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倩宜,胡梦叶
(湖南省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湖南 长沙 410005)
心脏停搏主要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在临床上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于诊断其心电生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260例心脏停搏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其心电生理特性,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60例心脏停搏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的患者均行常规体检、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器质性心脏病为A组,无器质性心脏病为B组,其中A组125例,男70例,女55例,年龄3~91岁,平均年龄(54.11±5.62)岁。B组135例,男68例,女67例,年龄3~91岁,平均年龄(55.11±5.7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阿托品试验、食管电生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
1.2.1 评价标准 动态心电图检查停搏诊断标准:窦性停搏:长P-P间距超过2 500 ms,心室停搏:长R-R间距超过2 500 ms,且出现心房波,心室波消失。
食管电生理检查:文氏阻滞点小于130 bpm,房室传导2:1点小于160 bpm,SNRT(窦房结恢复时间)超过1 500 ms,C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超过550 ms,AVNERP(房室结有效不应期)超过430 ms[1]。
给予所有的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7021060),静脉注射2 mg,以帮助阻断患者的迷走神经,并再次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
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正常值根据1998年的无创心电技术学术研讨会上专家提供的正常参考值为标准[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260例患者当中有180例为窦性停搏,55例为二度Ⅱ型或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引发的心室停搏,25例为房颤出现长R-R间距所导致的心室停搏。动态心电图检查A组患者出现停搏时间为2 550~6 900 ms,B组患者出现停搏时间为2 550~3 500 ms。
2.2 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分析 经过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其阻断迷走神经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检查阻断迷走神经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A组阻断迷走神经前后心电生理参数比较()
表1 A组阻断迷走神经前后心电生理参数比较()
组别阻断前阻断后t值P值文氏点(bpm)99.48±14.77 102.46±14.72 1.598 0.111 2:1点(bpm)136.11±17.33 138.89±11.23 1.505 0.134 SNRT(ms)1 753.56±155.85 1 791.59±164.33 1.877 0.062 CSNRT(ms)680.44±137.55 664.22±142.36 0.916 0.361 AVNERP(ms)550.33±102.77 546.98±90.54 0.273 0.785
2.3 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分析 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处于中度降低状态,B组患者则处于正常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心脏停搏主要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心律失常,指心脏射血功能终止,心电图显示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每分钟20~30次以下,最常见的是室颤,约占冠心病的25%,其死亡率极高[3]。心脏停搏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测不出血压、摸不到脉搏,患者意识丧失,晕厥。心脏停搏会导致患者的心脏供血不足,患者感到胸闷、发慌,由各种原因导致。心室停搏是否会出现其临床症状,与患者出现心室停搏的频率以及患者的睡眠状态以及患者的心脑血管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报道患者心室停搏超过3.5 s的话就会极大的可能发生昏厥,有84.5%的患者在心室停搏超过3.0 s时没有明显的特征,而仅有少数患者在心室停搏超过3.0 s时会出现头晕症状[4]。
表2 B组阻断迷走神经前后心电生理参数比较()
表2 B组阻断迷走神经前后心电生理参数比较()
时间阻断前阻断后t值P值文氏点(bpm)95.38±14.97 162.46±14.32 37.628 0.000 2:1点(bpm)126.12±17.33 188.89±11.29 35.262 0.000 AVNERP(ms)580.33±103.72 256.98±68.54 30.220 0.000 SNRT(ms)1 653.53±134.87 988.59±165.35 36.207 0.000 CSNRT(ms)650.44±174.52 302.22±132.34 18.473 0.000
表3 两组患者心率变异分析结果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心率变异分析结果比较()
组别A组B组t值P值例数125 135 TP 3.38±1.83 11.46±4.61 18.304 0.000 HP 3.90±1.55 9.99±4.55 14.218 0.000 LP 0.14±0.06 0.46±0.22 15.728 0.000 SDNN 78.52±24.52 134.75±25.34 18.157 0.000 RMSSD 26.33±9.72 43.98±15.54 10.879 0.000 PNN50 7.71±6.72 22.45±13.59 10.949 0.000 SDANN 82.17±22.73 118.65±28.54 11.343 0.000
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停搏的心电生理,利用动态心电图的优点,持续长时间的记录患者全天的心电活动,增加其捕捉心电异常的可能性,对于监测短暂性的心律失常具有主要的应用价值[5]。充分应用动态心电图能够对及时的发现窦性停搏,并及时的诊断心脏猝死情况。食管电生理监测是一项检查心脏电生理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人体食管和心脏解剖之间的关系特点,采用心脏刺激仪调搏患者的心室和心房,主要应用于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6]。心率变异性主要是反映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以及判定患者心脏交感神经的平衡性,能够及时的预防心血管疾病,预测心率失常和心脏猝死。心率变异代表的是量化指标,通过测量患者R-R间期变化的变异性来反映患者心率变化的规律和其变化程度,其心率变异降低则表示患者的交感神经增高,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心率变异升高则表示患者的副交感神经增高,则表示患者的身体机能处于正常的状态[7]。
本文A组患者中,通过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其房室结构功能不良,在给予患者相应的阿托品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处于中度降低状态,导致患者的生命处于危险的状况,及其容易发生猝死。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周围的组织出现炎症或是缺血状态,导致患者的起搏功能受到影响出现障碍。而B组患者中,食管电生理检查显示各个参数异常,给予患者阿托品治疗后显示所有的参数均恢复至正常的水平内,其迷走神经阻断前后的各个参数比较显示有差异,这表明患者出现停搏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患者迷走神经高度敏感所引发的。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心脏功能会受迷走神经的影响,当患者的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下,其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与乙酰胆碱相结合,帮助促进钾离子的吸收,降低其内流速度,保障患者心肌自律细胞的电位,因此就会容易引发心律失常[8]。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迷走神经受到限制,患者的房室结和窦房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的心脏出现停搏现象,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停搏是短暂性的,其停搏时间大约在2 500 ms以上,这种停搏现象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状态[9]。因此通过检查患者的心率特异性分析,当结果显示患者的心率特异性处于正常的状态下则表示患者的心脏神经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患者的窦房结正常。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检查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能够明确其心电生理参数,对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