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梦歌
[提要] 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衡量着一所高校科研水平及办学层次的高低。通过构建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2个一级指标,科技创新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等6个二级指标以及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等21个三级指标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河南省2012~2016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赋权的灰色关联度对其进行分析,得出近5年来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但在科技创新产出方面还有待提升。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熵值法;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及办学质量,是教师津贴提高、职称晋升的关键因素,是高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调整相关政策及策略的主要依据。
目前,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如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数据包络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如郭俊华等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各省份的科技创新能力;李淑萍等基于数据包络法分析河南省各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梁燕等根据层次分析的方法对指标赋权,建立各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等。但是,这些方法在运用中有些不足之处,比如需要的数据量大、主观感情色彩浓重,因而在样本数据量少及尽量消除人为主观因素在权重计算中的的干扰。本文采用基于熵值法赋权的灰色关联度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客观地评价。
从现有文献来看,早在1950年国内外学者就认识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遵循科学性、严谨性、系统性、合理性等原则基础上,不同学者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构建不同的指标体系。如章熙春等从科技创新资源及基础能力、知识创造能力等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郭俊华等从资源投入能力、创新运作能力等5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对31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排名进而比较分析各区域、省之间的差距;赵伟勤、雷森从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创新投入等3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对云南省本科院校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得出结论及提出对策;杜俊慧等从科技活动人员、科技经费等5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9所本科院校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在参考及借鉴前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家的建议,设置了包含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2个一级指标,科技创新人力投入、财力投入等6个二级指标以及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等21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如表1。(表1)
灰色关联度是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一种,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根据赵伟勤学者一文中指出此方法计算简单,适用于数据量小、部分信息未知的样本以衡量各个变量间的信息强弱关系,其步骤如下:
因而科技创新能力关联度为:
R=[0.5144 0.6096 0.5206 0.5753 0.9348]
(一)科技创新能力。由熵值法赋权的灰色关联度得出2012~2016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关联度为[0.5144 0.6096 0.5206 0.5753 0.9348],从数值上可以直观得出2016年与2012年相比,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十三五”计划的实施,给予科技创新人才更多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支持,提高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及产出的能力;(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作为人口及输出大省其经济每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经济保障,且河南省高度重视产学研的合作,积极引导高校与产业集聚区及其企业开展合作,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人员双向流动或互相兼职机制;(3)科技创新工作已成为河南省各高校首要工作任务,并不断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制定普惠性的政策,努力建设、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二)科技创新投入。根据熵值法赋权的灰色关联度得知2012~2016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投入由0.2786增长到0.5159,表明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在加大,主要在于:(1)人力投入的不断增长,《河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表示河南省要培养与引进高层次的创新性人才,并注重产学研一体化,让富有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员在高校任职,提高各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2)财力及项目投入的增长,“十三五”计划以来,河南省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培养,资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促使他们研发新项目、开拓新学科等,且实施“人才+项目”的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积极申请国家级、省级等重点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聚拢创新型人才。除此,各高校为留住及吸引科研人员在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普惠性政策,在人力、财力及物力上给予帮助。
(三)科技创新产出。由熵值法赋权的灰色关联度得出2012~2016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关联度为[0.3255 0.3749 0.3336 0.3406 0.3876],从数值上可以直观得出2016年与2012年相比,其数值无较大的变化,表明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不强。其中论文著作产出略有提升,由2012年的0.0662到2016年的0.1607,但其上升空间还较大,在今后的发展中,河南省应注重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学术产出能力,可积极鼓励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去省外、国外等著名高校进修以增强自身学术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主要由于技术转让、成果授奖等减退,但随着河南省产学研的一体化,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国际合作创新欠缺,由于国际学术会议及交流论文数逐年下降,而国际交流能够促使一所高校教学、科研及办学层次的提高,因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各高校要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引导教师及科研人员走出去及引进来,并积极地与国际性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由熵值法赋权的灰色关联度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的研究,可以得出,2012~2016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着显著地提高,特别是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而科技创新产出的提升空间还较大。
因而,为保持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应不断完善各方面:首先,河南省积极制定良好的政策,加大鼓舞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的力度,重视产学研的合作,加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为科研提供充足的资金、良好的创新环境;其次,各高校在保障人员、资源的优势下,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科研人员的培养与支持,重视教师的科研水平与学术产出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国际科研学术的交流;最后科研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重视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增强其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郭俊华,孙泽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3).
[2]李淑平,张雪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5.26(2).
[3]梁燕,耿燕,林玉伟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5).
[4]章熙春,马卫华,蒋兴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3).
[5]赵伟勤,雷森.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23).
[6]杜俊慧,王文寅,苏贵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经济问题,2013(7).
[7]庞博,王铁宇,吕永龙等.洋河流域张家口段河流水质演化及驱动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2013.34(1).
[8]罗党,袁晓慧.河南省电力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
[9]陈琪,施生旭.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差异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