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资》记者 白京京
7月23日,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部表示,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将推进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将实施“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
据记者了解,综合改革以来,山东沂源县供销合作社始终把水肥一体化服务作为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的重要内容、农业绿色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和现代农业规模化服务的新内涵,坚持抓试点、做示范、搞结合,以社属企业沂冠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县内外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山东沂源有着“齐鲁生态高地,鲁中花果山乡”之称。由于这里山区地势落差较大,全县普遍缺水;果品产业以小农户种植为主,施肥用药不精细、劳动成本高、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突出……针对果农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收入的迫切需要和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沂源县供销合作社通过多方考察论证,最终确定以推广应用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为切入点,探索山区丘陵现代农业规模化服务新模式,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于是,沂源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向沂源县委、县政府汇报,协调有关部门,将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纳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大局,承担政府投资项目中的水肥一体化工程共计3000亩,并通过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示范试点、全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初步构建起县镇村三级水肥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了水肥一体化服务淄博样板。
沂冠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介绍:“我们把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中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实现了‘吸收、研发、转化’的新技术应用‘三部曲’。依托灌溉和施肥相结合,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给作物吸收利用,并实现自动化控制,再利用物联网软件建立起集监控、报表、任务、交流、准确定位、指令为一体的基地智能化电子管理平台,通过电子监控获得基地环境数据,在大数据的精准计算下实现各项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通过无线指令,实现基地水肥管理自动化或督导基地人员进行病虫草害防控操作,形成一套适合中国丘陵地区农业种植与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系统。”
通过将使用传统生产技术种植的“老果园”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示范园进行实际对比发现:示范园内每亩果园每年用水54立方米,较传统果园每亩节省300立方米,节水率达80%;每亩用肥成本为300元,较传统果园每亩节省1700元;施肥量由传统果园的500-1000公斤/亩,减少到10-15公斤/亩,节省肥料高达90%;用工方面,示范园只需一人即可完成精准灌溉与施肥,较传统种植模式每年节省人工费用100多万元。目前,示范园已成功实现“一年栽树、两年结果”的建设目标,2017年每亩产量达1500斤,较传统果园每亩坐果率提高40%以上,实现有效节水、节肥80%,节省用工90%,增产20%左右,亩均节支增收2500元,成为全省现代果园发展典范,不仅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节肥减药、节水省力的实际效果,还引导农民改变传统农业用水用肥用药等方式,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沂冠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教授果农给苹果施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为满足差异化发展需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在双泉村水肥一体化技术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沂冠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坚持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作为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成功研发并投入使用了家庭式滴管系统,首先对单户果园开展托管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实施果园分户联合托管。比如在沂源县燕崖、中庄、张家坡、东里等镇建设家庭果园托管示范点26处,服务面积近400亩;在石桥镇组织实施万亩葡萄水肥一体化工程,托管服务面积达2500亩;在鲁村镇北徐家庄、刘家庄,探索建立合作制科技示范园550亩,分劳务入股、资本入股、片区分租三种路径进行股份合作共享模式试点……
2016年,沂冠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水肥一体化为农服务中心,成立了由18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水肥一体化服务队,开展水土检测、药肥直供、统防统治、农机服务、技术培训等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设备供应、工程施工、管理维护等解决方案,并为承接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同时,水肥一体化服务开始“走出去”,通过承接工程项目、家庭果园托管、规模农场托管、股份合作和“村社共建”等方式,除了在沂源县,还在省内的博山县、沂南县、乐陵县、蒙阴县、威海市等地先后建设水肥一体化工程62个,涉及苹果、枣、樱桃和猕猴桃等8个品种 2万余亩。截至今年6月底,其建设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中心,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培训人员9600人次,示范宣传了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为承接项目、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打下基础。
据了解,下一步,沂源县社将继续做好家庭果园托管推广和规模化农场托管服务,建立乡镇加盟点和示范区,着重打造县镇村三级水肥一体化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县域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服务全覆盖;同时加快股份合作制果园建设速度,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在全省内推广应用,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