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2018-08-23 01:32宫小淇
求知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联网+

宫小淇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新的机遇,但也同时迎接着新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

1.“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平台和新途径

平台和途径是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互联网+”在传统的面对面教育和纸媒等传统媒介之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平台更加开放和多元,他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认知感想。在这样的多元平台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平台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找到需要关注的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也更乐于接受这个新的途径传递过来的信息和思想。

2.“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时效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形式等的限制,其范围和时效受到很大的限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有形式新颖广泛、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核心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可以广泛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以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另外一方面,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点多,兴趣持续时间短,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掌握新兴的媒体平台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兴趣所在,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实际诉求。

3.“互联网+”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度和渗透度

与传统媒体的先筛选后发布有所不同,新媒体对信息是先发布后筛选,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信息的筛选者。富含价值的信息会在特定群体里实现“病毒式”的传播,有着更加深刻的广泛度。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体隐蔽性和虚拟化的特性为开展渗透式的隐性教育提供可能。

4.“互联网+”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开放多元

由于以往传统的教育媒介传输的信息内容有限,可能导致信息来源单一,信息交互较差,而且教育内容的有效程度严重受限于授教者个体的知识储备和个人能力素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新媒体颠覆了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媒介,新媒体的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最广阔的资源共享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定向捕获需求信息,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情况有选择性地选择需要的指导或帮助,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高校、多元。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要明确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基本外部环境,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势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从最初的全员育人、 全方位育人、 全过程育人增加到全环境育人,应该真正地利用好互联网来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明确互联网思维是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切实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为了工作取得实效,而不是概念上的炒作;要明确“互联网+”的工作模式与传统的面对面的工作模式是相互补充的关系而非取代替代的关系,传统的谈心、深入课堂、深入寝室等工作方法决不能丢。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信息全面铺开,正在对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网络信息真伪难辨等情况时有发生,一些低级庸俗的垃圾信息和腐朽奢靡的价值理念时有出现,不利于学生正确观念的养成;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世界的吸引也让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手机等互联网终端极易形成依赖,很多学生一旦离开了互联网就无法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大学生对网络世界的沉迷使他们对现实世界越来越冷漠,导致缺乏人际交流沟通机会,降低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长期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任性穿梭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一,更新工作理念。要以学生需求和体验为主,找到适合学生群体的特殊需求,在新媒体带来的思维变革中对青年学生的舆情动态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把握,运用大数据思维,用数据说话,顺应大数据带来的管理变革,发挥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价值。第二,要升级工作要求。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不断完善管理、服务和育人的平台和体系建设,增强部门间的协同,打造出学生满意的媒体平台,即时听取学生意见,做到及时反馈、快速迭代。

三、“互联网+”环境下对学生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1.打造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我们要打造一支学习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立场坚定,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熟悉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并能把握好尺度,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获取新信息和新方法,进而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把大道理转化成贴合学生实际的小常识,要积极打造鲜活生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要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开展点对点的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创新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教育环境结合起来,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教育内容,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占领互联网这个思想文化阵地。

3. 搭建新兴媒体的主流舆论平台

高校应通过微博、微信等加强交流、增进共识、凝聚人心。同时,应推进 官博、官微等建设,教师也应该通过微信、微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感染力。此外,可以通过校园论坛、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平台建设,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新闻互动、社会热点讨论、母校建设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4.及时做好数据分析和前置性预警研判

运用教育大数据的研究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数据分析,做好前置性预警和研判也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学生个体和群体数据特征的掌握,依据学生学习成绩、消费行为、阅读习惯、位置信息、网上行为等数据,可以对异常迹象作出预警预测,通过对舆情和网上行为进行监控分析,可以掌握学生关注点、兴趣点、言论倾向和上网规律;通过对校内学生各类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协同学校各部门工作流程,实现“互联网+学生事务”,为智慧校园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 燕,袁逸佳,陈艺贞.“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多维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3).

[2]楊睿轩.“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鸡西大学学报,2016(3).

猜你喜欢
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联网+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探索
浅析大学生宿舍人文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