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交通:面向世界

2018-08-21 07:11本刊编辑部
中国公路 2018年14期
关键词:面向世界中国工程院强国

文/本刊编辑部

“交通强国”——这个涉及生活、远及2035年直至本世纪中叶的蓝图,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2035年,中国交通是什么样子?交通大国如何迈向交通强国?从现在到未来,2035年的中国交通将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和发展脉络?这些问题在2018WTC上举行的交通强国论坛——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简称“交通强国论坛”)上,得到集中回应。

交通强国论坛分为面向世界、立足中国、省级实践三个板块,本刊将分三期专题分别报道。

20位院士共话“交通强国”

20多位院士、7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综合交通专家、5位先进省份的交通部门负责人齐聚2018WTC交通强国论坛,从面向世界、立足中国、省级实践三个视角,共话2035年中国交通的模样,感受来自2035的脉搏和未来中国交通的脉动。

历时一天的论坛,300多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与会代表,最终达成了强烈共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决策,赋予了交通人一个神圣的使命,作为交通人,要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中国公路学会、清华大学承办。会场“站”无虚席,成为2018WTC最受瞩目、最多听众的焦点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孙永福,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联合主持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朱高峰、殷瑞钰、翟光明、张寿荣、袁晴棠、杜祥琬、邓文中、王礼恒、王安、王陇德、赵晓哲、郑静晨、张军、黄维和、杨善林、卢春房、陈晓红、刘合,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袁鹏出席会议。20多位院士及专家深度参与论坛各个环节的讨论,就交通强国建设交换意见、贡献智慧。

在6月19日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盛大的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作为6位开场主旨报告专家之一,代表“交通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向全世界发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的总原则——既要有全球视野,又要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的交通强国之路。同时,傅志寰在报告中还研判了未来十年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方向:未来十年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难得的“窗口期”,要优规划、调结构、抓综合、补短板、重枢纽,按照“网络互补、通道集约、节点一体”理念,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实现高质量发展。傅志寰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报告(见本刊13期“深度·交通强国”专栏文章)成为交通强国论坛的序曲。

融合世界经验 缔造中国交通

交通强国论坛的第一个主题板块是“面向世界”,旨在吸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综合交通建设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探讨这些经验如何实现中国式的落地。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在致辞中介绍了“交通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的背景和公众关注的进程——“交通强国战略研究”重大课题于2016年11月立项,将历时两年,项目组成员包括26位院士、14家单位、164名专家。目前,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基本明确了中国交通强国发展的目标,以及2030年和2045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将实现的世界级别的交通建设目标。确定了实现交通强国的十大战略,同时提出了战略中心、战略任务、实现途径、整体建议,以及实现交通强国的保证措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东京大学教授加藤浩德,首尔成均馆大学名誉教授Kwang Sik KIM,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国)GIZ China交通运输与能源领域主任Sandra Retzer,新加坡城市交通国际学院院长罗兆广,香港运输署前副署长陈阮德辉7位专家就智能交通的社会性,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合,城市轨道发展,公共交通的难点和痛点,低碳交通和绿色交通的发展,公交都市实施的策略,香港城市公共交通等综合交通建设的关键问题,贡献了世界经验。

猜你喜欢
面向世界中国工程院强国
面向世界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牵引大湾区纵深发展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精彩
“做人首先要勤奋”——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建勋的长寿经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话语再释
“学习强国”礼赞
秦晋争霸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