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波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应在长时间考察条件下,才能准确的分析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可采用时间序列之方式,进行研究。在该计量方法中,最小二乘法是最为普遍的计量方式,但由于该方法的前提是所有变量必须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否则将导致结果出现误差,甚至出现伪回归现象。基于此,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
向量自回归模型,即VAR,其不建立在任何经济理论基础上,进依靠模型内所产生的变量来分析有关数据,以及数据被所产生的长期动态之关联。在该模型内,VAR优势在与其不受到任何变量的约束与限制,较比OLS计量方式,其可信度更高。
在进行该模型分析前,需要设定相应的指标。其中,Y为农业经济总产出,G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采用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为非排他特性。且,农村教育也包含在公共品范畴内,基本由政府提供,因此对农业生产来讲,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采用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来反应个私人资本投入,以Kp来表示,进而最终建立如下模型:
InYt=β0+β1InGt+β2In(IE)t+β3In(Kp)t+μt
数据的主要来源为2010-2018年,共八年的年度数据。所选用的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就是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由于缺乏能够反映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教育的支出统计数据,因此采用国家的教育经费支出中,农村所占比例,来反应教育支出。
(一)检验
时间序列的数据多处在非平稳状态,因此在进行分析前,应检验序列变量是否为平稳状态,若处在平稳状态,则能够采用OLS方法开展回归分析。若变量处于非平稳状态,则需要采用VAR方法进行分析。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基本处在平稳状态,且为一阶单整序列。由于各变量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因此应确定其间的关系,加以验证。在验证前,应了解VAR模型的结构,为确定其最优滞后阶数,故选择最大滞后阶数为3,再利用LR等统计方式来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
尽管各变量都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但由于其表现为平稳序列,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固定关系,利用Johansin协整检验法,确定其间关系为:
利用公式可以得出,我国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支出呈负,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为正,农业总产值下降。这个结果与我国有关研究文献的结论相反。大部分人认为,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越大,农业生产率也将越高,也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在实践经验中,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若超过标准,将挤压其他支出,如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反而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支出,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提高作用。私人资产投资对农业生产总值也具有正向作用。另外,在该时间段内,农村个人固定资产的投入较比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支出更具有促进作用。表明,物质资本主带动农村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政策建议
实践结果表明,在该时间段内,国家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以及居民个人很固定资产的投资之间存在一定稳定的关系。同时,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个人固定资产的投入是影响农村农业总产值的重要因素。其次,国家财政对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不能提高农业总产值,对教育的支出,以及个人资产的投入对农业总产值有着促进作用。个人资产的投入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研究中显示,基础设施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农业生产总值的提升,而人力资源的积累以及个人资产的投入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该因素之间不存在短期的波动现象,且也不会在短期内影响农业资产。
针对上述综合型结论而言,我国未来的农业政策方向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国家财政投资应适当对基础设施投入,应避免盲目性的投资与扩大投资金额。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为基础建设投入资金,避免出现挤出效应,影响农业经济的增长。
其二,应适当增加人力资本,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包括,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量,改善教育环境,提高对农村教育的待遇水平。同时,针对农业经济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农业教育活动,学习活动。以不断增强农村地区的知识水平,增强人力资本的存量。利用知识的力量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经济活动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其三,应出台有关政策,以提升农民的收入、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为核心。在有关研究中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村个人固定资产的投入仍旧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农民个人固定资产量,是其重要根本。通过保障农民个人固定资产的有关途径,保护农民生产收益,进而促进农业经济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