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影
摘 要:本文以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雁洋旅游小镇的策划为例,以古今融合,共生客家为目标,通過对客家本土化"文化基因"的提炼,将其作为旅游策划与设计的要素,以打造国际慢生活小镇为总体定位,通过策划适应时代特征和传承客家文化创新要求的旅游空间,实现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国际慢生活小镇;旅游策划;旅游设计;客家文化
一、项目背景
1.城市背景
有“世界客都”之称的梅州地处粤东山区,距广州500公里,在城市周边游周末短途游市场中有着先天优势。近几年,“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已逐渐成为梅州的城市品牌,这个昔日偏于一隅的山区市正成为人们寻幽、览胜、挹趣、怡情的“桃花源”和“休闲之都”。 随着广东省吹响建设“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号角,梅州提出了建设“国际客家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而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将成为集中展示客家文化和体现“慢生活”休闲方式的战略示范区域。
2.规划区概况
雁洋小镇地处梅州市的东北部,东部已有雁南飞、雁鸣湖、灵光寺、阴那山等驰名珠三角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地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既有良好的山、水、田、园资源,更遗留有松坪、雁下两个客家围龙屋古村落,见证千年客家城的历史变迁;规划范围用地面积约8.7平方公里。
二、总体构思与定位
策划在对国内外慢生活小镇案例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慢生活小镇“沉浸式旅游产品的组织、夜间休闲娱乐的策划、新型生活理念的引领”的三大产品模型,以代表客家精神的“修身齐家智国尚天下”为四大核心功能框架;以“客家文化”为内涵,重点规划“客家田园、客家民居、客家美食、客家节庆、客家工艺”等五大商业文化空间,合力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田园休闲、人文度假、文化创意、国际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旅居式慢生活小镇。
三、提炼客家文化基因
雁洋镇具有典型的梅州客家特色城镇风貌,在城镇格局方面,镇、村选址多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盆地、山谷、河滩处,十分符合客家人择址定居的布局模式。
雁洋镇保存有大量完好的客家传统民居,不少新建的建筑也延续了客家民居的传统风貌。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
雁洋客家文化结构: 客家手工酿酒文化;山歌文化;客家饮食文化;新客家民居建筑设计文化;民居文化(客家油画);泥塑文化。
雁洋镇的雁南飞、雁鸣湖、桥溪古韵等几个知名景区从建设之初到营业,都向游客传达出“慢游”的生活概念。
四、修身——齐家——智国——尚天下四大核心功能区策划
1.雁鸣湖山水养生旅游度假区(修身)
依托雁鸣湖的山水资源,以身心灵全方位养生目的地为发展定位,将客家山居的生活方式导入到山、湖、田等空间环境中,传承客家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汲取传统的建筑符号和元素,辅以现代的建筑文化及特色,形成独特的现代新中式养生社区。
2.松坪古村落旅游发展区(齐家)
以“客家祠”为文化内核,以村落中的祠堂为载体,打造客家名人18家堂,以展现客家人的治家精神。借鉴皖南古村落的开发模式,保护传统围龙屋建筑,拆除与传统风貌不相符的现代建筑挖掘客家传统习俗、产业、土特产品、祭祀活动、传统艺术表演等文化资源,再现客家传统生活生产风貌。考虑雁洋作为旅游度假新城的产业发展特点,远期逐步迁出生产性企业,依托梅州七个艺术之乡的文化资源,打造一个集传统工艺设计与制作、城市与建筑设计、影视制作服务、节庆会展策划、文化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小镇。
3.世界客商总坛中央商务区(智国)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万之众,在这些国家分布着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这些华侨为了让子孙后代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精神,一次次发起回到大陆客家原乡的公祭活动。
在梅州客家之都策划世界客商总坛,为海内外的客商回到梦中客都的精神寄托,也是为客商们的商务交流与经济往来搭建对话的桥梁。
4.国际慢生活小镇(尚天下)
老城中心区借鉴意大利天堂小镇和云南丽江古城的开发模式,保护历史传统建筑和山水资源,植入现代的餐馆、精品客栈、手工作坊、画廊、酒吧等多种业态,开展多元化的民俗体验和节庆活动,对老城区进行系统升级和改造,同时配套城市公共服务和文化职能,使之成为融自然景观、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现代休闲、公共服务、山水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慢生活旅游小镇。利用老镇区外围的西、南部开阔空地布置高档休闲养生街、客家原生态美食街、度假地产等项目,形成休闲养生产业环。
五、文化传承的空间设计要点
1.延续自由生长的城镇格局
最初的雁洋小镇以围龙屋建筑群自发地点缀在乡村田间或山丘地带,数量不断增多,逐渐形成村落,再到城镇,城市的结构处于一个自由生长演变的过程。本着保护古村落和古城格局的原则,本次设计摒弃大拆大建的开发手法,倡导在尊重原来城镇空间的基础上的类似植物蔓生的有机生长的开发模式。
在充分尊重城镇的生长法则的基础上,通过赋予新的养分——多元化的城市和旅游功能,催生新的城市空间。采用“碎片整理”、“组团拼贴”、“有机耦合”等设计手法,构建类似于蔓生植物有机生长的空间特征。
2.传承历史文化的建筑设计
充分沿用并大胆创新围龙屋的建筑形式,从布局形态、造型、色彩、材料与工艺等方面进行提炼和借鉴,创新客家建筑形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3.塑造个性特质的城市符号
城市小品、标识系统、色彩配置、夜景照明等方面的设计充分考虑城市元素的提炼,强化城市文化特色风貌。
4.传达可感知的地域精神
通过客家特色的文化空间的塑造、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开展、传统生活方式的保护等手段传达客家精神和文明。
六、结语
“地域的衍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永远不会停息”。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目标之一。策划依托雁洋镇文化传统和现有小镇特色,以打造慢生活时代“古今融合,中西共生”客家小镇为目标,是探索文化古镇的旅游发展与开发的有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