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习作教好了,那么语文也就教好了。关键是:怎么教好习作呢?我认为,一是多读,二是多写。只有抓好读写结合的习作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一、教好习作,“读”字当头
语文是一门厚积而薄发的学问。大家都知道,学问如聚沙,那么,这“沙”从何来?我想,应该就从平时的阅读中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该怎么抓好阅读呢?我在班级中使用了一些方法,和大家共享:
(一)把“阅读”当成作业来布置
读书是需要任务的,特别是对于学习自觉性还不是太强的小孩子来说,是需要老师给点儿“任务”的。所以,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中,必有一项是“坚持阅读半小时”。这项作业比较特殊,相应的,它的监督者也很特殊,不但有老师的督促,还需要家长朋友的监督,它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我的要求是:每个孩子都要准备一本“阅读记录本”,孩子读了,请家长签字,并且写上阅读书目和阅读页数;否则,不能签字。第二天,孩子来到学校,我要检查阅读记录本,对读得好的孩子给予表扬,没有完成这项作业的孩子,温馨提醒。因为这个作业的特殊性,所以,我每天必查,比对待别的作业更重视。只有老师重视了,孩子才能去重视。只有这样,阅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同时,为了激励孩子坚持读完一本书,我还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开展“好书推荐”“读书交流会”“共读一本书”等活动,谈谈读书心得,交流书中感触最深的地方或者书中最精彩的词句、故事情节、故事构思等。在交流中,让孩子学着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二)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换印章”活动
读书如果只是靠家长的督促、老师的检查,我想这样的路走不多远,因为这些都是外因,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缺少内因,缺少内在的动力。于是,我在班级中开展了“读书换印章”的活动。完整读完一本书的孩子,可以拿着书,到我这儿来“闯关”。“闯关”成功的孩子,可以换取小印章一枚,集齐十枚小印章,即可获得“班级读书小达人”的称号。一学期中,获得次数最多的孩子,在年底的学校评选中,即可当选为“阅读小能手”。这样层层激励,层层选拔,让更多的孩子愿意读书,慢慢养成习惯,并逐渐爱上读书。
(三)还有更重要的一条:要让孩子有书可读
读书读书,更重要的是“有书可读”。这一点,一定要获得家长朋友的支持。我主要利用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再给家长推荐优秀书目,让家长有目的地给孩子选择图书。可是,经常购买图书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开销。于是,我在班级中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让孩子每人从家中带两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写上名字,交到我这里,我再给这些图书统一编上序号,放在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借阅;等孩子们全部看完了,再按上述方法开展新的一轮“图书漂流”活动。这项活动家长们非常支持,毕竟经济实用,多方受益,还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阅读是一项缓慢而长期的教学工程,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可谓“任重而道远”。可是,它的收获也是丰厚的,一旦孩子爱上了阅读,就像滑翔机步入了轨道,后期的运行将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所以,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阅读,老师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用尽浑身解数”,让孩子们爱上阅读,让孩子学会终身学习,让孩子们的人生路因为阅读而变得更深、更宽、更广!
二、教好习作,“写”字紧随
书读得到位还不行,这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些词汇和素材积累,让孩子手中的“沙子”多一些;“读”只做好了一半,还要让孩子写出来,让写作成为一种学习常态,让这些“沙子”变成精美的“城堡”。为了抓好孩子的写作,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寻找写作素材
就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为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的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认真写钢笔字”,第三页有教孩子灌钢笔水的图片,我抓住这几幅图,让孩子看图说话。因为孩子还小,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这样的使用很多动词、并且有先后顺序的说话教学有些难度,所以我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出发,降低孩子的写作难度,给孩子们适时提供了一些表示事情先后顺序的词组来练习说话,“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让孩子先练说,等说得熟练了再趁势写下来,这就形成了一篇小练笔。
這样的“点”太多了,还有《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对表示颜色的词语练习,可以写成一篇多彩的风景文;第四节中心句练习,又能成为练写一段总分结构的小练笔(操场热闹非凡。……);还有每个练习中的“口语交际”,是多好的小练笔题材啊,连找都不用找,拉来就能用,省事。总之,只要老师多留心,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只要想写,就能找到。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点,为孩子寻找写作素材
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更是曼妙多姿、丰富多彩!有一次,上科学课,前一天科学老师布置孩子们带一只小蜗牛到学校来。于是第二天一下课,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跑来围着我,告诉我有趣的“新闻”。这个孩子说:“老师,老师,你知道吗?我的小蜗牛可调皮了,一节课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呢!”另一个孩子抢着说:“老师,老师,我的小蜗牛可是跑步冠军,它一连跑过了三只蜗牛呢!”……叽叽喳喳,他们兴奋地说个不停。我也兴奋不已,这又是多好的作文素材啊!于是语文课我们就写你们最喜欢的新宠物——小蜗牛吧!我带着孩子们整理写作内容: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我”和它之间的有趣故事。梳理清楚后,剩下的就尽情表达吧。
(三)做一个“会找事”的老师,人为创造写作点,为孩子寻找写作素材
我们这边地理位置比较偏南,一个冬天难得下一次雪。话说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竟然悄悄降临了。孩子们兴奋得呦,真是用文字无法形容。早上一来到学校,就跑到操场上,各种玩耍,各种开心,不亦乐乎!上课铃声此时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依依不舍、万般无奈地走回教室,我在心里偷偷笑了。于是我走进课堂,满面生花地对孩子们说:“雪花精灵降临人间了,你们喜欢吗?”“喜欢!”“它长得漂亮吗?你注意了吗?”孩子们一脸惶惑,不知如何作答。“那好吧,去室外好好地观察一番吧。”于是,孩子们的表现可想而知,欢呼着涌向室外,与雪花共舞……接着,写一写你喜欢的小雪花吧。
像这样的习作还有很多,比如《透明的雨》《白纱如雾》《冬天的风》等等,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那里有读不完的故事,挖不尽的宝藏,只要让孩子多多观察大自然,多多发现大自然的多变、有趣。这就是最天然的作文素材,这就是最生动的习作教学课!
另外,我还把游戏引进课堂,让习作教学变得更有意思。众所周知,孩子们最喜欢做游戏了,只要一提做游戏,孩子们那是两眼放光,那模样可爱至极!那我们何不从游戏下手?于是,我开始有心地寻找、搜集、整理、利用这些好玩的游戏。比如我们从小玩到大的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猫捉老鼠、贴大饼、网小鱼、反口令、抢板凳……然后充分利用,稍加整理,让它们变成习作课的活教材。总之,只要想写,总有“奇迹”发生!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老师平时多留心,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多关注孩子的心理,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多给孩子们“找事”做,在孩子们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中添点儿“佐料”,让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相信这样的习作课孩子们上起来也会有滋有味,作文写起来也会轻松自如。
习作,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离不开读,也离不开写,只有用“两条腿”走路,做到读写完美结合,才能写出最完美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