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报划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农村小型水库、池塘、各种渠系,按照作用不同,可分为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和配水工程三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主要性能是向农民提供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保障农业灌溉,缓解旱涝灾害对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改善农村环境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公益性”。
自从落实农村承包责任制政策以来,耕地、畚地、林地已承包到户并各自经营,水利工程的集体所有权、经营管理权与农村农业生产自主经营的矛盾至今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现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一直没有落实到位,水利工程有人用水,没人管水的现象非常严重。根据实际经验,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总结为以下三点:
1.财政投资不足
财政投资不足,是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面临的状况。资金不足带来的直接问题就影响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甚至有些水利工程的启动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建设工期和建设质量。由于施工用地涉及到个体农户承包的山界林地,需支付一定租金,更是严重地增加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难度。
2.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小型水利工程重视程度的增加,维修或更新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对管理人员的需求也逐年增加。现阶段,有很多管理部门和管理单位的设置不合理,专业技术型人才很少,管理型人才很多,基层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严重老化,招聘年轻专业人员进驻困难,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并没有得到最科学的配置,最终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3.管理体制落后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弱,乱用水的现象屡禁不止。在堤坝旁挖渠挖沟、围水修鱼塘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两水夹一岸”的状况。这些用水混乱的现象也使水利工程设施损毁非常严重,使用效率大大下降。有些农户为了满足一己私欲,随意性的开采水和截拦,水利工程的渠系被破坏或改变用途,严重的丧失了供水的功能。
切实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实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实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任务的关键,“水利农业根本命脉”,也是国家“三农建设”的要求。对此,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水利工程分级管理体制
各级政府要将水利建设管理当做一项基础产业来重视,从政府开始,要强化管理方向导向,制定相关政策,按照经济手段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水利服务机构,发挥出机构民主监督、协商和水利技术服务的功能。
2.调动群众的热情参与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一项发展农村经济重要的公共设施,是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根本,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科学管理体制普及到基层,调动社会力量和当地群众热情参与热情,拿部分管理收益用于水利工程的养护和维护,利用群众的力量,积极引导民众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来。在此,可以将水利工程分包给群众,给予群众一定的经营管理权,使群众采用的承包的方式,获得获利的权利。同时,承包方还要对承包部分的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和管理,水利组织机构要会定期对水利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如果出现维护不当的现象,及时作出整改抢修意见,性质严重的应当将其收回,并给予承包方一定的处罚。但是,无论怎样增加管理维护方式,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仍然不能偏离“公益性”的初衷。提倡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和“用”联系起来,积极调动起群众的管理热情,保证农村生产生活正常用水。
3.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
若想提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益,必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将其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加大宣传增强群众对水利工程依法管理的责任感。在对农业基础建设进行资金投入时,要加大对水利工程提升的投入;最后,要招聘专业的水利工程管理人才充实基层管理力量。对于已有的管理人员,要加大力度提升综合素质。只有人才得到保障水利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顺利开展,真正提升管理质量的效率。
4.管理科学化,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延长使用寿命,使其最大程度的为农业生产服务。故此,管理科学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除了上文提到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外,还要积极引进新技术,顺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不断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当然,水利工程管理也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益,保证水利工程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对农村生产和农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也是解决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最有效手段,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也因其独有的特点,需要特殊的管理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水利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真正提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