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国家“介绍”习俗一说

2018-08-22 19:35舒彩霞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0期
关键词:介绍年长者礼节

摘要:在交际场合,相互介绍这一礼节必不可少,但就介绍这一普遍、常见的习俗中国与英美国家大不相同,本文就英美国家“介绍”这一话题从“介绍的顺序、介绍的称谓、介绍后双方行使的礼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介绍问候打招呼称谓礼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篇文章就是通过语言的力量来诠释英美国家在介绍第三方以及相互介绍时的一些习惯和习俗。

在任何国家,介绍都分为正式场合的介绍和非正式场合的介绍;都有自我介绍和把第三者介绍给对方。在中国,介绍对方时喜欢把对方的官衔、职务放在前面,然后再加上姓名,比如Director Li Manager Liu。这在英美国家就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姓名是最重要,否则就是主次顛倒,他们在正式场合介绍时一般在姓名前加上“先生(Mr.)”、“博士(Dr.)”、“教授(Professor)等头衔。下面就英美国家介绍两个人相识,一些需要注意的习俗大致罗列如下。

一、介绍的顺序

1、先男后女。英美国家男士都很绅士,非常尊重女性,尤其是英国,一直奉行Lady first.还有,在公众场合进行演讲说话时,开头语总是Ladies and gentlemen.可见他们还是很尊重妇女,有礼让妇女的社交习俗。所以在介绍双双方时也是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以示对女方的尊重。但是,十八岁以下的女孩就没有这种特殊待遇了。

2、先少后老。在任何国家都有尊老这一良好的习俗,英美国家也不例外。在介绍对方时,为了表示对年长者的尊重,往往都是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纪大的。

3、先低后高。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对职务较高者表示尊重,尤其是在正式场合下更加如此。不管这位职务高的人多么的平易见人,我们在进行介绍的时候,还是先把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英美国家在这方面也有良好的习俗和传统。

4、先宾后主。虽然英美国家在招待客人时,不像中国那么浓重,要在家里精心地烧一大桌子的菜,然后还要给客人不停地夹菜,英美国家这方面就随意多了,他们奉行Help yourselves. 多以自助餐为主,尤其美国国家的人这方面更加随意的多。所以,在相互介绍的时候,也是先宾后主,先把客人介绍给主人。

5、自然顺序。如果参加会议或者聚会,人数比较众多,在介绍的时候就比较困难,那么把几个重要的人物先介绍,然后就可以按照座位坐的顺序,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的自然顺序一一介绍过去。这一点,英美国家也不例外的遵守这一原则。

6、自我介绍。在中国,一般的参加宴请或小型招待会时,没有你认识的人,我们一般都默默地站在一边,不大会主动地与人搭讪或进行自我介绍。但这在英美国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他们自我介绍一般都用如下的一些用语。如果是正式场合:May I introduce myself ? My name …在非正式场合:Hello. My name is… Hello. I dont think weve met before. My names….

二、介绍的称谓

英美国家在介绍对方时,他们所使用的称谓与我们中国大不相同,下面根据场合,作如下三种总结。.

1、正式场合:称谓和姓名用Dr./Professor/Mr./Mrs./Ms./Miss/ + First Name和Last Name。如:

(1)向地位较高的已婚女士介绍男士时可说:

Mrs. Jones, May I introduce Johnson. Johnson, this is Mrs. Jones.琼斯夫人,请让我介绍约翰孙。约翰孙,这位是琼斯夫人。

(2)向年长者介绍年轻的女士时可说:

Mr. Williams, this is Evans. Evans, this is Mr. Williams.威廉姆斯先生,这位是埃文斯小姐。埃文斯,这位是威廉姆斯先生。

(3)向长者介绍年轻的男士时可说:

Mr. Green, this is John Baker. Baker, this is Mr. Robert Green.格林先生,这位是约翰.贝克。贝克,这位是罗伯特.格林先生。

(4)向年长者介绍18岁以下的女孩时可说:

This is Linda Davis, Mr. and Mrs. Alan Smith.艾伦?史密斯先生和夫人,这位是琳达·戴维斯。

以上只是作了一个简单的、初步的阐明和叙述,但是,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①向长者介绍18岁以下的女孩时,介绍一方就行了。

②有时向地位高年龄大的人介绍自己的伙伴时,不用称谓和姓。如:

Allow me, Sir,to introduce you to my fellow travelers.先生,请容许我向你介绍我的旅伴。

2.较正式场合:用Dr/Professor/Mr./Mrs./Ms./Miss + 姓氏。如被介绍者是青年男女,通常用First Name和Last Name。如:

(1)Zoey Green, let me introduce Professor Brown. Professor Brown, this is Zoey Green. She's here to major in her doctorate in History.佐伊·格林,让我向你介绍布朗教授。布朗教授,这位佐伊·格林,是来这里攻读历史博士学位的。

(2)下面是较正式场合常用的介绍用语。

Ailsa Morison, I'd like you to meet Cora Read. 艾丽莎·莫里森,我想请你见见科拉·里德。

Alisa Morison, have you met Cora Read? 艾丽沙·莫里森,你见过科拉·里德吗?

Alisa Morison, do you know Cora Read? 艾丽沙·莫里森,你来同科拉·里德认识一下好吗?

3.非正式场合:用被介绍者的First Name。如:

(1)美国人在非正式场合介绍双方时常用名字,有时介绍其父母时也只用名字。

"Mike, these are my parents, Bruce and Alan." "Pleased to meet you." "迈克,,这是我的父母,布鲁斯和艾伦。""认识你们很高兴。"

(2)"Dad, this is my boyfriend, Tom." "Hello, Tom. Yilia's told me all about you." "老爸,這是我的男朋友汤姆。""你好,汤姆。伊利亚总在我面前提到你。"

(3)"Hi, Kevin, meet my brother Jack." "Hi there Jack! I didn't expect to see you here." "你好,凯文,这位是我哥哥杰克。""你好,杰克!没想到在这儿见到你。"

4.自我介绍的用语:

(A)用于正式的和较正式的场合: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 is Dick Darney, the director of the language institute.

容许我来自我介绍,我叫狄克?达尼,是语言学院的主任。

(B)用于非正式场合:

Hello, I'm .... I work in the ....大家好,我叫......。我在......工作。

三、介绍后双方行使的礼节

1、握手

双方都介绍后,一般都要相互问候一下,常用的问候语是:How do you do ? Its nice / pleased / glad / to meet you. 随后双方一般要相互握手,这方面英国人要拘谨一点,美国人要随便一点,但不管是随便还是拘谨,一般都要遵守以下一些惯例:年少者等年长者先伸手,为了表示对年长者的尊重,年少者一般不冒冒失失地先伸手,要等年长者伸手了,然后再有礼貌的迎接过去,我想尊老应该在任何国家都应该提倡;男士等女士先伸手,如果握手双方是一男一女,应等女方先伸手,男方才可以伸手相握,若女方不伸手,男士是不应该主动伸手的,这也就是表现了西方国家“Lady first”的礼节;客人等主人先伸手,如果你到英美国家的朋友家做客,主人在迎接你的时候,为了表示友好,要和主人握握手,但你不能先伸手,要等主人伸出了手,你再有礼貌的迎合过去,千万不能喧宾夺主;职位低的等职位高的先伸手,在参加西方国家的招待会或者一些大型会议时,别人把你介绍给一些位高者后,为了打招呼表示礼貌,你不能先伸手,应该要等职位高的人先伸手,然后你再有礼貌的和对方握手,这也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如果握手时双方都戴了手套,那男士一定要脱掉手套,女士就不一定,可以脱掉,也可以不脱。而且握手时用力要适中,太重了就显得过于热情,尤其男士同女士握手时,力度一定要掌握好。但如果握手时用力太轻,对方会感觉到你不是很尊重他,有点过于走走形式,有敷衍了事之嫌疑,所以在握手的力度上一定要掌握好轻重。而且握手时间也不宜过长,美国人握手一般是短而有力。握手时眼睛要正视对方,不能东张西望,这一切都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要想真正地融入到西方国家,和英美国家人们友好相处,就一定要充分地了解这些生活中的礼节,把握好尺度,否则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2、递名片

名片现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常见,它表明了一个人的身份、职位、职业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内容,它已经成为人们交际、交往中非常常见的结识工具。

中国人的名片一般制作时都很用心,把自己的官职、头衔都印在很显眼的位置,觉得官职越大越有身份、地位,就越显得有底气,就越能够身价倍增,而且中国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使用同一种名片。而在英美国家,他们一般有商业用和交际用的两种不同名片。商用名片有名字、职位和公司名称,还有商用的电话号码、公司地址等等。而私下交际用的名片只有自己的名字或夫妻联名,上面还有私人电话和家庭地址等等。他们在生意来往时,都用商用名片,慢慢地相互之间熟悉了,并且私交越来越密切,关系越来越好就可以用私人交际名片。所以我们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要充分了解这一点,名片上不要印许多很虚的名头,而且也千万不要用缩写,除非这是中外人士都很熟知的缩写,并且中英文兼备。

名片一般都放在最易于掏出的地方,比如你的西服有很多口袋,名片就应该放在最方便、最熟悉的口袋里,这样拿名片的时候就很自然、很方便。如果你在口袋里、包里到处找名片,给别人递名片用了很长时间,这就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认为你对他很不尊重。切记:名片千万不要放在屁股后面的口袋里,这不仅会让人感觉你对对方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一般情况下都是地位低的人等地位高的先提供名片,如果地位高的人忽略了这一点,那么地位低的人也可以先递交名片,然后很客气的向地位高的人求取名片,说一声:May I have your business card ? 这是英美国家很自然、很符合逻辑的一种交往方式。而且在递交名片的时候要很严肃、很恭敬,一定要双手或右手递交名片,眼光要正视对方,尤其是在递交商用名片的时候。切记:递交名片不能像散发传单那样,那么随意。那么接受名片的人态度也要恭敬,最好是双手接过名片,并且要认真的看一看,然后郑重地放入口袋或名片夹里。千万不能接过名片之后,随意的往桌子上一扔,有时还在名片上压一个东西。如果这些细节的礼貌与尊敬没有最好,你有时会感觉莫名其妙的丢了一份合同,失去一个重要的合作机会。

总之,在英美国家我们一定要了解“介绍”这一礼节,做到“入乡随俗”,才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 1986年

[3]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2年1月

作者介绍:

姓名:舒彩霞,性别:女,出生年月:1971.10,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江苏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介绍年长者礼节
香港18岁以上人士可接种第五剂疫苗
设右转向灯 新交通事故锐减
A well-respecte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多功能倒悬垂教学训练器
《光明日报》全新版式运行情况的调研与观察
探病礼节
“神”一样的境界
浅谈抗战时期进步文艺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