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课堂魅力提升教学成果

2018-08-20 05:10杨天官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互动问题探究

摘 要:从“生活实际、生活案例、生活困惑”的角度设问,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起点。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动力,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主题探究”,追寻问题的真相。在探究中通过“人、教材、环境”的多边互动,思考问题、揭示奧秘,升华情感、提升价值。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出“问题”、指导“探究”、引发“互动”浅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问题;探究;互动

一、 在生活之中引出问题

(一) 激发思维,巧设问题

设问的内容是丰富的,设问的形式是多样的,设问的精妙在于:“问题”的呈现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探究。指向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思绪明晰,思路有径;立意高雅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深远,意境高雅;寓意深刻的问题,让学生提升思维,升华境界。如,在讲到“实现共同富裕”,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时,引导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提出:“市场竞争就是利益相争,先富怎能帮后富呢?”“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是不是人为制造贫富悬殊呢?”,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动机。因此,设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精华,只有懂得巧设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迈向探求真理之路;才能开启学生智慧闸门,结出慧识玄机的智慧之果。

(二) 透过现象,洞察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意味着教学活动要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种种生活现象中,激发学生去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的消费面面观时,让出身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不同购物趣好的学生谈谈自己怎么花钱购物,再引导他们观察社会上的名人、大款、时尚者、低收入者以及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的购物消费特征,让学生从千姿百态的购物消费现象中,去领悟“人们购物消费行为受什么东西支配”。由此,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问题,说明人的行为往往受某种“价值观”的支配。然后,再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取舍各种消费观。

(三) 设置情景辨析问题

生活是课堂教学的载体,课堂教学要把大社会融入小课堂,教师要把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生活场景浓缩化、典型化,在课堂中解剖典型案例,指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增强学生处变不惊、临乱不迷、临危不惧的应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市场经济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追求利润的手段不尽相同:有人通过提高技术、管理、质量来获取利润;有人通过坑蒙拐骗来捞取钱财;有人通过行贿回扣来巧取豪夺;有人通过官商勾结大发横财;有人依靠走私、贩毒敛财;有人钻政策法律空当,打擦边球投机取巧……面对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其中的是非曲直如何界定?取舍?通过不同案例,让学生身历其境,学会慧眼识真珠,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

(四) 直面困惑,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学会生活,懂得生活是教学的目的和归宿。人们的生活状况:有旦夕祸福、有光明暗淡、有悲欢离合……面对种种的生活遭遇,谁能不感到困惑?何况是中学生,岂不更加迷惘呢?如在学习《学会抵制不良诱惑》时,我举例讲道:毒品害命厉法严惩、烟酒伤身法理不责。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为何成年人屡禁不止呢?青少年学生为何不宜沾染呢?从而引领学生在困惑中思辨,在迷惘中甄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引入学生成长的烦恼、处世的困惑、为人的茫然、生活的无奈……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应变的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显著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 在探究之中开发潜能

(一) 通过自主探究,提升个性品质

“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提出问题、分析数据、提出预测、制定计划、实施活动、作出评价、得出结论等等。学生是自主探究的主体,以其个性化的视角对教材和生活现象进行解读,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事物,作出自主选择、学习、探索、交往和评价,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破解问题,独自完成自主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既可以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又能够培养他们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从而提升了个性品质。

(二)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团队精神

随着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必须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学会积极与人合作。面对问题通过合作,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整个课题的圆满成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一方面,为学生展示个性、发挥才能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又可以群策群力,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合力,实现个体无法完成的大课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价值冲突中学会识别,在合作探索中提炼观点,共同构建问题解答的策略。这样既提高了社交能力,又培养了团队精神。

(三) 通过综合探究,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所接触的生活场景,是错综复杂的问题场景。这就要求他们通过综合探究活动,从理性的角度去接纳生活现实,探求生活内涵和揭示生活真谛。在遵循学生身心發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多种探究活动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智育、美育功能,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揭示生活道理;学会生活,明确生活内涵;懂得生活,提高生活品位。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在互动之中升华认知

(一) 人与教材互动,活化使用教材

现代教材观倡导,教师不是简单地诠释教材,而是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心理实际融入到教材中,把静态的书本知识变成动态生成的人性化教材,以实现教师与教材之间的“互动”,形成“教以致用”的活教材。同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也与教材对话互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其个性化的眼光来解读教材和生活现实,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嫁接和情感价值观的升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时,引领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当自己购物时价格被蒙、质量被坑、品牌被假、性能被骗时,应如何维权呢?在“做”中“学”,在“做”中“用”,把大社会融入课堂,达到了“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的效果。用活用好教材,必须实现人与教材之间的良好“互动”,推陈出新,永葆动态鲜活的人性化的教育教学,得以真正落到实处。

(二) 人与环境互动,优化教学效果

任何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设备、条件下进行的,校园文化、班级风貌、课堂氛围等外部环境要素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和效果起重要的辅助作用。建设优美和谐、书香浓郁的校园;培育团结友爱、勤学好问的班风;创设民主平等、思想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学活动起着渲染烘托的作用,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从学校获得的教育有两个来源:其一是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活动课和实践);其二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因此教师不但要重视显性的课堂教学功能,而且也要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 人与人互动,催化教学相长

教育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动式教学的核心是“人”的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互动,更是情感思想交通和内心世界交融的互动。教学活动的产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培养了能力,同时也确立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了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另一方面,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形成一定的教学技能和风格之外,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社会的尊重。同时,现代学生敢为人先的思维方式、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思想活跃的个性禀赋,对教师性格品质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达成了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是一个充满疑问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还是一个多边互动的过程,由此必能构建一个鲜活生动、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3]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楠.新课程与教师发展[J].

作者简介:杨天官,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互动问题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