新播放,直到完全理解课程内容。另外,微课学习可以在课外或家中比较清静、轻松的环境下进行, 这种学习方式有别于气氛紧张的传统课堂,能够使学生更加放松,提高学习效率。

(二)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大学生,主要是“90后”、“00后”,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特点和缺陷、思政教学内容与中小学重复、网络文化与产,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严重困难,不少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是一届不如一届,对思政课不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到课率低,组织课堂教学难度大。而据心理学家研究调显示,学生在课堂专心听讲的平均时间只有 10分钟。在大学思政课堂上,不少教师还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宣讲式 ”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为主导,势必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而微课短小精悍, 每个课程视频 10 分钟左右,主题突出,内容集中,形式多样,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在思政课微课中,教师会结合教学主题,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视频、声音以及动画结合起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一些难点、重点通过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 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缓解了学生的厌倦心理。 教师在微课中也会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知识。

(三)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大学生是个性张扬的一代人,每个大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需求,有的学生比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的学生喜欢讨论时政,也有的喜欢理论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在思政课教学一般都是大班教学,面对众多学生无法兼顾到每一个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很难实现因材施教。而新媒体技术下的微课教学使每个学生能按自己基础、能力和兴趣选择教学视频,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类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自主安排学习,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多次学习、拓展学习和领悟知识内涵,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理念。

(四)增进师生课堂互动

高校思政課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但由于大班授课,学生多达一二百人,很难有效组织课堂互动活动,即使开展活动,效果并不理想。采用思政课微课教学后,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时间。通过微课,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观看教师布置的微课视频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分组进行讨论,课后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完善微课的后期制作。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更多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主要在课堂上负责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三、微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重视微课教学的因材施教

高校思政课微课设计时,应发挥微课小而精的特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高校思政课受教育对象均可以系列微课中寻找到适合自身学习需求的内容。当前高校思政课微课存在趋同性,内容、情节等大同小异,很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思政课微课设计时应考虑高职生、本科生、研究生的不同特点和层次,同一学院还要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编制过程中运用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方法,利用情境体验、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延伸其探究活动、互动环节,提高思政课微课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从而提高思政课微课教学的效率。

(二)微课注重内容精细,形式多样

思政课微课一般时长在10分钟左右,甚至更短,不可能和传统教学那样时间充足。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选教学内容,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微课化”。因此,微课以精短视频内容表现,对微课要有不同分类和定位,比如概念解释型、政治理论型、时事热点型、动画娱乐型等,便于合理应用。对微课核心部分的制作技巧和呈现形式应精心设计。微课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再仅仅是某课堂的一段简单的录制视频,而是通过录屏软件、Flash 等技术制作的视频,让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有趣,从而更好引起学生的关注。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节,可以采用一段中国梦的动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一种真实可见的情境感触。另外,微课内容也要形式多样,不仅仅是微课件、微视频,思政教师应该根据具体需要设计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系列教学资源。同时要注重整个课程所有章节间的逻辑结构体系和教学目标,注重各个微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完整的知识体系,特色的课程内容和完备的教学、互动、考核、评价和数据分析系统,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凌乱的单个视频。

(三)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

高校思政课的编写者已经做到了从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但教材体系不等同于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具有科学性、理论性、权威性、严肃性,缺乏形象性、生动性、针对性。思政课教师如果严格按照教材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效果肯定不佳,思政课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思政课教师制作微课时,通常发现教材的理论内容和标题很难通过微课去呈现,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十四章的内容,有的标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等诸如此类,用微课去讲解这部分内容,肯定要进行灵活处理,要通过数据、案例、图片等多种形式去阐述,否则单纯照搬教材内容,学生很难明白理解。当然,制作微课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不能脱离基本教学任务和目标,但不能僵化,可以将教学内容专题化、任务化、碎片化,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去选题,微课的名称不一定和书本上章节目某个标题完全一样.微课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应该从教学体系出发制作微课。

(四)重视微课的平台建设

平台是微课建设的主要载体,思政课微课开发后应在网络平台发布。高校校园网是思政课微课发布的重要选择之一。可以借助校园思政网站、思政教育网络课或精品课程网站,在校内由全体师生共享,同时要加强微课的前台显示和后台管理,由专门人员负责用户管理以及微课的上传、审核、发布、查找、删除、浏览等功能。此外,由于部分大学生自律、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如果不严格微课学习考核检验方式的话,微课学习可能会流于形式。因此发布的微课一定要强化在线测试功能,比如学生在学习完某章节的微课课程知识后,平台上会有一些“不能跳跃”的在线检测题,答完后才能学习下一个微课,微课视频不能随意拖动等等。教师还可以在后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考核,以便即时指导学生。

思政课微课开发后可用于辅助思政理论课、党课教学。高校思政理论课、党课教师可将微课作为素材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生动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还可以通过“翻转课堂”,促进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开发思政课微课移动学习平台,可以开发App课程运行平台,通过开发学习、讨论、问答、考核等功能模块,将课程内容以微课形式向用户推送,使用户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适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手机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通过APP进行适时学习和互动讨论,菜单式选择学习内容,增强了培训的灵活性和实效性。高校也可用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广泛应用到主题班会、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

[2]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3]窦菊花.微课研究综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

[4]陈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微课的开发与应用[J].黑河学刊,2015(6)

作者简介:肖赞(1978-),男,湖南长沙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微课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