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对大学生群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机制

2018-08-20 10:26陈艳陈润禾郑羽
文教资料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影响机制朋辈

陈艳 陈润禾 郑羽

摘 要: 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是朋辈影响发挥作用的基础,朋辈群体有助于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三观,朋辈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动力,大学生对于朋辈的认同度较高,应当积极发挥朋辈在提高大学生群体道德判断能力的作用。尊重大学生选择组建朋辈群体的自主性,鼓励积极向上的朋辈群体发展,引导非主流道德观念朋辈群体转变,培养朋辈核心发挥积极带动作用。

关键词: 朋辈 大学生群体 道德判断 影响机制

一、引言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话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中曾说:“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①而大学生群体则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肩上承载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历史重任,他们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中坚力量,成为中流砥柱。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道德判断标准混乱、认知模糊等道德问题,其道德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任务,是当下必须立即面对、积极思考并有效完成的。

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将在未来走出校园,进入各行各业并成为社会的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相较其他社会群体,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更加引人关注。通过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学生的抽样调查,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的主流仍是向善向上的,大学生群体对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调查同样揭示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一些问题。

(1)价值观的利益化倾向。一些社会负面风气,例如拜金、炫富、重利等倾向正在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导致部分大学生将求学与致富紧紧联系在一起,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发大财、赚大钱。行为处事上看中一个“利”字,斤斤计较自己获利多少。这种价值观的利益化趋向会腐化人的思想,使得一些大学生轻则失去学习动力,重则理想抱负全无,沦为金钱的附庸。

(2)生活中的悲观化趋向。调查表明,一些人认为,目前社会生活中假恶丑较多,而道德上的“摇摆人”,即认为“现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的也占相当比重。一些被调查者仅仅愿意相信这个世界是“邪不压正”,但实际上还是对真善美失去信心。

(3)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日常生活中,在公共场所乱扔杂物,对老师缺乏尊重,在公共的课桌上涂画庸俗内容等不良现象比较常见。一些大学生尽管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认为按照高道德水平行事会遭人质疑、排挤,甚至吃亏、利益受损,便失去严于律己的动力。

基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借此探讨朋辈对大学生道德水平的影响及发挥作用的方式。

二、朋辈对大学生群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机制

朋辈指的是同辈、同伴、同伙等,也指拥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年龄、地位、社会背景相似的一类人。朋辈教育是具有相似年龄、生活背景、爱好兴趣的一类人通过各种信息的交流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朋辈教育有特殊的好感。独特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造就了更加鲜明的个性。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他们更愿意倾听来自同龄人的意见。朋辈中的优秀分子往往在群体中表现活跃,乐观向上,是正面积极的形象。来自生活身边的例子,显然比教科书式的说教更有真实力和说服力。当群体的精英分子拥有良好的道德观,为人处世充满正能量时,出于对榜样的崇敬心理,往往愿意跟随他的脚步。当榜样做出不符合道德认知的事情,他的榜样光环会随之破裂,失去同伴的信任,也让群体中的其他人引以为戒。

朋辈群体依据集体的共同之处而自发形成。大多气氛和谐,地位平等,为成员彼此之间良好的交流提供一個平台。同时这一群体总是不自觉地对不一致的个体进行压迫,达到群体逐渐趋同的效果。若是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都保持着向善向上的道德认知,便可以对群体其他成员发挥良好的启迪作用。成员的自我提升在此基础上成了群体之间自发的行为。由于朋辈的作用,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所表现出的道德水平明显高于其脱离这一环境时所表现出的水平。具体来讲,朋辈对大学生群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是朋辈影响发挥作用的基础。

高校长期以来的德育工作确有成果,至少在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上有效果。作为接受了多年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群体,其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性程度都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且其所在的环境及相处对象的道德水平普遍较高。实际上,从大学生群体对社会道德事件的反应便可见一斑。大学生往往对弱势群体十分关心,同时十分同情。会在社交网络上主动传播正能量,宣扬社会公德,呼吁社会道德。大学生朋辈群体的整体道德认知较高,会对大学生个体发挥道德约束作用。

(二)朋辈群体有助于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三观。

利益化、悲观化是影响和动摇大学生坚持正确三观的最主要力量。但许多受访者都提到,当朋友、同学中发生较为励志、正能量的事情时,大家会纷纷效仿。当群体中出现一些负能量或是拜金主义时,群体其他成员会试图修正其观念或是与其疏远。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信息与报道时,朋辈群体中会互相安抚、鼓励,降低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朋辈群体为大学生的相处交流提供了更容易接受的环境与氛围,使得他们的交流能够深入,探讨情感、人生、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与看法及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的话题。在这一过程中正能量的积极因素会在其价值观中得到深化,有助于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三观。

(三)朋辈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了道德实践的动力。

当大学生脱离朋辈群体行动时,容易失去严于律己的动力而发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但在群体中的大学生往往会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压力,这种压力会产生约束作用。许多受访者确信自己在群体中很难做出违背自己道德认知的事情,因为害怕被同伴瞧不起。而当群体中有个体做出积极的道德实践时,其他个体更有效仿的动力。这一群体中大学生的交往是不带强制性,这种自发的方式使得每一个群体中的成员都不能够随心所欲,他们必须顾及他人。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有符合这一群体道德认知的行为都会被鼓励,反映出来便是对同伴的赞扬、鼓励、关心、认可等,这正是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所需要的。与其群体道德认知不符合的行为往往会因为伤害他人的感情而遭到否定。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往往能够真正落实那些常常与自身道德认知脱节的美德,并愿意为获得在集体中的认同而遵守这些美德,倾向于为了集体督促他人共同遵守这些美德。这些都成了大学生按照自己较高的道德水平进行道德实践的重要动力。

(四)大学生对于朋辈的认同度较高。

当代大学生逐渐对媒体报道、名人宣传等产生反感或者习惯性怀疑,甚至对老师、长辈的认同度都不及对同伴的认同度,更愿意听从同伴的建议、听取朋友的教诲。这是由于大学生朋辈群体的形成往往是自发的,即其中的成员都是平等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群体与其他群体或者关系相比,其优势便显而易见。在群体中的大学生可以更加直接、频繁地交流,气氛轻松得多。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相似,所接收到的信息相似,因此相互之间更有认同感,而这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朋辈教育助力大学生道德培养

基于朋辈群体在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朋辈群体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積极优秀的健康群体,也存在一些会产生消极影响的非主流群体。既有能够发挥正能量的优秀个体,又有一些反对主流道德的特殊个体存在。因此,在发挥学生朋辈群体作用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培养积极、向上的力量,纠正消极力量的原则,并且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选择意愿,以引导为主。

(一)尊重大学生选择组建朋辈群体的自主性。

朋辈群体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最大的原因是其自主性与非强制性。这一群体的组成是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自主选择的结果,这样才能够营造轻松的交往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大学生自主组建朋辈群体的意愿与行动。

(二)鼓励积极向上的朋辈群体发展。

朋辈群体多种多样,且往往有扩大范围,吸收新成员的意愿,其中尤以学校社团及学生组织为例。一些宣扬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学生团队,尤其是志愿类、公益类团体,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充分发挥这类朋辈群体在大学校园中的示范作用。

(三)引导非主流道德观念朋辈群体转变。

这类朋辈群体往往会造成消极影响,但对待这类群体,在不触犯原则问题的情况下必须以引导为主。

(四)培养朋辈核心发挥积极带动作用。

尽管朋辈群体的组建是自发的,但往往在其内部会存在部分核心人物。他们往往具有出色的个人能力,能够组织协调群体内部关系,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些核心往往会对整个群体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其内部成员的影响往往较大。对于这些核心应给予更多关注,必须使其坚持正确道德观念,传递正能量,使其带动整个群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参见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宣部》,P96.

参考文献:

[1]陈玮亚.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知行不一”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50-51.

[2]张真真.朋辈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3]韩硕,赖晓蓥.浅析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朋辈教育模式[J].才智,2016(09):87.

[4]李若衡.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评论,2013(04):81-83.

[5]张勇,王峰,李永山.激活朋辈教育功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2):114-116.

[6]边社辉,郑建辉.大学生朋辈教育模式及其运用应遵循的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27-28.

[7]张旭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3(01):30-32.

[8]左凯旋,单亚.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大学生朋辈教育[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3):101-105.

猜你喜欢
大学生群体影响机制朋辈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