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中猪病临床诊断的具体操作

2018-08-22 19:35渠慎,江敏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

渠慎,江敏

摘 要:在猪的养殖中,普通疾病等不具传染性的疾病与寄生虫病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都会使养殖区的情况变得复杂。对此,兽医应该进行综合性的冷静分析,找寻发病的源头和原因。将病猪与其他未染病的猪隔离开,从而方便后续措施的实施,减少猪舍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本文通过对猪病的临床诊断、临床检查的基本内容、以及猪的个体检查对生产中猪病临床诊断的具体操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临床诊断;检查内容;个体检查

1 猪的临床诊断

猪在发病时的主要表现就是行为的异常。而不同的疾病,猪行为的异常表现也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猪的行为,对疾病进行简单判别。对于发病原因兽医可以根据病死猪的解剖、病猪的症状进性判断,诊断方法一般包含病学诊断、病理学诊断、血清诊断、微生物学诊断以及临床诊断。

通常利用兽医自身的感官和听诊器、体温表等进行检查。特殊情况时也会选择B超仪器、X光机等精密仪器进行检查。而疹块型猪丹毒、仔猪白痢、仔猪红痢、猪痘和破伤风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则可以根据发病时的特殊症状进行判别。对于甘薯黑斑中毒、仔猪白肌病、亚硝酸盐中毒以及食盐中毒等也可以根据中毒后的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判断。但部分疾病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因此要尤为注意,避免误诊。败血性、急性和热性的传染病还应参考药物治疗的结果从而方便分析比较。

对于猪的临床检查主要有视诊、触诊、听诊、叩诊、问诊五种方法。其中视诊即兽医用双眼对猪的状态进行观察,从而判断病情及发病原因的方法。触诊即通过双手等器官对猪的组织器官的状态进行感觉,从而判断猪的病情和发病原因的方法。听诊则是借助听诊器等器具或者直接用耳朵通过猪的体表对内脏等器官进行听,并通过内脏发出的声响是否异常,来判断猪的病情的方法。叩诊即用手或其他器具用一定的力度叩击猪身上的某一个部分,通过这一部分被叩打时发出的声音是否异常,来判断病情的方法。问诊则是对养殖户进行询问,从而了解猪的发病时间,发病时的表现等相关情况作为病情判断的依据。

2 临床检查的基本内容

临床检查的内容包括静态观察、动态观察及饮食观察等。作为一名兽医,除了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之外,还要对动物多观察,对猪平时的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等了解。并对病猪发病时的状态等进行观察,从而准确判断病猪与健康猪的区别。并且能够根据猪的状态判断出是什么病,进而分析引起发病的原因,并进行治疗。

2.1 静态观察

对于猪的静态观察即猪不进行自然活动,安静休息时的观察。对猪的自然状态即睡姿、体表状态、站立程度、呼吸状态和排泄物以及分泌物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观察。通常健康的猪睡觉时喜欢侧卧的方式,并头侧着地、四肢伸展。有时也喜欢爬卧,此时后腿多在腹下弯曲。健康猪在站立时比较平稳,并呼吸深长且均匀,毛发光泽,反应敏捷,对人抱有警惕心,并且喜欢一边走动一边拱食。病猪则精神萎靡、站立不稳、多倦卧离群,呼吸过于急促或过于缓慢,毛发无光泽,鼻子干燥不水润,尾巴或肛门有粪污。

2.2 动态观察

在静态观察之后还要查看动物的自然活动,而后驱赶猪只、强迫活动,观察其精神状态、起立姿势、行动姿势、排泄情况等。健康无病猪起立敏捷,行动灵活,步态平稳,随群前进,摇头摆尾,两眼前视;起立或行动中可排粪尿,粪软尿清,排姿正常。患病猪则精神沉郁,不愿起立,立而不稳,行动迟缓,步态踉跄,弓背夹尾,跛行;咳嗽,鼻液增加,呼吸困难,眼窝下陷,声音嘶哑;有的病猪则异常兴奋;粪便干硬或泻痢,尿黄而短。

2.3 饮食观察

是在猪群自然采食、饮水时,观察有无不食不飲、少食少饮、异常采食和饮水表现,以及有无吞咽困难、呕吐、流涎、提前退槽等现象。健康无病猪饿时叫唤,饲喂时迅速抢食,大口吞食有力,节奏明显。患病猪则懒得上槽,食而无力,稍吃几口即退槽或闻而不吃,饮水不吃料,甚至食欲废绝。

3 猪的个体检查

经群体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猪,应进行系统的个体检查。其方法以体温测量、视诊、触诊为主,必要时进行听诊和叩诊。应观察的项目包括精神外貌、姿态步样、鼻、眼、口、咽喉、被毛、皮肤、肛门、排泄物、饮食及体温等有无异常。

体温的变化,是猪体对外来和内在病理刺激的一种对抗反应。因此,对病猪检测体温是不可缺少的诊断依据,尤其对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来说,检测体温更为重要。体温的测定是测定直肠内温度。测量时,对性情温顺的猪,可用手轻搔背部,待其安静站立或卧地后,将体温计插入直肠约5分钟。对性情粗暴的猪,应适当保定后再行测量。猪的正常体温仔猪为38~40℃,成年猪为38~39.5℃。体温低于常温时,称为体温低下,常见于大出血和临死期。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就叫发热。较常温升高1℃时叫做微热,升高2℃时叫中热,升高3℃以上时叫高热。把每天上午、下午测温的结果在坐标纸上记录下来,连成曲线,根据曲线可判定病猪的热型。对疾病诊断意义较大的热型有:

稽留热:体温日差在1℃以内,高热的持续时间在3天以上的叫稽留热。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

间歇热:高温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的叫间歇热。见于某些慢性病。

弛张热:体温日差超过1℃而不降到常温的叫弛张热,见于支气管肺炎。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是先了解病猪的生长发育状况、饲养管理情况、发病时间及病后表现,然后有目的地对病猪进行形态、结膜、淋巴结、皮肤、体温等检查,再对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等系统进行检查。

由于病原体的毒力、猪体状况、侵入途径和环境影响等条件不同,同样的疾病,往往在不同猪体上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在病的初期,一些不同的虫病又常呈类似临床症状,特别是体温、脉搏、呼吸、食欲、精神等方面的变化。当猪发生疫病时,如果仅根据临床诊断,有的疫病就难于确诊。必须进行综合诊断,或观察整个发病猪群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或采用辅助诊断方法,加以综合分析,切不可轻易地单凭一两个或几个病例即做出临床诊断。

4 结束语

猪作为家畜类的一种,因饲养方便,市场前景好,因此是众多养殖大户的首选。部分养殖户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节省成本,常将较多数量的猪关在狭小的空间里,致使一只猪生病,影响整个猪舍的猪,进而带来更大的损失。常见的疹块型猪丹毒、仔猪白痢、仔猪红痢、猪痘和破伤风等都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不仅危害猪群的健康,还会危害到食用者。因此,养殖户对于养殖过程中猪的健康要重视起来。兽医应将自身的工作经验,仔细观察病猪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必要时利用工具,以免出现误诊。

参考文献

[1]王宏涛.生产中猪病临床诊断的具体操作[J].农家科技旬刊,2017(10).

[2]杨伟栋,高峰.养猪临床生产中猪病常用诊断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2017(1):146.

[3]黄雪娇,张健.临床生产中对于患病猪的诊断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2018(1):60.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69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刍议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诊断与治疗
锥形束CT在口腔内科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