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锋
引子:
在一次学校拔河比赛之后,老师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拔河的过程能描述出来,但是对拔河比赛过程中场面的热闹和个体的细节则表达得不清楚。于是老师又将比赛当天的照片一一分享,学生们立刻回忆起当时的画面,并再次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了修改,即刻就达到了比较良好的效果。无论是拔河比赛的整体进程,还是不同学生在拔河比赛时的动作、表情等细节都写得非常到位。于是,这引发了笔者进行“照片推进习作”的研究。
一、什么叫照片作文
照片作文又叫“利用照片资源开展习作训练的作文”。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大多数的习作内容需要他们回顾过去的生活画面,这对于心理经验尚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充分利用相机、手机等设备帮助学生在活动时留下体验痕迹,并在随后的习作训练中再现活动情景,对于提高学生习作效果,养成良好的习作素材搜集的习惯是拥有非凡的意义的。
与此同时,“照片作文”的教学形式也是多元的。单幅照片、多幅照片、连续照片、影像照片等多种回顾形式,对学生及时关照自己的生活,主动重现活动、景象等的细节,积极表达自己的生活都拥有积极的意义。
二、照片作文研究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提取习作素材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同时,写作也是人在现实社会自我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能力。
摆在学生面前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写什么”,很多学生拿到形形色色的习作题目,似乎每一个都有事情可以写,但是总是感觉对于事件过程记得不是很牢。当时究竟发生了哪些细节,出现了哪些情况,更是不能十分准确地把握,结果就造成了习作描述过程中状物的版块介绍不清,对于当时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甚至心理活动描写得不够深入等状况。自然无法取得比较好的习作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对于习作就开始有倦怠和畏惧之心。
有了照片影像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在一次春游之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习作训练。老师首先出示了几张出发时欢快的照片,然后将景区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图片进行逐一地出示。学生边看边说,一下子就把当时的画面给再现出来了,仿佛再一次身临其境地进行了春游。在交流完照片之后,再开始写作,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有内容能写。“照片作文”的优势一下子就呈现出来了。
(二)促进学生开展细节描写
学生习作失分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在写人状物时缺少细节描写,很多习作都是泛泛而谈,最终沦为“流水账”式的作文。毕竟目前多数小学生的习作题都是需要学生回顾过去的生活,在生活中遇到的人、看到的物、经历过的事,然而这些资源未必会立刻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所以才会有老师让学生带着资源到课堂上来进行创作。
在一次训练中写到“身边的小能人”。笔者先从家长的手中征集了一些学生们比赛的照片和视频资料。在播放之后,学生们都能捕捉到在比赛时,这些小能人们自信的表现。在习作的细节描写中,也达到了非常良好的状态。
又如一次习作训练写可爱的小动物。有些家庭并没有养宠物,一些学生拿到题目觉得非常困难。老师提供了一些动物园里的动物照片。这下习作就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了。有了照片资源,学生可以根据照片中反映的情况对当时的画面、细节进行再现,从而有效地回顾生活,进行细节的刻画和表达。
(三)养成学生记录生活习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的积累就没有习作的创作。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随身都会带上一本记录本,将自己随时发现的生活细节记录下来,从而为自己的创作服务。无独有偶,英国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也同样用纸笔记录自己每天的观察和收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但是,这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实在是太难了。这样的素养不仅需要良好的习惯和敏感的神经,而且需要具备速记的能力和快速的思维。这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具备的。如果学生们手上有一个相机或者手机进行拍摄就大不一样了。虽然照片记录的仅仅是一幅画面,但是这画面能夠唤醒学生潜藏的“画外音”,多多少少能够帮助学生回想起当时发生的情形。
(四)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意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无独有偶,在苏教版教材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教材中都有涉及“我们来讨论”“就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关注现实生活的说话、习作素材。可见“关注现实”不但要落实在教材和教学里,更需要作为对一个人的培养,落实在各个学科的教学细节里。
但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谈何容易?现在由于学业负担较重,不少学生除了校园生活之外,就是周末和假期的补课生活,双休日都是满满的课程,抛开主要学科不谈,各类艺术类课程也将学生本来不多的时间挤榨得所剩无几,关注现实成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和海市蜃楼。
充分地利用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则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可能是自己无意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或者是无意间看到的搞笑的一幕,也可能是让自己惊讶的一个画面……这些素材或许无法完全记录,但是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学生走在生活里就不是完全盲目地行走,而是会在不断的拍摄中寻找到“关注生活”的乐趣。
三、开展照片作文的策略
(一)结合教材习作开展教学
“照片作文”为教材习作有效开展打开了一扇硕大的窗。当学生拿到一个习作训练的时候,有效地利用过程性的照片资源开展习作创作是非常有益的。
如苏教版教材六上习作一《我的暑假生活》,如果单单靠回忆来完成习作的话,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讲还是稍有困难。即使文章创作出来,在细节描写上也未必到位。如果老师布置学生将自己暑假经历的一些照片,如旅行、游览、参观、读书、就医等自己觉得难忘的照片带来,进行交流和分享,相信习作资源不但会丰富许多,而且能激发学生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兴趣。
再如人教版教材六上习作一《我的读书感受》,要求学生写一个自己与读书有关的事情或者感悟。相信如果学生手上有一张在书店读书的照片,或者在衣柜读书的照片,或者一张自己小时候和父亲在一起读书的照片……一定能唤起同学们美好的读书记憶,这样一来,习作也就不是困难了。
(二)整合口语交际组织教学
如果说“照片作文”是解决了动手的问题,那么对于解决“动口”的问题更是不在话下。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二是要介绍自己所知道的一样民风民俗。这类题材的口语交际如果配上学生们自己亲身经历的照片,或者是在书籍中阅读到的资料的照片,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就苏教版教材而言,我们随机选择出四下口语交际《推荐与自我推荐》,如果推荐者手持一张自己在进行某项特长展示时的照片甚至是视频资料,相信一定会很有说服力,这样一来推荐和自我推荐不但有话可说,就算是写成一篇《自我推荐》或者是《我真棒》的习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联合文本内容策动教学
“读写结合”是一种比较传统,而且很有实效性质的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策略。大多数的老师都会采取“迁移”的方式,将文本学习中掌握的一些写作技巧、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转化为写作环节,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俗话说得好:“写什么很重要,怎样写也重要。”要知道在整个习作环节中“选材”并不难,难是难在“构思”这个环节。比如有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三上《石榴》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写作,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石榴生长”的段落进行仿写。看上去每个孩子都在写,实际上是老师提前布置了写作的内容,学生将已经写过的文章当着听课老师的面,又默写了一遍。殊不知这样的“假课”不但在欺骗听课的老师,更在误导学生。
假如学生带着一组自己平时有计划的观察照片来,那效果就不一样。每个人现场回忆自己当时观察的画面,不但能唤起美好的回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用自己的心说自己的世界,让自己的文写自己的生活,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境界啊。
(四)融合校本资源创设教学
如果说“照片作文”解决了教材里的习作问题,这还远远没有发挥它一半的功能。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会利用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甚至是班本教材进行习作资源的开发,从而推动习作教学更加高效,而其中“照相作文”则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例如,笔者所在的班级曾经开展一个“迎三八,做香水”的习作体验活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利用自己带来的玫瑰花和清水制作玫瑰香水,作为三八节的礼物送给母亲。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为学生拍摄了一组照片,从而帮助学生们在习作之前回顾了制作过程,特别是撕花瓣、遇困难、许心愿等环节的细节,让学生顿时觉得完成这篇习作轻而易举。
除此之外,在学校的校本习作课上,《拧瓶盖》《清洗红领巾》《包饺子》《我身边的外星人》等习作指导课、评价课、展示课上,“照片作文”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让学生的写作不再是难事,让习作创作根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