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8-20 05:10刘淑娟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足以证明理科的重要性,而数学作为理科的基础和桥梁,学好数学再学习物化生多半能事半功倍,学好数学的根本就是有好的数学学习能力,老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协助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习能力;能力培养策略

一、 老师应该求同存异,因材施教

(一) 老师应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才能静心专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应该抓住学生对事物好奇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能力”是指离散思考,逻辑分析,逆向思维,形象分析,对偶把握为主的学习能力,老师可以从学生偏爱听故事的特点简单地构建一个数学家的背景,并在他的生平中渗透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好处,在平时也要经常灌输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因为老师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年纪尚小,游戏更能调动他们的兴趣,例如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课本中《数学广角——集合》中对水果分类,写出规定范围内的数字等问题得到启发,以小组为单位角色扮演,规定游戏范围,学生自己站到属于自己角色的集合中,不仅能让学生对集合有了感性的认知还能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得到快乐。

(二) 老师应该督促学生跟上进度

在小组学习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可否认学习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像数学需要多种思维能力的学科只有兴趣是远远不能支撑起越来越复杂的数学学习的,所以适当的练习不仅能巩固当天的知识还能培养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课本中《平移练习二十一》第三题问涂色部分占图形的几分之几,是需要学生通过形象分析来在脑海里构建图形平移之后形成的图形,然后再化为规整的图形放在已经等分的原图形中,最后通过感性的认知得出涂色部分占了图形的几分之几,学生不仅练习到了形象分析,还培养了计算能力。“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各有不同,千差万别,学习能力也是一样的,有些孩子适合学理科就自然有孩子适合学文科,老师应该因材施教,大班化的教育能统一进度但也会忽略了孩子的思维的差异性,老师可以分学习小组,让学习能力强而且负责的同学做小组长来负责小组成员的薄弱点,适当给小组同学加课外作业,组织小组成员互相辅导,用测试来获取实施成果,用小红花来奖励进步大的同学,最后用小红花的个数来和老师换奖品。老师也要注意,如果是一些方法有错误导致进步很慢,但自身很努力的同学也要给予表扬,并找本人谈话,和他沟通技巧或者推荐他更合适他自身的练习保证跟上大家的进度。老师要时刻明白数学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只要有一环脱节在后面的学习可能就会掉队,所以在基础的阶段一定要督促学生学好数学。

二、 学生要克服困难学好数学

(一) 坚持数学习题的训练

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获得自信更能游刃有余。“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人对自己擅长的事都是自信的,因为他能确保自己能出色完成,成果带来的荣誉让他得到满足,所以他喜欢做他擅长的事,并能坚持下去,相反的,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不能顺利完成,带来挫败感自然不喜欢也无法坚持去做。学生的偏科也是这个道理,学生应该克服一切阻碍坚持去做数学习题来攻克自己的薄弱环节,刚开始数学题会感觉到一头雾水,四处碰壁,所以学生刚开始进行数学习题训练时应该采取“量少多次”的方式,见缝插针的利用时间,比如下课休息的几分钟做一道计算题;在完成课后作业后多做一页习题,忌有“一口吃成大胖子”的心态,效果甚微,学生可能无法完成习题受到挫败对数学失去信心。学生在做数学习题训练时忌直接闷头做练习不懂就不加思考翻答案或者为了考试突击刷题背答案,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数学习题训练的习惯,在做习题训练之前应该回顾当天或者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在做练习中可能存在不熟悉某个知识点而无法进行下一步算法的情况,此时不应该不加思考就参照答案,而是查阅课本或者相关的辅导书,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加以阅读和理解,再进行下一步的计算,最后再参考答案,分析它运用的知识点,对比自己与参考答案的方法,完善自己的相关的数学表达紧扣踩分点。通过做题习惯的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做题越来越游刃有余,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清晰解题越来越快数学语言也越来越完善,全面提高了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坚持从而一点一滴的攻克自己的薄弱科目,获得了成就感,在考试成绩中得到良好的反馈,获得了自信就更有可能去坚持学习数学。

(二) “一对一”合作学习

学生互帮互助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一根木头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说明合作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力量远不及团队协作时的力量大,所以考察人才的方式也不只是专业能力强这一种,人的交际能力也日益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锻炼思维的学科,不仅是需要学生自己静心专研,更要学生们主动交流思想一起商讨最优化的解决方案,所以“一对一”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学习模式,彼此交流自己做题思维,在交流讲题中把自己擅长的思维模式渗透其中,做到交换思维发散出两种甚至更多思维的效果。

三、 总结

在当今社会,偏重于数理化,不管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自动化机器设计无时无刻不涉及演算,小学生不仅仅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老师应该求同存异,统一大的学习方针允许存在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及时修改学习规划,同时老师也要因材施教,对待能力强的学生重点培养对能力不足的同学不放弃不抛弃,学生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坚持数学习题的训练,积极与同学交流数学学习,老师和同学共同协助一起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參考文献:

[1] 姜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55):121.

[2] 杨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家教世界,2013(16):24.

[3] 梁毅.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3):174.

作者简介:刘淑娟,山东省德州市,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