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霞
[摘要] 目的 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在FBG(空腹血糖)、2 hPB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比中,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观察组FBG水平控制方面,治疗后降低到(5.2±0.2)mmol/L,对照组治疗后为(7.0±0.2)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观察组(9.30%)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应用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稳定性,血糖控制效果较好,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沙格列汀;甘精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2(a)-0072-02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都发生了改变,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达到9.8%,且以2型糖尿病居多,占95%左右[1]。糖尿病本身危害性并不大,但由于该病可诱发诸多慢性疾病,对神经、血管、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组织等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如果控制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引起残疾,甚至死亡。目前,在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糖尿病已经成为第三大慢性疾病,糖尿病管理中,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组研究针对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進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2岁,平均(66.3±5.1)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8年,平均(2.1±1.3)年,BMI(体质指数)20.2~31.4 kg/m2;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81岁,平均(66.2±5.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7年,平均(2.2±1.2)年,BMI 20.3~31.3 kg/m2。该组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一般资料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1997年WHO制定的糖尿病及分型诊断标准[2];血糖控制效果不佳(FBG:8.5~13.0 mmol/L;HbAlc:7.5%~10.0%);2型糖尿病病程半年以上;资源参与该次研究。排除标准:有既往胃肠手术史或严重胃肠道疾病者;合并有2型糖尿病严重或急性并发症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近期有使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及胰岛素者;合并有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饮食、运动指导及糖尿病知识训教,给予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美脲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672)联合甘精胰岛素(批准文号:S20060062)治疗,给予2 mg格列美脲片早餐前服用,1次/d;每天晚上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起始剂量0.2 U/kg,1次/d,间隔2 d对注射剂量进行调整,2~3 U/次,达到维持剂量,如果注射剂量减少到4 U时,如果患者仍有低血糖反应,则退出该次试验。观察组患者采用沙格列汀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50066)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给予5 mg沙格列汀片于早餐前服用,1次/d,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使用方法同对照组。所有患者胰岛素用量均根据FBG检测结果进行调整,直到FBG水平正常,均给予3个月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 hFBG、HbAlc等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FBG、2 h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HbAlc采用阳离子交换HPLC法测定。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血糖<4.4 mmol/L)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FBG、HbAlc指标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 hFBG、HbAlc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且观察组FBG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中4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中1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25.58%,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6,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程度较轻,均降低胰岛素用量后症状缓解。用药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过敏、呕吐、恶心及肝酶升高等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时,主要目的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越差,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就越高,因此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也有研究表明,心血管事件及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就是血糖波动。所以,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最理想的结果是减少血糖波动,有效控制血糖。
胰岛素强化治疗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其优势也得到广泛认可,但胰岛素大量使用可能增加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面临的风险更大。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病程普遍较长,生理机能减退,胰岛功能及肾功能变差,胰岛素注射后,药物在体内无法及时排泄,导致体内蓄积量增加后,低血糖发生率也会增加[3]。在胰岛素种类的选择上,甘精胰岛素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增多,该药物属于新型人胰岛素类似物,经皮下注射,可在皮下环境中转化成微颗粒,然后由机体缓慢吸收,具有无峰值、吸收平稳的特点,可维持24 h机体血糖,尤其对空腹血糖控制方面,甘精胰岛素作用非常明显,且在相同血糖控制效果下,甘精胰岛素用量较其他胰岛素更低,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只需注射1次/d,患者依从性更好。
格列美脲属于磺脲类降糖药物,具有长效性,对胰岛β细胞磺脲受体直接作用,具有结合快、解离快的特点,能够加速机体胰岛素的分泌,对周围组织对胰島素的敏感性可有效改善,与其它磺脲类降糖药物相比,该药物在改善血糖波动方面作用明显,可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4]。沙格列汀属于DPP-4抑制剂的一种,通过抑制DPP-4酶活性,促使葡萄糖依耐性促胰素多肽水平及胰升血糖素样肽水平的提升,对胰岛细胞也有明显的作用,具有对血糖有效控制的同时,降低血糖波动的优势。从该组研究结果来看,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应用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FBG水平控制方面,治疗后降低到(5.2±0.2)mmol/L,对照组治疗后为(7.0±0.2)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药物在血糖控制方面作用明显;而在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仅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时,用药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在血糖控制方面效果明显,尤其是对空腹血糖控制效果非常理想,有效的减少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许一新,柏晓勇,彭丽,等.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7):1970-1971.
[2] 胡艺琼,陈晓文.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伴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1):13-15.
[3] 申宜梅,韩晓骏,严冲,等.沙格列汀联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4,26(11):143-145.
[4] 王斌,胡咏梅,叶立英,等.大剂量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33-36.
(收稿日期:2017-11-03)