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祥珍��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最为主要的内容,也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着不尊重学生、不平等对待学生等问题;需要从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技术的规范性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问题与对策;规范性
一、 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行为观念的问题
1. 不尊重学生
有的教师对生理或品行有缺陷的学生起不文雅的“绰号”,如把爱动和多动的学生称为“跳蚤”;有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过程中,用诋毁、辱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尊严和声誉攻击;有的教师把智商较差的学生说成“蠢得像头猪”,侮辱学生人格,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2. 不平等对待学生
(1)情感歧视,表现为对好学生是爱,对差生是怨和恨。
(2)学习歧视,对好学生关心爱护,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对差生漠不关心,很少或不给差生表现的机会。
(3)评价歧视,对好学生的进步和成功给予肯定,对差生的进步找岔子,认为差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是碰运气,没有客观评价他们的表现。
(二) 管理方式上的问题
1. 放任学生,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较差,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为只顾讲课、不顾效果、放任自流,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漠不关心,缺乏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2. 独断专行,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严厉,但这种要求往往只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确定,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
3. 对偶发事件应急不当。有些教师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没有遵循“控制自我情绪,尊重学生,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原则。而往往对于突发事件表现出不能自控,大声呵斥,甚至谩骂学生。
二、 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思考
(一) 更新教育观念
1.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首先,教师应信任学生。信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尊重,而无端的猜疑则是对学生的大不尊重,教师应对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给予一些指导,要有耐心。
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都是不同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要有意识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这也是因材施教和现代素质教育所提出的一系列的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兴趣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欣赏学生,我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夸奖和表扬,而是应该真诚的欣赏他们,鼓励他们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身的长处,这样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就会比较好,也会有意识地主动接近老师,这样的教学其实更加有效,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 要强化与学生的互动行为
在课堂上应该是师生共同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思想其实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教师对学生做的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更加重要的是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科学运用,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沟通和交流,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构成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和学生还应该积极和主动的互动,利用积极主动的互动,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 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技术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1. 深入分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刻和彻底的分析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教材的价值。因为教材蕴藏着编者的心血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在透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帮助学生挖掘潜能,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师在整理问题的时候,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一点。
2. 设计好教学情境,注意问题的提出
要设计出好的引入,让学生能轻松进入教学内容,并产生愉悦的感觉。比如可以用一个谜语开始,提起学生的興趣,把严肃的课堂转变成快乐学习的地方。
(三) 改善课堂管理的方式
1. 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宽宏大量,要注意自己的价值评判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对于教师比较崇拜,把教师当作权威,所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会用教师的判断直接衡量自身的行为正确与否。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能简单的用“对”与“错”来评判学生的“异想天开”。当然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科学主导,结合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亦师亦友,共同成长。
2. 机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教师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要控制好自我情绪,尊重学生,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前提是要有爱心、耐心与细心。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总有一些事情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内,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心平气和,仔细地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然后分析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都会出现口误、笔误等情况,有时候在讲课的时候还会突然想不起来,接下来应该如何教学,可能会忘记内容的衔接方法,其实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处理办法的。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冷静,其次,教师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其实也是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后,一定要仔细地考虑问题,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小学教师作为人民教师队伍的一员,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教师更辛苦、更崇高。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断改善自身的认知结构,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完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个性的全面发展,以真正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
谭祥珍,重庆市,重庆市万州区李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