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威
【摘 要】学校体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小学生体育教育中更是承担了更重要的责任和作用。本人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谨从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改变近期效益,教学中重视远期效益倾向;加强体育锻炼,重视终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浅谈小学生体育教学的策略,撰文以飨同仁。
【关键词】改变观念;培养兴趣;重视效益;培养能力
学校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小学生体育教育是全民健身的启蒙。但是小学体育课堂“放鸭式”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因此,依据小学生体育锻炼课程标准,教师不仅要传授体育健身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还要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之终身发展体育锻炼。为此,必须改变小学生体育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提高教学效益,理应达到丰富的知识和强壮的体魄的完美的结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
体育是一种有趣的、有意的、有效的健身活动,要使每个学生走上社会后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和坚持发展体育锻炼,最关键的是要改变教育观念,使小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和习惯。设置的诸多运动项目、游戏内容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让学生亲身经历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具有欢愉的体验、成功的体验。为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改变现有的重身体素质练习,轻运动技术教学。改变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公式化、训练对象成人化的现状。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分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给大家,使学生能认识和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体育游戏,为终身体育做好铺垫。在教学中设置轻松愉悦的游戏,变“枯燥的练习为鲜活的游戏活动”,变“被动的技能掌握为欢快的比赛活动”。如:垫上体操(仰卧起坐)活动,可以融入“穿越”的游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每组都由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游戏设计活动中可以有:仰卧起坐练习、穿越障碍物、两人背靠背运球、单脚跳等活动。这样创造性地玩、创新性地练习,充分做到玩中学,学中练。最后让学生自己来对某些项目进行考评,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运用保健知识进行自我医务监督和处理突发事件,让学生自我调节运动强和运动量等等。既营造了民主的教学气氛,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又培养了团队协作、同伴互助的精神。这样就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体验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小学生自发、自主、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
二、改变近期效益,教学中重视远期效益倾向
当前,在不少学校中,把课堂教学的重点都着眼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练习和体育锻炼达标率上,忽视了小学生体育心理健康发展、学习方法更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让体育技能的培养与测试成为小学生的心理负担,对体育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终身发展极不利。
为此,从小就应该培养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树立强身健体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小学生自身发展为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主体性和主动性。把只强调学生在校期间阶段效益跃升为追求以阶段效益为基础的长远效益,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放到首要位置。促进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体育锻炼,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基本的体育技能与素质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主要内容,从小掌握技能的体育技能技巧,才能使学生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后,依然能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首先应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热爱,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其次应加强对小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一两项有专长技能的锻炼技巧和身体娱乐的方法,能自主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证明: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的添加剂与催化剂。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成功体验最能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与学习兴趣。在体育新课程改革教与学的过程中,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选择不同的难度练习或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例如:小学生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的启迪与普及。可以让小学生自由选择参与练习的组别。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平衡了学生间的某种差异别,为大部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创造了机会。还能让小学生体验到通过自身意志努力而达到目标,体验成功和体验快乐。这些成功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心理上产生良好的感觉。进而使体育运动成为自身增强体质的需要,使体育成为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行为,从而养成一种终身发展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即:建立“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的思想。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发展小学生体育技能技巧,树立发展终身体育,不仅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求,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贡献力量。
(福建省沙縣南霞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