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诗蔓
摘要: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快步到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变得更加艰难,企业不得不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精打细算,于是很多费时费力费神又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被外包给专业的公司,尤其是招聘服务外包在经济形势大好,企业都想快速发展的今天非常盛行,因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公司可以做得更专业、更高效,使企业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于更有竞争力的业务上来,从而节省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企业招聘外包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文章从企业招聘外包的实例入手深入分析招聘外包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而提出风险防范策略为企业完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招聘;外包;风险
一、企业招聘外包的涵义及需求
(一)企业招聘外包的涵義
企业招聘外包是指用人单位将全部或部分招聘、甄选工作委托给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由其利用自身在人才资源、评价工具、流程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来完成企业招聘工作,以保障招聘企业用人需求的一种方式。通常工作中所见到的人才中介、人才派遣、猎头服务、人才租赁等等都是招聘外包,只是他们在服务范围、收费标准、人才层次、时间长短等方面有所差别。
(二)企业招聘外包的需求
招聘外包之所以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认可,源于大多数的企业有人员供应与管理的需求,而这种需求通常受到财力、物力、人力、时间成本的约束,当招聘工作的成本高于它可能产生的价值时,或者企业没有能力、没有精力做好专业的工作时,企业就会选择外包。因此。企业招聘外包的需求主要围绕低成本、专业、高品质的服务、灵活、可持续供应等因素展开。
二、企业招聘外包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招聘外包可能产生的企业内部风险
1.使一部分员工利益受损
当企业选择招聘外包时,势必会影响一部分员工的利益。一方面,影响来自于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利益。当把招聘工作外包出去之后,招聘专员所负责的职责就会减少,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绩效,或者导致招聘专员职位冗余,增加辞退或转岗几率,影响到内部员工的归属感与安全感。另一方面,企业如果对招聘外包工作处理不当,不仅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同时也可能对外包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2.对外包员工的不信任
招聘外包即是把招聘流程外包出去,外包员工与企业内部员工在面试环节上存在明显差异,比如面试、筛选、录入、沟通等流程都是由第三方企业实施,而企业只是起到一个人才留用的决策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对于外包员工的了解只是来自于第三方企业的转述或者最后一轮参与的决策面试,相对于企业内部自己招聘的员工,对外包员工的了解十分有限,间接降低甲方企业对外包员工的信任度,从而不敢把重要的业务交给外包员工。
(二)招聘外包可能产生的企业外部风险
1.外包商选择的风险
人力资源的外包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而我国的人力资源外包在21世纪初期才刚刚开始,虽然起步相对于欧美国家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随着引进大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兴起了很多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由于人力资源外包市场还不是特别完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的服务品质也参差不齐,如果外包商选择不当就会产生很大的风险,违约造成的损失对于外包企业有时候是致命的。选择经验丰富、信誉良好、专业水平较高的外包商十分重要,很多外包商在投递标书的时候会进行过度的包装,但实际上企业本身的实力水平、业务经验都十分匮乏,如果不调查清楚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2.人员供应的风险
人员供应可能产生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员工与岗位职责的匹配度和员工的稳定性两方面。
招聘最重要的标准是人岗匹配,这就要求企业向外包商提供精准的岗位说明书,并就岗位说明书的要求与外包商进行充分的沟通。但是很多企业在实施招聘外包时这项工作做得并不好。而招聘的标准通常是由外包商海选,再由外包企业面试,最后成功被录用的在50%左右,而这50%中有很多应聘人员对应聘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不了解,于是上了岗又很快离职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既造成大量的人才浪费,同时供应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不高也会占用外包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从而给企业的业务运行带来风险。
员工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与企业自身招聘相比,外包商所招聘员工的稳定性会更低一些。影响员工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跟外包商签合同,员工的心理会有所顾虑,在用人单位是否会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是否会影响晋升机会。第二,外包员工有长期和短期之分,如果是正式就业转为企业员工,其稳定性还好一些,如果是短期员工,那他们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比如节假日、加班费可能会与正式员工有所差别,从而造成员工心理的不平衡,影响到员工的稳定性。
3.招聘过程的风险
招聘过程是外包企业就招聘事宜与供应商之间不断沟通与协调的过程,这一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文化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两方面。
(1)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个领域企业文化也会有所差异。例如我们熟知的互联网三大企业BAT,百度的核心价值观是简单可依赖,腾讯则是正直、进取、合作、创新,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观有六点之多,分别是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更不用说在不同领域的企业文化了。而企业将招聘进行外包,实际上就是将企业的人力资源与外包商的人力资源进行融合,这就涉及到双方不同企业文化的整合,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摩擦的问题。在外包商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往往是以自身多年的成功经验为主,也就是倾向于外包商的企业文化,而忽略了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可能会因此引起一系列的风险与损失。
(2)信息不对称
招聘外包与企业本身招聘不同,需要外包商与用人单位及时的沟通与协调。在招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用人单位与外包商对接的人员不清楚招聘信息。例如薪资、福利等问题。对接人员与外包商对接人员沟通的薪资福利,用人单位不承认,致使应聘人产生心理上的顾虑,最终不入职。第二,用人单位反馈不及时。外包商推荐应聘者到用人单位面试后,用人单位没有及时反馈,没有确定的答复,或者答复模糊,可能会影响后期的招聘效果甚至会影响到招聘企业的企业形象。第三,沟通不及时造成招聘流程混乱。用人单位和供应商之间由于沟通不畅,比如忽视到底由哪一方负责通知候选人复试等细节,会给双方都带来损失,甚至是引起法律纠纷,出现问题责任相互推诿从而产生风险。
三、防范企业招聘外包风险的策略
(一)做好企业内部沟通
当企业招聘外包的决定做出之后,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与外包商对接人员,就招聘事宜进行充分的沟通,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防止出现问题相互推诿。需要对接人清晰了解哪些信息是硬性规定,不能随意改变,哪些信息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企业内部的信息一致,就会使得企业与外包商的信息一致,規避了由于信息不一致让应聘者产生的心理顾虑导致人员不稳定、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
(二)制定详细的招聘标准
目前企业提供给外包商的用人条件除了一些硬性条件以外其他都很宽泛,例如“需要踏实肯干的人”“需要活泼开朗的人”等,这类语言表述都很模糊,容易误导招聘,产生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不仅需要依据岗位说明书制定详细的用人标准,更需要外包商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对被企业所选用的人员类型进行分析。在进行招聘的时候进行判断。不仅要判断适不适合岗位,还要分析是否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
(三)慎重选择外包服务商
1.服务、理念、企业文化等
外包商的选择尤为重要,首先在收到标书后要对外包商的资质进行深入的核查,到相关的政府服务网站、曾经的合作伙伴、企业办公场地进行核实,尤其要看外包商的资质、口碑、信誉、管理制度等,确保外包商的实力和服务品质。还要对外包商所提交的案例进行确认,判断是否有造假的情况。其次,要选择理念、企业文化与本企业类似的外包商,这样避免在招聘过程中,因为企业文化冲突造成人才的流失。最后,是要选择有完善的服务体系的外包商。
2.报价
在实际工作中,报价低的供应商不一定是不好的外包商,报价高的也不一定是好的外包商,报价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要根据所需要外包的岗位而选择适合的外包商,比如有些外包商在中高端岗位招聘的效果比较好,但是企业是刚成立不久,或者企业名气相较小。如果企业外包的是这种中高端的岗位需求,不妨考虑一下这样的企业,一是效果好,二是可能相对于专业的猎头公司,或者一些大公司成本更低。
(四)加强招聘外包流程的监控与协调
在招聘外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双方的沟通,第一是要保证企业负责与外包商对接的人员准确了解招聘条件,规避因为信息不对称致使应聘者产生疑虑,给企业带来风险。第二是企业面试完毕应及时与外包商沟通反馈,确保外包商选人的精确性。第三是制定完善的招聘流程。企业确定好初试、复试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应聘者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流失的风险。同时也确定好企业与外包商各自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避免重复性的工作使应聘者对企业形象产生质疑。
(五)及时对招聘外包效果进行考评
招聘外包结束之后人力资源部门不应该对外包商放任不管。双方应该及时地对招聘过程及招聘效果进行考核和交流,以总结招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这样既可以了解招聘的进度和效果,又可以为以后的招聘外包服务提供数据参考,使招聘外包越来越完善。例如,本次选择的外包商提供的应聘者是否符合本企业的需求,外包商是否及时供应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对外包商的招聘效果的考核可以作为双方是否继续合作的依据,也可以作为企业以后选用外包商的标准。
四、结语
目前国外的招聘外包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而我国的招聘外包才刚刚起步,各方面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在运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监督和保护。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外包产业的兴起。招聘外包以其明显的优势确实给企业节省了成本,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但只有采取了完善的措施才能将其中的风险降到最低,使招聘外包越做越完善,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