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2018-08-22 07:47胡静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9期
关键词:钻石模型竞争优势大数据

胡静

摘要:文章借鉴迈克尔·波特 “钻石模型”理论思想, 运用修正的 “钻石模型”理论,从市场需求、生产要素、关联业态与衍生业态、集群结构与竞合关系、适应性创新和政府六个方面分析了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通过分析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设计了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从政府推动、金融资本推动、技术推动最终实现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竞争力提升路径。

关键词:创新集群;钻石模型;大数据;竞争优势

一、引言

科技部于2011年正式启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工作。2012年贵阳市高新区的新能源新材料成功入选科技部首批4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当年实现产值同比增长48%,占全区工业总量的35%。2017年,在《关于开展2017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的通知》(国火科[2017]204号)中,“贵阳国家高新区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更名为“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新兴的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因大数据产业具备特有的规模性、高速性、多样性和价值性 4 个显著特征,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路径也会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所不同。本文试图借鉴迈克尔波特 “钻石模型” 理论, 利用修正的“钻石模型”理论,剖析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问题,并尝试给出相应的竞争力提升路径。

二、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现状

贵阳国家高新区依托大数据产业特色资源,着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了以“贵阳大数据走廊”为建设载体,构筑了大数据“1+N”产业体系,产业聚集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贵阳国家高新区块链与大数据关联企业总量达4003家,CMMI评估认证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128家,国家级大数据及关联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大数据及关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聚集了朗玛信息、家有购物、东方世纪、高新网用、航天云网、高登世德等一批优秀的区块链与大数据龙头骨干企业,区块链与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态势明显。

据《2017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统计,2016年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共计入驻企业133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5个,占高新区高新企业数量的13.06%,年末从业人口6254人,占高新区年末从业人口的2.33%,大专以上从业人口5498人,营业收入2654216千元,占高新区营业收入0.87%,当年发明专利申请23件,当年发明授权16件,拥有注册商标23件,软件著作权65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具有国家级资质产品检验检测机构1个,研究院所3个,产业联盟组织2个。

三、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一)修正后的“钻石模型”

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该模型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四大基本要素——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 以及两大变数——机遇和政府。根据波特 “钻石模型” 理论思想内涵,结合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集群实际情况,将波特的 “钻石模型” 理论加以修正 (见图 1)。具体修正情况为以下方面。

1. 将波特“钻石模型”中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这一因素修改为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大数据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不同在于它是由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三部分共同构成。其中核心业态是大数据集群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主要的技术支撑。与大数据产业相关产业均可纳入大数据产业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范畴,这部分业态的发展主要依靠大数据产业核心技术的驱动,同时在三个产业联动发展的过程中,也对大数据核心业态产生反馈效应。

2. 将波特“钻石模型”中的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这一因素修正为集群结构与竞合关系。创新集群的结构主要包括集群知识网络、集群产业网络、集群价值网络和集群服务网络。完整的集群结构使得知识流动效率不断提升,集群内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使得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不断强化。产业网络为集群发展搭建了框架,而价值网络是集群内在联系的纽带,服务网络则是集群良性发展的润滑剂。有效竞争会促使集群内部市场不断迸发活力,提升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促进集群企业渐进式创新,形成战略联盟。但是在集群发展初期出现恶性竞争,或在集群发展后期,僵化的集群模式无法使得创新活动继续开展,那么集群的竞争力则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3. 将波特“钻石模型”中的机遇这一因素修正为适应性创新。机遇来源于集群外部,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复杂交互而成。本文认为,机遇的存在是持续的,存在着重大机遇与非重大机遇之分。但是个体对于机遇的辨识程度有限,这种辨识程度依赖于企业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本文称之为适应性创新。适应性创新是指一个公司对于市场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能力,并通过创造持续的创新基础设施和文化来适应这种变化。

(二)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1. 市场需求

Wikibon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 2011~2016年,全球大数据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5%, 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将从 2011年的73亿美元增長至2016 年的453亿美元。赛迪顾问对我国大数据研究指出, 我国大数据需求市场将由 2011年的 3.2亿元增加到 2016年的 101亿元, 增长幅度高达 30 倍以上。通过与日本及全球市场需求规模和增速比较, 可以发现中国大数据市场需求增势强劲。企业通过整理海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了解市场行情、产业发展情况、政府支持力度等信息,从而实现精准战略投资,制定相关战略目标,针对不同的消费习惯与需求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通过大数据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不断推广,消费者对于大数据APP需求不断提升。消费者通过相关APP产品准确搜寻自身需求产品,并进行不同质量价格的替代品的比较分析,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效用的提升。在中国,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淘宝等电子商务的普及,在给实体门店带来不小冲击的同时,也给予广大消费者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虽然无法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完全的信息对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效用损失。

2. 高级生产要素

(1)金融资本。2012年,中央政府批复 “十二五国家政务建设工程规划”, 总投资额高达几百亿人民, 专门用于人口、法人、空间、宏观经济和文化等五大资源库的工程建设。加大对大数据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 在很大程度上为大数据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2014 年以来,工信部逐步加大了对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积极利用项目资金等手段进行前沿部署。根据贵阳市近日印发的《贵阳市大招商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2020年,贵阳将累计引进大数据产业项目投资总额500亿元以上。此外“大数据” 概念股席卷全球资本市场, 其前景被投资者和多家上市公司看好。

(2)人力资本。贵阳市2015年实施了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大数据基础人才和一线人才5000名以上;鼓励校企合作共建教育培训基地,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培养、储备、引进和集聚人才。2016年3月27日在第四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贵阳国际大数据人才与项目交流会贵阳国际大数据创新中心为5位海外大数据人才发放专家聘书,贵州大数据产业孵化器为4位海外大数据人才发放创业导师聘书。截至2016年年底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集群实现大数据相关行业从业人口6254人,占高新区年末从业人口的2.33%,其中大专以上从业人口5498人。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以获批国家工信部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为契机,启动实施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此外,全市光缆线路总长达10.31万公里,3G/LTE基站数总数达2万个,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63.61亿元,并且正全力实施一市三县免费Wi-Fi覆盖建设;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讯工程,全市行政村通宽带、自然村通电话比例均提升到100%;2017年,全省各市州、贵安新区乡镇以上城镇建成区新建基站1万个,完成投资1.4亿元,基本消除移动信号盲点盲区,实现4G移动网络全覆盖;贵阳市城市运营轨道交通沿线移动网络建设工作正在跟进,实现一号线观山湖至高铁北站段网络信号全覆盖。

3. 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

大数据关联业态主要包括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呼叫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软件和服务外包等。自贵阳市的大数据产业发展以来,呼叫中心建立了以观山湖区窦官产业园、贵州天田智慧产业园为代表的产城一体服务外包综合产业园、以经开区货车帮产业园、综保区离岸服务外包中心为代表的专业产业园、以高新区世纪恒通“呼叫山庄”、全省(清镇)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园; 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达到700亿元,同比增长31.6%,乌当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清镇市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等13个电商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同时贵阳市12所高校快递综合服务站、900个智能自提柜网点、160个快递标准化门店、300个“网订店取”网点以及一批快递分拨中心;贵阳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和“贵阳人工智能高端语音云呼叫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同时打造智能终端生产服务基地,引进惠普、富士康、中兴等企业,继续推动海信智能电视、博大智能支付终端、轩通可穿戴设备、中南交通ETC終端等企业(产品)加快发展。

4. 集群内部结构

贵阳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虽然不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但是却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从无到有、逆梯度创新发展的模式,这种由大数据作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依靠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的积极响应。贵阳市通过对从事数据清洗、加工、分析和应用开发的大数据领军企业的引入,在数据加工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有众多资源进驻大数据产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至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和大数据产业直接相关的主导企业,且大部分企业大多将研发停留在基础软件技术上,对核心产品软件的研发却鲜有涉及。此外,大数据技术在物流、医疗、金融、交通和政务等领域已有了一定的应用,对相关产业领域发展也起到了重要助推和引领作用。但通过分析,贵阳市大数据产业链的各个链条间还处于割裂状态,行业与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之间的数据关联、传导、集聚、共享等价值深度挖掘还不够。因此,为了形成大数据产业集群网络共生,企业是核心力量,要充分协调集群内各企业的行为,使得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各要素之间协作发展,最终实现协同进化。

5. 适应性创新

适应性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Von Hippel(1982,2005)研究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而Eisenhardt和Tabrizi(1995)则将产品创新作为关键的适应过程,分析了全球计算机行业的快速适应过程。 俞雁钰(2006)称之为“适应性企业家精神”,包括“运用新理念,修改和完善原始创新,增加一些产品属性,适应稍微不同的市场,提供一些仍然缺乏的东西 在市场上为先行者创造的市场服务,但尚未得到充分的服务”。对于大数据这个新兴的产业,贵阳区块链与大数据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在国内的经验借鉴较少,大都借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而大数据产业又和传统的新兴产业不同,衍生产业范围较广,关联产业面积较大。因此,大数据产业集群在创新发展的模式上应当以适应性创新为抓手,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适应大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变,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引导消费者消费。目前贵阳大数据集群尚处于形成初期,物理上的集聚了众多大数据企业,部分大数据人才,同时创建了与大数据相关的产业发展环境。但是集群内部尚未形成联盟创新,虽有三个大数据产业发展平台,但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效果仍不显著,尚未达到技术推动型的自主创新。说明企业在适应性创新方面能力有待加强。

6. 政府

贵阳市完善大数据发展统筹机制,成立了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还出台了相关的规划文件,体现了对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此外,在政策方面和大数据立法标准建设方面给予支撑,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卫国,钟华书.创新集群结构评价——北欧各国ICT集群案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05).

[2]胡剑波,丁子格,任亚运.我国大数据产业竞争优势研究——基于修正的钻石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15(06).

[3]王福涛,钟书华.创新集群的演化动力及其生成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08).

[4]Grieco, D. Degree of innovativeness and market structure:A model[J]. Icfai University Journal of anagerial Economics, 2007(02).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钻石模型竞争优势大数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从钻石模型论我国快递行业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