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建构与话语表达:以男女大学生“校园贷”报道为例

2018-08-22 07:30廉赛赛王蕾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园贷话语媒介

廉赛赛 王蕾

近年来,“校园贷”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事件频频发生。关于“校园贷”的报道最开始可以追溯到河南一名大学生因赌球最终无力偿还贷款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这起事件之后,“校园贷”“裸条”风波不断,而媒体报道大多是负面抵制。虽然事件发端都是“校园贷”,但之后媒体将话题导向女大学生“裸贷”,“裸贷”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挑战人们的认知极限和社会的道德底线。[1]相比之下,男大学生借贷的事件却没有引起社会的热切关注。

一、“校园贷”报道议题的媒体表达

“校园贷”,指互联网借贷平台、网上商城或民间借款人为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在校大学生提供的、以满足其消费或创业等需求的小额信用贷款或消费信用分期贷款。由于监管缺失,“校园贷”出现了“变相高利贷”“隐私泄露”“多头授信”等问题。[2]黄震、方圆提出,“校园贷”的发展经历了银行试水铩羽而归、网贷机构野蛮增长、网贷败走银行入主三个阶段。[3]郑春梅和贾姗姗对比国内外“校园贷”平台后发现,国内的“校园贷”以消费贷为主,而且审核不严,收费不透明,暴力催款触碰了法律底线,如“裸条放贷”等。[4]张光明给出了“裸贷”的定义,指在借款时,借款人手持个人信息的无穿着图像、视频等替代借条,以此从出借人受众获得金额不等的贷款。[5]盖琪认为,“裸贷”的产生不是偶然,而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媒介文化症候的集中爆发。[6]现有研究多从法律、消费主义和传播学的视角在事实层面阐释“校园贷”和“裸贷”事件,认为女大学生“贪慕虚荣”“消费观扭曲”“网络监管缺失”是主要原因。也有学者指出,媒体在报道“裸贷”事件时存在报道视角边缘化、议题设置主观化等问题,充斥着对女性的语言暴力,但是很少有人从社会性别视角对“校园贷”的报道进行研究,仍停留在对女性群体“性别歧视和污名化”浅尝辄止的分析层面。

本文将媒体报道的“拟态现实”与“校园贷”“裸贷”的客观现实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媒体对男、女不同性别角色的话语表达和形象建构。荷兰学者梵·迪克提出了“新闻话语分析”理论,用“新闻图示”或者“超结构”的概念表达新闻文本的宏观结构,归纳文本的组织规则。新闻话语的基本策略是“先从左至右地叙述每一范畴的高层次信息,然后才表达各范畴更低层次的信息。[7]36-58梵·迪克认为,话语分析和媒介研究“紧密地相互联系,它们不再是或不应该是不同的学科,两者都涉及话语研究,而且大众传媒本身就是一种公众话语”。[7]15-16媒体的本质不是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指定的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本质则是对新闻文本的语言及语言间的结构进行分析,新闻话语具备一定的社会性。那么,在“校园贷”的报道中,性别图景是如何呈现的?不同媒体报道又怎样通过话语实践来建构关于男女大学生的性别议题呢?本文运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从文本和语境两个视角对“校园贷”报道进行研究,探讨“校园贷”及“裸贷”报道的新闻话语结构及话语文本在社会性别视域中的含义。

二、“校园贷”报道文本的新闻话语分析

(一)新闻标题——媒体无理性的失衡引导

“性别议题存在一个被建构的空间,性别议题建构中的话语政治权力宰制可能更为隐蔽、深刻。”[8]媒体对大学生“校园贷”选题的报道展现出意识形态立场,媒体报道的观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对于女大学生群体的形象认知。在对女大学生“校园贷”和“裸贷”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在有关女大学生“校园贷”的新闻报道中,“裸贷”出现的频次最高,媒体往往将“女大学生”和“裸贷”设定超链接,引导网民搜索相关话题,而关于“男大学生裸贷”的新闻报道极少,并且男大学生的角色通常设定是“无辜的受害者”形象。例如,在笔者所选取的有关男性“裸贷”的新闻报道中,《湖北男子网上裸贷反被敲诈,心有不甘炮制骗局勒索他人被刑拘》[9]以及今日头条上的自媒体新闻《无锡男子“裸贷”被敲诈,嫌疑人电脑里还躺着50多人的“裸条”》[10],媒体将叙述重点均指向通过“裸贷”实施诈骗的团伙,报道都以“诈骗团伙被拘留”作为结尾,标题的拟定立足在事实之上。

第二,在有关女大学生“裸贷”的报道中,媒体利用刻奇、媚俗的标题甚至视频内容来吸引受众注意力。例如,《“裸贷”魔爪伸向女大学生!多人被逼自杀》[11]《武汉女大学生裸贷5000元滚成26万元裸照被发给父亲》[12]以及《女生借1.25万“校园贷”,8个月滚成23万,被对方发“裸照”逼债》。[13]这类新闻标题与上述所列举的男子“裸贷”的标题文本结构不同,存在明显的导向性。“女大学生”“裸贷”“裸照”等词频繁出现,并且标注了详细的贷款额度,这些用词显示出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持有的偏见与歧视。媒体没有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女大学生“校园贷”事件进行报道,存在价值立场的预判。

(二)报道主题——区别化设定的媒介形象

报道主题至少包括两个层面——新闻事件的主题和对该事件的观点,作用分别是叙述事实和塑造报道主体的媒介形象,主要通过新闻的标题、正文、视频、图片来体现。[14]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的“校园贷”的报道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以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居多,篇幅较长;第二,报道内容较详细,新闻配图多元化,且尺度较大。女大学生作为“被凝视的客体”出现在图片中,甚至照片被曝光在网络平台及公众的视野内。媒体这样排版布局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眼球,为迎合受众而侵犯当事人的“私域”。除此之外,媒体对女大学生“校园贷”或者“裸贷”的视频报道较多,而在以“男性”和“校园贷”为关键词搜索的报道内容多是关于“校园贷”事件的消息和短新闻,视频报道极少,并且报道篇幅短小,新闻配图较少。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媒体对报道主题进行区别化设定。话语的选择充斥着对女性群体的压迫,将责任归咎为女大学生爱慕虚荣、崇尚拜金主义、被物欲所裹挟等,而关于男性“校园贷”和“裸贷”的新闻报道则以原因说明和建议为主。某种程度上,媒体先入为主地对女大学生群体进行不公正的评价,误导了受众。

(三)修辞与风格——被异化的性别文化表征

梵·迪克认为,“把风格定义为说话人的社会特征和说话场合中社会文化的具体特征的显现形式或标志,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所属社会阶层和民族背景都是决定不同结构的层次上进行考察的,传播语境也有它自身的对风格的限制,风格受到新闻话语的控制。新闻中修辞手法和结构的运用取决于传播目标和预期的传播效果。”[7]74-78在有关男、女大学生“校园贷”的新闻报道中,通过修辞与风格进行语境的标示,对修辞的选用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而风格又标示了传播语境,在无意间表达了传播者的立场并进行观点的劝服。

在人民网《大四男生,陷入“校园贷”黑洞》这篇报道中,小标题为“大学生22个月‘校园贷’61次”[15],通过列举数字表达新闻的真实性。这篇报道的主旨是当事人小谢家境贫困,因生活费吃紧而深陷“校园贷”,并且因还款逾期而遭威逼恐吓。新闻的文本结构所标示的语境是小谢是社会底层的“弱者”,由于对“校园贷”一无所知而误入歧途。媒体通过文本修辞的方法建构了一个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形象,话语表征的内容是作为受害者“应该被同情和关照”的文本风格,并且相对客观地还原了事件真相。

另一则女大学生“校园贷”的案例也是人民网的一篇报道——《女生借1.25万“校园贷”,8个月滚成23万,被对方发“裸照”逼债》[13],标题和正文也通过数字来直指新闻的真实性。这篇新闻报道配有当事人小敏的账单图片,并且突出小敏的家境贫困与“巨额贷款”之间的落差——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女大学生借1.25万,又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滚成23万。通过数字达成修辞效果,形成了特定文本语境下的风格。事件强调小敏为购买“苹果手机”而身陷“校园贷”,新闻话语暗示了小敏虚荣、盲从的性格。根据梵·迪克话语分析的理论要义,“报道的直接性和记者对事件的接近性都是确保报道真实性的重要修辞手段,从而确保新闻的可靠性”。[7]89-90在这起案例中,引用当事人小敏的原话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很多网友评论小敏“活该”“自找”“傻子贷”“不值得同情”等。新闻报道达到了劝服受众的效果,并且在劝服的过程中体现出媒体社会性别意识的缺位,舆论导向功能有待提高和完善。

(四)新闻图示——偏向性的叙事框架建构

图1 男大学生“校园贷”报道的故事性图示

“新闻图示这一概念,代表了话语的总体意义(宏观结构)不仅有自己的组织规则,它还需要某种总体的句法来限定话题或主题在实际文本中插入或排列的可能形式,话语的这种总体形式可用以规则为基础的图式来界定。”[7]50-52由此,梵·迪克确立了宏观主题或结构的新闻话语分析方法。在有关“校园贷”的报道中,本文针对以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为主题的“校园贷”报道进行分析,并且分别建构了新闻图示的框架示意图。

第一则案例以2016年3月19日《新京报》的一则新闻《河南大学生因赌球陷“校园贷”,欠巨债无力偿还而跳楼》[16]进行分析,这是关于“校园贷”事件发生最早的新闻,当事人也备受关注。在这则新闻报道的标题中,交代了人物(大学生)、地点(河南)、事件(原因:赌球陷“校园贷”;结果:欠巨债无力偿还而跳楼),正文部分通过“故事”的形式还原郑德幸身陷“校园贷”这一事件并配有新闻图片,主要事件围绕着“故事”的受害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德幸及其父亲郑先桥,还有借款最多的舍友黄龙展开叙述,通过舍友黄龙对郑德幸赌球的事件进行回顾,并且交代了故事的背景——郑德幸的日常生活表现等。故事的主体部分交代了郑德幸五次自杀的经过,媒体用词表示郑德幸以前是一个“省吃俭用”“自信”“开朗”的人,在身陷“校园贷”后变得“压力大”“尝试与过去告别”。媒体通过第三方讲述人对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郑德幸经历“赌球”事件后发生改变的同情,并且屡次提到关键人物——郑德幸的父亲,强调其家庭情况的窘迫。这则新闻报道是运用故事性图示进行报道(见图1)。该报道描述了新闻事件的经过与结果,全篇没有出现对受害者的贬损、歧视等用词。

图2 女大学生“校园贷”报道的故事性图示

在有关女大学生“校园贷”的报道中,首先选取一则来自澎湃新闻的报道——《邵阳19岁女大学生为生活费身陷“校园贷”,留遗书失踪》[17](见图2)。消息源是湖南卫视经视的一个大型调查,通过视频的方式对当事人真真进行了详细报道,因此在这篇报道的正文部分配有多张视频截图。这则新闻的标题也交代了人物(19岁女大学生)、地点(邵阳)、事件(原因:为生活费身陷“校园贷”;结果:留遗书失踪)。新闻配图中包括当事人真真的书信、短信聊天、微信朋友圈截图等比较私人的信息,以及对当事人母亲的采访配图,介绍了真真从借贷到留遗书出走的经过,揭示了造成借贷悲剧的原因。

图3 女大学生“校园贷”报道的评论性图示

第二则以2016年6月17日《新京报》的一篇评论为例——《裸贷的姑娘们,真的无法令人同情》[18](见图3)。导语言简意赅——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向熟人借款时,被要求手持身份证拍摄裸照一事引发热议。评论的前半部分概括了女大学生“裸贷”的系列事实,并且引用法律专家的观点——“裸持”行为构成诈骗,侵犯了个人隐私权。但是作者将视角聚集在个人层面,对女大学生为何将裸照交出进行发问。作者评论这类女大学生“心智与能力低下”“愚蠢”“无法令人同情”等。这些歧视和贬低性质的词句通过媒体话语塑造了女大学生轻薄的形象,并且说服受众接受这一形象,这则评论体现了媒体对女性群体的话语宰制,将女性视为弱者的观点仍然停留在应然层面。

通过对比以上不同报道文本的话语建构方式,可以看到不同媒体在报道立场、话语策略以及性别意识方面的差异。媒体在针对男女大学生的报道中存在立场和用词的差异,在面对女大学生进行“校园贷”或“裸贷”时往往进行价值判断,女性形象的呈现仍然处在男性主义话语体系中。一些媒体用词有失偏颇,以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为目的来设置议题归属,误导受众,刻意制造噱头,塑造舆论焦点。可见,媒体选择特定话语表征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的调适过程,其本质是基于媒体自身利益的价值立场和判断。

三、“校园贷”报道文本的语境分析

(一)相同之处原因分析

1.新闻属性:传递信息和真实性

在不同媒介有关男、女大学生的报道中,媒体的首要目的是向受众传递信息,使“校园贷”议题进入公众视野,报道大多采用“倒金字塔”的方式交代中心事件以及后果,在正文部分再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安排叙述顺序。“倒金字塔”结构最能体现新闻性,切合读者心理,节省文章的篇幅,达到消息所要求的“快、实、新、短”的特点。在“校园贷”的报道中,通常把事件结果告诉读者,再按照导语、主体、结尾的结构布局新闻,并在文中穿插人物和事件的背景材料。其次,从媒介的角度来看,新闻真实是媒介的生存条件,影响媒介的公信力,也是对媒体人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校园贷”的媒介报道中,新闻真实包含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无论是关于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的报道中,媒体都通过使用直接引语的方式增强新闻的真实性,通过统计数字、账单、人物背景资料、人物语言等呈现事实的真相,同时报道中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因果关系等都能够表现新闻的真实性。从微观层面来看,新闻真实具有相对性,新闻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选择报道事实时往往受到文化制度和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拟态环境的构建也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有关男女大学生“校园贷”的报道中,媒体对当事人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及周围人的影响都有选择性忽略,在“本质真实”和“现象真实”之间有所偏颇,对事件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缺少了解和调查。在有关男女大学生的媒介报道中,媒体对宏观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把握都很准确,但是在新闻相对真实性的制约下还存在不足。

2.新闻价值:重要性和趣味性

德国人托比亚斯·朴瑟认为,选择新闻的标准是异常性和重要性两条,这也是世界新闻史上最早提出的新闻价值观念。[19]作为新闻价值最基本的两个要素——重要性和趣味性也体现在“校园贷”的相关报道中。首先,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的希望,在文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容易误入歧途,一系列“校园贷”悲剧的发生也为大学生敲响了警钟。在郑德幸因“校园贷”自杀事件曝光后,媒体开始对男女大学生“校园贷”的一系列事件进行了数量众多、体裁多样的报道,引起社会瞩目。这一类的新闻报道与学校和家长的利益都紧密相关,无论是男生、女生都能够引起社会对高校教育问题的重视。因此这类报道具备新闻重要性。其次,“裸贷”作为异常性事件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作为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态的这一现象,偏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理想。随着受害人数量的增加,“裸贷”行业升级更新,逐渐形成了放贷、拍照甚至介绍包养服务,衍生出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裸贷”的报道里充斥着“自杀”“自尽”“虚荣心”“裸照”“裸条”等词语刺激着受众的“猎奇神经”,受众对大学生的认知和印象也逐渐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男女大学生的“校园贷”报道具备新闻的趣味性要素。因此,在有关男女大学生“校园贷”的报道过程中都具备了这两个要素。

3.满足受众要求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从“被动型受众”向“主动型受众”发生转变。受众不仅仅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承载者,同时也作为信息生产者而存在。新媒体时期的受众不再是被动阅读、收听和收看新闻的读者和观众,而是可以主动选择、使用和解读媒体内容的“积极受众”。新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为受众赋权,拓展了受众对媒介议题的参与空间,并且满足了不同类型受众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媒介环境的改变使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更高,报道内容需要吸引受众注意,满足受众要求。媒体为获得更多的点击率和关注度,选择不同的案例事实决定被“围观”的对象,“校园贷”及“裸贷”事件大多是以悲剧收尾,以不幸的叙事视角吸引受众眼球。很多媒体报道刊载新闻图片,选择符合受众趣味的新闻主体进行深度报道,并且开放评论区。除此之外,不同于传统媒体时期的公共讨论,网络时代的技术将边缘性的媒介议题在话语公共空间放大。无论是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的“校园贷”事件,经过媒体的传播和放大都能成为受众参与讨论的公共话题,因此针对男女不同性别的报道都能够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要求。

(二)不同之处原因分析

1.文化语境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的“文化堕距”(Culture Lag)理论,认为性别观念作为一种深层文化,它的改变落后于作为表层文化的物质层面的改变。[20]女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程度不同,各地的女权运动状况与受众媒介素养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诞生的女权主义在中国呈现出本土化特征,需要结合中国的特殊文化语境进行思考。有学者提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政治动荡、经济变革等社会背景,直接影响了社会性别等级制度和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和发展。[21]首先,中国的妇女没有经历过集体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其女权意识和社会性别观念在长期“父权制”文化的压迫下归于消解。其次,我国女性群体自身的主体观念和性别批判意识相对薄弱,面对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与挤压早已习惯成自然,对于媒体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建构也缺少反抗意识,因而选择向大众媒体妥协。最后,具有女权意识的中国女性在面对性别压迫时往往采取“温和的反抗”,反抗过程不会触及根深蒂固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也不会触及男性的利益。但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仍然将这种不平等的性别秩序内化为职业惯习和思维方式。媒介话语即权力,媒体分别针对男女大学生进行“校园贷”的报道时,体现出话语权力的制约。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的媒介报道往往带有偏向性的引导,尤其对“裸贷”的女大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在选择批判式的报道框架设定相关议题时,大多将责任归咎于女大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和虚荣心的支配,却没有从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中寻找根源。无论是“裸贷”事件的发生,还是媒介失衡的选择性报道,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在中国特殊文化语境下性别文化的漫长历史性演进。女性在性别秩序中大多被建构为顺从型的角色,女性话语权的长期缺失,促成了男性在性别秩序中的霸权地位,因此女性经常被置于公共空间而引发讨论,而男性却很少被“围观和凝视”。

2.利益驱动

在“校园贷”事件中,女大学生“裸贷”尤其获得媒体的关注。被市场裹挟的媒体已逐渐脱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制约,将经济利益作为首要目标,背后反映的是浮躁的社会心态。媒体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或事件”等,借助新媒体多元的传播效应扩散新闻,尤其是对女大学生“裸贷”进行集中报道以期制造“媒介奇观”。一方面,由裸贷衍生出“肉偿贷款”和“裸条信息售卖”等盈利方式,女大学生的身体影像在“裸贷”色情产业链中成为被消费的物品,女性也作为消费文化的组成部分被媒体报道。网络媒体在“裸贷”与“女大学生”之间设定关键词超链接,成为女大学生负面形象的建构者,吸引受众围观,引爆热点。另一方面,媒体利用人们对于女性,尤其是对女大学生的“窥私欲”进行话题设定,无非是最大程度创造经济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体在利益的驱动下作为“裸贷”的帮凶,对女大学生施加了第二次伤害,赚取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点击率和关注度,引发受众的热烈讨论,激发公众对女性群体的同情。而关于男大学生的“校园贷”或者“裸贷”事件很难成为媒体获取经济利益的“吸金石”,很少利用关于男性的媒介议题来制造奇观景象,因此媒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年轻的女性群体上,结果是媒体为了追求效益和受众注意力而导致新闻失实,影响了公众认知,加深了公众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性别歧视。

通过分析媒体对不同性别角色进行报道异与同的原因,媒体对“校园贷”的报道受到多方面合力的影响,无论是历史文化因素的沿袭,还是新闻场域自身因素的制约,任何新闻报道没有绝对客观与绝对真实,真实性都是相对的。受众的理解和认知也影响着网络媒体新闻的生产,媒体会选择符合受众口味的解释框架的话语和知识进行加工,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在既有框架内重复传递给受众,让受众对传统性别文化不断认同。

四、结语

以上借助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方法,分别从文本和语境视角对男女大学生的“校园贷”报道进行分析,较全面地呈现了媒介报道中的性别图景。一方面,媒体的策略性报道使女大学生的借贷事件被放大至社会“前台”,以亵渎女性形象来制造新闻话题,目的是追逐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媒体有意识和有选择性地报道那些为攀比消费、满足个人欲望进行“裸贷”的受害者,将女大学生“裸贷”的事件刻意建构为必然发生的事实,为受众呈现的是“被商品化”的女性形象。在针对男、女不同性别的“校园贷”的报道文本中,有关男性群体的新闻话语表达得更加冷静客观。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媒体亟待改变针对女性群体的话语表达方式,将女性的利益和需求设置为“网络公共领域”的重要议题,使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生态平衡的一股核心力量。

猜你喜欢
校园贷话语媒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