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
1、统计背景
为了详细掌握无锡市农民收入情况,无锡市委农办和江南大学商学院合作建立了百村农民收入调查体系:根据“村强民富”的原则,从全市896个村级经济组织中,等间等距抽取100个样本村,对其原户籍人口2014-2015年的就业情况、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统计。
该统计方式将农民收入分为农业生产性收入、就业工资性收入、创业经营性收入、财产投资性收入和政策保障性收入五部分。将经营收入中的一部分定义为农业生产性收入、二产和三产中的经营性收入归并为创业经营性收入。
本文将基于该统计数据研究无锡市农民收入情况(2014年-2015年)。
2、基本情况
无锡市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340元、27542元和28293元,2015年和2016年增长率分别为4.56%和2.73%,呈下降趋势。其中:农业生产性收入先增后减:920元、980元和964元,增长率为6.52%和-1.63%;就业工资性收入增长稳定,分别为14861元、15517元和15857元,增长率为4.41%和2.19%;创业经营性收入分别为14861元、15517元和15857元,2015年小幅增长24元,同比增长0.39%,次年增长率提升到2.30%;2015年财产投资性收入增长显著,由6117元增长至6141元,同比增长8.16%,2016年为6282元,基本持平,增长6元;政策保障性收入增长稳定,分别为:2566元、2875元和316元,2015年和2016年分别增长309元和281元,增幅为12.04%和9.77%。
从结构上来看,2014年至2016年无锡市农民收入变化并不大。来自就业工资性收入的贡献最大,三年来占比都达到56%以上;其次为创业经营性收入,三年来占比分别为23.22%、22.30%和22.20%;在政府密集政策刺激下,政策保障性收入占比稳定增长,分别为9.74%、10.44%和11.15%;财产投资性收入三年来保持在7%以上,分别为7.12%、7.37%和7.19%。农业生产性收入占比最低,分别为3.49%、3.56%和3.41%。
1、收入结构不平衡
收入结构有差距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是正常情况。通过对这组数据分析,政策保障性收入和创业经营性收入占比稳定,处于合理范围。鉴于无锡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城市化水平高,农业产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 3%,人均耕地面积仅0.27亩。农业生产性收入虽然占比最低(2016年占比3.41%),但也处于合理范围。而就2016年数据为例,就业工资性收入占比56.05%,财产投资性收入仅占7.19%。2、贫富差距较大以2014年百村农民收入调查统计的数据为例,人均收入低于2.6万元的有42个,低于2万元的村有18个,低于1万元的还有1个。经济强村人均收入有的超过4.0万,而经济薄弱村人均收入最少的只有0.9万,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3、农村土地产权所属不明晰
产权明晰是资产实现资本化的前提,任何资产只有包含完整确定的权利,才能通过流转实现其资产价值和收益,由于历史政策原因,农民产权不明晰,这不利于集中农村闲散资源、阻碍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如此则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不利于提高财产投资性收入,明确产权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是流转和交易的基础,是资源得以合理配置的逻辑起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需要对相关的产权进行登记,比如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土地经营承包权、房屋所有权等,并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土地经营承包权、房屋所有权等的流转。农民的财产获得相应的确权颁证后,可以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出让、出租等流转,有助于实现旅游养老产业的集中规模经营。同时鼓励农民将房屋、宅基地等产权进行买卖、抵押贷款、租赁、作价入股等把产权盘活,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把“不动的钱”变为“可动的钱”,以此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鼓励创业
2015年无锡市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5333元,同比增长9.1%。无锡市农民就业已达到饱和,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就业工资性收入的前提下,还应鼓励农民创业。政府要做好顶层规划,鼓励、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农村休闲旅游、家庭手工业等。
3、强化扶贫
无锡市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但是仍然存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截至2017年底,全市低保户约有3万人,特困供养人员5000余人,领取残疾人生活补贴人员约有26964人。而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由患病或意外伤残等导致的,这一类的贫困人口的扶贫工作需要政府十分关切以及大量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如加强社保体系的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