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阳
作者单位:111008 辽宁 辽阳,辽阳市第九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皮炎湿疹的发生与患者自身体质及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较为常见,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影响其日常生活,该病治疗时间较长,且容易复发。该病常采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1]。本研究对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选标准: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皮炎、湿疹的诊断标准;1周内未使用过任何药物治疗;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研究对象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伴发其他系统性疾病者;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者;3个月内使用过抗组胺、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者。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40.23±16.31)岁;病程1.1个月~8.1年,平均(5.24±1.32)年。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0~64岁,平均(40.32±15.98)岁;病程1.3个月~8.2年,平均(5.21±1.39)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口服,1次/d,于每晚睡前服用,连服4周。观察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用法与对照组一致;白芍总苷胶囊0.6 g/次口服,2~3次/d,连服4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级别:显效,患者皮肤瘙痒、红斑、蜕皮症状消失,无复发;有效,患者皮肤瘙痒、红斑等临床症状消失,但出现复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症状指标指白细胞介素(IL-2、IL-4、IL-5)。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腹泻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45<0.05)。
表1 两组症状指标比较
2.2 两组症状指标比较 观察组IL-2高于对照组,IL-4、IL-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恶心、腹泻各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对照组发生恶心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4,P=0.461>0.05)。
皮炎湿疹的发病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及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病情较为复杂,患者常有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3],并且在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由于该病反复发作可引起皮肤瘢痕和红斑,影响美观,导致患者不自信,从而影响治疗。研究显示,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西药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欠佳[4]。
白芍总苷胶囊属于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白芍总苷提取物[5],通过改善IL-2、IL-4、IL-5等,以及对巨噬细胞产生的氧化亚氮量进行调节,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激活Th2等细胞,提高细胞活性,对免疫系统进行全面调节,从而提高免疫系统活力,同时该药具有止痛、抗炎等作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为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6],通过抑制皮肤中炎症细胞的释放,缓解皮肤不适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差异。
综上所述,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