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构建及转换层施工技术

2018-08-22 19:35孟祥浩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0期
关键词:转换层主体结构构建方法

孟祥浩

摘 要:在构建高层建筑时,设计者首先需要确定其主体结构的外在形式以及建设方式,如果建设情况比较特殊,还需要通过构建转换层来确保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在建设主体结构与转换层时应用到施工方法也不同,施工人员在参照结构施工方案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转换层的构建需求,本文根据对高层建筑物构建工作的了解,介绍转换层以及主体建筑结构构建环节中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构建方法;转换层;施工技术

城市之中数量最多、构建难度最高的建筑就是高层建筑,在充足的工程资金资金支持下,很多城市范围内都新增了一些处于在建状态的高层建筑,这种建筑不仅仅具有更高的销售价值,其施工工作也更为复杂,尤其是其主体结构施工工作,不仅耗时长还极为容易出现各类施工缺陷,而在对主体构建环节之中,还经常会出现转换层施工需要,本文对转换层以及建筑主体两部分施工内容进行分析。

1 建筑主体结构应用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在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中,大模板又叫做大型模板或者大块模板,这是一种可以持续、周转使用的专用模板。大模板的单块模板一般面积较大,这与组合钢模板或者钢框胶合板模板形成了明显的区别。该类模板的工艺特点如下:城市高层建筑物的标准开间、进深、层高是其基础,通过大型工业化模板施工,并以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为其主导工序。在当前情况下,在剪力墙结构工业化施工的过程中,大模板工艺被广泛的应用。在具体的构成方面,大模板包括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以及附件等部分。

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滑模施工是城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构件的另一个主要部分。滑模装置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它们是: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系统、液压提升系统和施工精度控制系统等。其中,操作平台系统的构建要搭建内外吊脚手架,操作平台和增设的辅助平台等;模板系统这有模板、围圈和提升架等组成;而液压提升系统则涉及到液压控制台、液压千斤顶以及油路和支承杆等部件。在滑模施工程序中,滑模组装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组装的效果将最终影响到后期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做好拼装场地的平整工作是进行滑模组装的基础,否则会前功尽弃。

高层建筑楼板结构施工在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的构建中,楼板结构施工使用的最为重要的模板便是台模,一般情况下,一个台模只能用于一个房间。台模的使用较为简单,能够进行整体脱模与转运,能够借助吊车从浇完的楼板下飞出,并最终转移到上层中进行重复使用。因此,台模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中较大开间或者进深的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中,当然,也能够适用于仓库和冷库等建筑的现浇无梁楼盖施工过程中。台模主要分为立柱式台模、桁架式台模、悬架式台模三种形式。其中,立柱式台模是最为基本的类型,应用范围相对广泛,包括门架式台模与钢管组合式台模等,该种台模的支撑体系以工具化、面板材料多样化的形式出现。

2 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在完成建筑主体施工之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建筑结构的细化工作,其中转换层细化工作极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建筑的转换层可以连接建筑结构的不同部位,在其搭建过程中,可选择应用以下施工技术:

2.1 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城市高层建筑转换成的主要施工技术,其梁侧模应该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者18毫米的厚覆膜胶合板,目的是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压力挤压模板,致使其变形并出现胀模等现象。因此,可以考虑在梁内设置对拉螺杆,而钢模板也可以考虑设扁钢拉片,螺杆纵横向间距一般设置为400毫米-600毫米之间。此外,侧模用钢管作背杠要进行锁固,背杠间距纵横为500毫米,梁底起拱要求在1‰-3‰之间。对于转换层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之后才能够拆除底模。

2.2 钢筋施工技术分析

在转换层部位需要应用大量的钢筋材料,且钢筋具有主筋偏长的特点,受到钢筋分布密度的影响,绑扎钢筋的工作极为艰难,通过以下方法可以简化钢筋绑扎工作,先绑扎好上部钢筋,同时固定钢筋的位置,并按时焊接钢筋材料,结束焊接工作之后,立即移除脚手架,在处理钢筋接头部位时,可以通过闪光对焊的方法来处理关键接头部位,确保钢筋施工的参与者均为专业人士,完成梁部位的钢筋绑扎工作之后,需要通过焊接将箍筋转变为封闭箍。在转换梁部位预先设置好双排的脚手架,发挥临时支撑的作用。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在转换层建设环节中,混凝土必须被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出其价值,在构建转换层的大梁这一部件时,需要选用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施工方法,选用分层浇筑的方法,精准确定施工缝的位置,避免浇筑顺序出现错误,在浇筑环节中把控混凝土质量,避免转换层施工部位出现冷缝问题。为了应对转换层搭建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材料中断的情况,要预先准备好应急方案。在制备混凝土时,优先使用具有低水化热特点的水泥材料,通过加入添加剂与粉煤灰材料来控制水泥材料的使用量,节省水泥材料成本,缓凝混凝土,延长升温时间。

2.4 其他施工技术

由于在现有的高层建筑结构之中,转换结构具有极高的荷载,为了使其支撑结构可以满足应用要求,必须要在实际的结构施工工作开展之前,先将转换层各个部位的采纳数计算清楚,根据参数來选择出合适的支撑方式。常用的支撑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可以通过钢管材料来搭建支撑架,这种材质的支撑架非常适合被应用到支撑结构建设之中,一般的转换层具有密度较大的转换梁,施工人员可以将钢管组装成脚手架,通过转换大量构件的方向来设置出钢管支撑架,如果转换梁所处的位置不高,也可以选择应用这种钢管型支撑架。

另外一种支撑架是由型钢材料构成的,这种型钢支撑架与钢管支撑架不同,其比较适合被应用到转换梁位置偏高的情况中,将钢牛腿埋设在下层柱部位,用型钢材料构建支撑架,借助柱子来将荷载有效传递。

3 结束语

在处理高层建筑施工任务时,施工人员必须要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本文对建筑的转换层部位以及主体结构两部分需要谨慎对待的施工内容进行了研究,建筑主体施工的难度主要在于其工程量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却是施工人员比较熟悉的施工内容,而转换层这一部位的施工却需要施工人言使用更多的技术手段,而起具有的连接建筑结构的功能更是加重了其重要性,施工人员要在将施工规范与实际结构搭建情况加以结合,借助结构施工来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谢鹏飞.城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构建以及转换层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087-00087.

[2]刘定群.高层建筑工程中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7(15).

[3]王海波.浅谈高层建筑钢骨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102-00102.

猜你喜欢
转换层主体结构构建方法
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浅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建筑结构规范中侧向刚度比的理解与应用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农村电子商务成本效益数学模式的建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