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慧
摘 要:这些年来,我国的动漫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广西地区的动漫产业也在良好的氛围中取得了突破,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瓶颈期,且与国内外的发达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促进广西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将当地特色的壮族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展现广西独特的一面和深厚的底蕴。文章主要探讨壮族民俗文化在动漫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壮族民俗文化;动漫创意产业;应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1.民俗文化简述
民俗文化是各族民间劳动人民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包含了民间民众各种风俗习惯、生活文化等,是一个国家、民族或是某个地区民众创造和共享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物质,一部分是精神,前者是一个民族劳动人民在物质生产活动当中所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比如住宅、饮食、衣着等,主要为物质属性。后者则是以理念、心理、观念等形态存在的,如语言、文字、艺术、宗教、风俗等。
2.动漫产业简述
动漫实际上是动画与漫画的合体,结合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兼顾文化含量与技术含量,成为当代广受欢迎的一种艺术表现体。这个载体可以传播传统文化,也可以传播现代的时尚潮流文化[1]。在长期的发展下动漫产业逐渐成了重要的产业,甚至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成长点。受到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成为振兴民族文化的推手,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但是我们发现,动漫的发展不能操之过急,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在良好的氛围下培养专业的动漫创新性人才,确保制作出来的每一部动漫作品无论在主题上或形式上都有民族文化的气息,将民族文化隐性地渗透其中,形成具有内涵的传播形式[2]。不难发现,在当前很多好莱坞动漫电影当中,都隐性地传播美国的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全世界人民进行精神的影响和渗透。在我国,20世纪曾出现过动漫产业的辉煌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国产动画,比如《大闹天宫》等,其创造的背景与底蕴就是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观。
在动漫画作品中,卡通形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观看动漫作品往往会对其中的卡通形象有较深的印象,这些卡通形象也因此有了较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变形金刚》等,这些作品都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与巨大的收益,作品中走红的卡通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从动漫作品转移到图书、文具甚至服装上,使得动漫产业的影响力大增,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集合娱乐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3]。在这样无形的文化传播中,动漫是主要的载体,再一次证实了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性。但成为动漫作品前,站在民族的角度我们必须确保作品有足够的创意与创新,比如《功夫熊猫》和《花木兰》,这两部作品的制作公司都来自美国,虽然角色形象以及故事情节都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宣扬的却是美国的文化,所以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工作上国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壮族民俗文化的魔幻性
壮族中有姆洛甲造人的传说,与女娲造人的传说相似。这个故事充满了魔幻的色彩,让观众在观看中了解一个氏族的信仰与文化,同时又对直观出现的梦幻般的场景与匪夷所思的视觉奇观而产生兴趣。这些元素都是动漫剧本所需要的内容。此外,壮族中还有很多相似的传说,比如布洛陀、布伯等,对这些基础的文化进行改变与借鉴,从中提取精华,能为优秀而有特色的剧本补充营养价值。
2.壮族民俗文化的传说性
壮族这一少数民族拥有的传说故事很多,将这些元素融入动漫画作品的创作中,比如引入一些合适的题材,或是讲述故事的情节等,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所体现出來的不仅仅是壮族的民族特征,更是一种民族品性,能够让少数民族同胞从中获得归宿感与认同感。
3.壮族民族文化的图腾性
自古以来,壮族与青蛙都有着不解之缘,壮族人民认为铜鼓就是蛙腹的变形物,而青蛙就是雷神的儿子,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关于青蛙的故事有很多,大多内容较为简单,但却有着深刻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由此青蛙成了壮族的图腾文化,成为能够呼风唤雨的象征,也预示着安定、吉祥、丰收与昌盛。实际上,任何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图腾崇拜,作为一种精神信仰长期存在和延续下去,这种图腾文化非常适合融合到动漫画剧本的创作中,不但需要展现单纯一种物质元素,更要体现其民族精神元素,从整体上来提高整部动漫画作品的审美高度,从而强化其感染力与影响力[4]。
1.民间文学
这种载体是在传说、神话与故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民间艺人的再创作,成为众人皆知的文化。这里重点分析《姆洛甲》,这个故事讲述创世女神姆洛甲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它的口头创作就是“与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社会习俗相关”,尽管整个故事是编造出来的,但并不完全是凭空想象,也不会太过违背社会的常理。所以在融合与创新中创作者要注意叙述时所描绘的都应与这个民族自身的生活和相关的自然现象与生活风俗关联,表现的是自推理与想象中对自然现象做出的解释,也是通过借助幻想来达到征服自然的目的。再比如刘三姐,其聪慧机敏、优美动人、歌声嘹亮,歌仙的传说名不虚传,所以人们才会对她喜爱无比。关于刘三姐的故事记载还有很多,可以成为动漫作品中非常好的素材。
2.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比其他的载体更为真实与现实,所以其题材大多都是伴随人们成长经历而出现,且经久不衰,通过广大群众劳作间创作,在情节的表现上较为夸张,有一定的幻想,但体现的都是传统的美德。所以在将其与动漫作品相结合时就要体现坚持正义、勤劳善良、舍己为人等价值观,同时反对懒惰、剥削、邪恶等。民间故事实际上是从生活本身出发的,所以与之对应的作品也不宜异想天开,但又不能局限在实际情况以及人们普遍认为的合理范围内。比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拍摄的一部动漫电影《一幅壮锦》,讲述一个贫困家庭依靠努力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它所表达的就是壮族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心声。
综上所述,壮族民俗文化源于人民日常生活中借助自然生存的经验,其充满了智慧与情感。在长期的发展与沉淀下,这些民间艺术有了历史的痕迹,但也因此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民族符号与民族文化。在将其与动漫产业结合的过程中,创作人员要借其影响观众的共鸣,充分发挥其艺术价值的魅力,并在原有的特色与基础上增值,才能使其拥有影响中国人甚至影响全世界的精神价值。
[1]彭 湘.广西民俗题材动漫制作对形式美的把握[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92-95.
[2]李祖鹏,于 静.壮族民俗文化在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8):273.
[3]汪开庆,李艺谋.壮族民俗文化中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元素[J].广西民族研究,2011(4):97-101.
[4]刘 涛,徐晓婷.解析中国经典造型形象中的民族元素[J].长城,2009(1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